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時代,一臺臺電腦組成了人們生活的基本范圍,而“舊時代”的紙筆則因生活的快節(jié)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圈子。然而,人們對紙筆的留念多少還是存在,紙筆自身也在努力地“與時俱進”。
“游紙筆對我們來說似乎已漸漸變成了童年記憶中的一環(huán),如今我們用它們的頻率大概只能用一周多少次甚至是一個月多少次來計算。連使用紙筆最廣泛的校園都已經(jīng)有了全iPad教學這樣的“異類”出現(xiàn),更不用提城市里的那一棟棟鋼筋水泥了,它們早早就被一個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智能設備“攻占”。
智能化是如今無數(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方向,紙筆要想繼續(xù)生存,要做的也許不是利用智能化“收復失地”,而是開辟新的天地。對于越來越有懷舊情懷的人類來說,紙筆在吸引用戶這方面已經(jīng)有了天然的基礎。
對于那些已逐漸取代紙筆的設備,這是最好的時代,又或許是最壞的時代。人們天天努力地向前,有可能在前行的路上遺落下什么,等他們想起來要去拾起時,不知會如何看待這些突然闖入自己生活的高科技。
“重生”后的紙筆能做什么
如今,數(shù)字化辦公讓人們使用筆的機會越來越少。雖然很多人都會隨身帶一支筆,但它早已淪為工作的配角,存在的意義也許僅僅是在開會時被用來隨便“涂涂畫畫”或是被五指肆意地轉動打發(fā)無聊。怎樣讓它不在“配角”、“玩物”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我們和它都需要重新用用“腦子”。
從此寫字不怕錯
天天敲鍵盤的你,一定會有拿著筆卻突然想不起字(還是個很簡單的字)怎么寫或常寫錯字的經(jīng)歷,曾經(jīng)熟記于心的字現(xiàn)在卻不會寫了,這是老了的節(jié)奏嗎?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一支帶“腦子”的筆也許正是你現(xiàn)在需要的。
Lernstift是一支智能筆,可以算是一名私人的“書寫教師”。它通過內置的感應器監(jiān)控用戶的書寫過程,并且將數(shù)據(jù)無線傳輸?shù)诫娔X或平板上進行分析。當用戶書寫的字母過于草率,或者單詞拼寫錯誤的時候,筆就會震動。此外,其也已開放了API,開發(fā)者可以在其中增加新字典以支持其它語言。
接觸云端,重新拿起筆辦公
大家紛紛放下筆拿起電腦辦公的理由多種多樣,但其中必有一樣是用筆創(chuàng)造的信息分享成本大、費時長,而電腦信息的傳輸時間往往只用以秒計算。于是,懷念手寫感覺的人只能閑暇時拿筆隨性地寫點東西,而被迫地在辦公室長時間使用電腦。也許他們心中會想,若筆和電腦能夠有效地結合那該多好。
這一思路已經(jīng)被一家公司付諸實踐。一家輸入開發(fā)公司推出了名為Sky WiFi Smartpen的智能筆,其集書寫、錄音和圖像掃描三種功能為一體。在你書寫時,可以錄音掃描你書寫的內容,并直接生成有聲筆記。而當使用wifi后,你在專門筆記本上寫下的內容都將實時同步到Evernote云筆記中,用戶可以在幾乎所有PC、平板以及智能手機上查看。
若這一產(chǎn)品得到普及,也許新一輪的全民練字潮便會到來。畢竟在電腦辦公時代,人們已無法根據(jù)你提交的文件夸獎或吐槽你的字了,這一產(chǎn)品則會讓你“原形畢露”。其實這樣工作會顯得更有趣不是嗎?
