劉榮海
摘 要:初中生正處在身心成長的特殊時期,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以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建設為本,豐富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個人特性的培養(yǎng)。將以此為話題,展開討論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構建的舉措。
關鍵詞:初中生;政治;快樂教學模式;新課改
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完善,同時期的政治課程的授課效果對其思想道德品質的建設尤為重要。政治課教師有義務從學生個人的角度出發(fā),建立合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接受,從中獲取更多有意義的收獲的同時享受愉快的學習過程。
一、政治課教育現(xiàn)狀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方案實施后至今,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有了長足的提高。從新課改之初老師和學生對于該課程的考試方式由閉卷到開卷變化的不適應,到如今逐步熟悉,學生再不用像當初為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素質教育的目的更好地達成。初中政治課程所用的教材也有所改動,新教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關,內(nèi)容的安排與課后習題也更加符合實踐的需求。加之引進多媒體工具的教學模式,妥善地解決了一些抽象的概念無法形象展現(xiàn)的問題,師生間的課堂互動增多,討論的氣氛也愈加濃烈。總體看來,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水平進步顯著,教學的方式也變得更多樣化。
二、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構建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初中政治教學,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優(yōu)質學生,使學生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政治課上所傳授的基本原理,建立快樂教學的模式迫在眉睫??鞓方虒W模式是將教學方式從注重形式到注重本質的觀念轉變,相比較以前的課堂模式快樂教學模式方式更為豐富,對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更為有利,這也是快樂教學模式構建的目的使然。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構建的目標包括以下方面:
1.支持學生保持個性
政治課程的理論知識嚴肅且抽象,多數(shù)學生對于教材中理論知識以及概念倍感枯燥,很容易對學習政治課程失去興趣。為了應付考試而采取的“填鴨式”教育對政治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鞓方虒W模式的構建通過分析教材重點內(nèi)容,聯(lián)系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以及興趣點來對枯燥的理論知識進行闡釋。例如,“過富有情趣的生活”“交往藝術新思維”“權利義務伴我行”“承擔責任服務社會”等章節(jié),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內(nèi)容也與生活息息相關,引人入勝。授課教師應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和感興趣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
2.展開師生間的充分互動
快樂教學模式更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更多地聯(lián)系起來,課堂上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學生間展開有關課程內(nèi)容的討論。師生間充分的互動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在討論互動的過程中自然地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新教材內(nèi)容中的設計與日常生活多有聯(lián)系,教師應合理利用此特性積極展開實踐討論,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師生融洽關系。
3.學生的寶貴收獲
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不少來自生活和學習上的困擾,導致背負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等。政治課程應當以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為主要目標。社會上不少不良的風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構成不小威脅,此時教師應當扮演心理導師的角色,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解開學生的心理困擾,使學生能夠排除負面情緒的干擾投入到學習中,通過教學解決了實際問題,也提高了學生對政治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構建的舉措
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的指導,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模式的構建應當從去抽象化后的闡釋理論知識開始,順水推舟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就問題在師生間展開互動討論,政治課程教師根據(jù)初中生的思想和學生生活中的困擾有針對性地進行剖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
1.理論知識的去抽象化
關于理論知識的去抽象化,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找到學生興趣的焦點作為媒介,將需要講授的理論知識融于其中。例如,對于生命、青春和自我的認識,教師可以選擇一位名人作為范例來解釋生命的價值,通過人物奮斗的經(jīng)歷更有力地打動學生;通過舉一對正反面教材,運用比較的方法表現(xiàn)青少年不同選擇不同人生,以此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教師還可以利用許多周邊生活中的素材,例如消費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如何利用法律的手段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發(fā)明等作為切入點來展開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權利義務的教學內(nèi)容,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維權意識。
2.課后研究討論
通過對理論知識的解讀和分析,任課教師可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展開無固定答案作業(yè)的完成。新課改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保持個人的特性。在每一章節(jié)講課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不同主題的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個人愛好與特長自由選題,通過主題討論,制作課件的方式加深對授課內(nèi)容的理解。
3.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現(xiàn)代社會中人際關系變得更為復雜,學生應該通過與同學的相處中學習到人際關系的正確處理方式。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之間在學習方面處于相互競爭的關系。少部分學生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缺乏對同學對師長的尊重等。此類想象都極易引導學生心理往不好的方向發(fā)展,導致心理疾病。在互動討論的階段教師可利用此類問題作為主體,鼓勵學生私下單獨同自己交流個人問題,由教師解惑來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結合學生提供的特殊問題,選取合適的課題教授給學生在遇到類似心理困擾時候如何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fā)。
4.形成性評價的應用
教師對于課程成績的考核不必局限于考試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學和課堂表現(xiàn)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提問、討論以及作業(yè)完成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核。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快樂教學模式的構建推行亦是大勢所趨。教師應當積極響應改變教學模式,找尋初中政治課程快樂教學的正確途徑,給予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更多的幫助與啟發(fā)。
參考文獻:
[1]高振輝.初中政治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學周刊,2011(14).
[2]馬建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提高政治教學成效[J].文理導航:上旬,2011(09).
[3]管林峰.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03).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山腰中學)
?誗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