重新定義紙
在人們的印象中,紙一直是比較脆弱、仍人擺布的,且僅僅是作為信息的承載物而存在。而當筆漸漸被人放下時,紙原有的功能也被大大弱化,甚至連被小朋友用來折折紙飛機的待遇都沒了,因為他們的玩具早已變成了手機、電腦和平板。新時代,紙也正在改變自己,找尋新的出路。
紙也可以強韌有力
瑞士科學家曾成功研制出了一種高強度的納米紙,韌性極佳且硬度很高。通過專業(yè)機械測試顯示,該紙的強度比普通紙整整高出200倍,已達到建筑用鋼的強度水平。所以,要是哪一天有消息稱某座大廈被發(fā)現(xiàn)使用紙來建房子大家可別再大驚小怪了,也許以后還能用來做防彈衣呢!當然,大陸地區(qū)除外,也許真是普通紙,大家懂的。
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法紙
電影《哈利·波特》中有一種“魔法報紙”,“報紙”上的圖像和文字可以像電腦顯示屏上的顯示內容一樣活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相應功能的實現(xiàn)需要將電子產(chǎn)品做在紙張上,而這有著很大的難度。因為普通紙張的表面粗糙,要在它上面制備半導體層,不僅很難形成完整、連續(xù)、均勻的膜,而且還容易導致漏電。
對此,研究人員則將普通紙張“納米化”?!凹{米紙”可有效減少對光的吸收和散射,不僅變得透明,而且其表面相當光滑,為在它上面制備性能優(yōu)良的晶體管奠定了基礎。
相信隨著晶體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魔法報紙”終將與我們見面。對,它還是紙,并不是電腦屏幕。
是什么在想方設法代替紙筆
普通的紙筆漸漸離我們遠去,空了的位置總要有東西來填補。在這個神馬都講智能的時代,自然會有許多智能設備自告奮勇地跳出來為你服務。剛開始的新鮮感也許維持不了多久,因為某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也許被改造的就是你自己。
你的學校要你用iPad了嗎?
前段時間,荷蘭出現(xiàn)了只用iPad進行教學的學校。該學校由荷蘭國會支持,資金支持來自公眾,面向4到12歲的兒童。其主要課程有閱讀技巧、語篇理解以及算數(shù)。除此之外,這所只用iPad進行教學的學校竟然開設了書寫課程,難道是要讓孩子在iPad上用手滑來滑去練書法?聽起來似乎有點反人類。
雖然平板現(xiàn)在越來越普及,不過完全拋棄紙筆還是略顯超前。對學生來說,iPad的學習價值究竟有多少,負面影響又有多少現(xiàn)在還無法統(tǒng)計也不容我們肆意評價,畢竟那又將是一個不同的時代。因此對于類似學校的長期跟蹤觀察是十分必要的,且看這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未來如何。
谷歌眼鏡,新奇但詭異
想想一群人帶著谷歌眼鏡上課或開會的場景:不用記筆記了,直接錄視頻或音頻;不用提問了,不懂的直接問Google Now;不用課件不用黑板了,要學的內容直接發(fā)到每個人的眼睛上。
這些功能看著覺得很爽,多像在拍電影啊!但有木有一種自己被眼鏡擺布了的感覺?與英劇《黑鏡》第一季第二集中展現(xiàn)的場景類似,電視劇中,工人們每天要做的就是不停地踩腳踏車,沒有人知道你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上述場景則更甚,哪兒都不用動,坐著死死盯著眼鏡就好,自然也不會有人來管你此時腦子有沒有跟著動。
雖然谷歌眼鏡的正式普及可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或許永遠不會普及?),但既然已經(jīng)有了只使用iPad進行教學的學校的出現(xiàn),學校只使用谷歌眼鏡進行教學的實驗也許也已經(jīng)在某個角落里漸漸萌發(fā)。
“叛逆”的簡易平板——前途未卜
紙筆太簡單,代替產(chǎn)品有時又太智能,面對我們這幫又懷舊又想擁抱未來的難伺候用戶,妥協(xié)也許會靠譜許多。這些產(chǎn)品有時會被成為時代潮流的叛逆者,當然,也許我們也是。
NoteSlate就是這樣一款設備。其完全奔著代替紙筆而去,而且是只為了代替紙筆。其不提供網(wǎng)絡瀏覽器,目前唯一的功能就是寫畫和擦除。NoteSlate設有三個實體按鈕,分別用來完成“保存當前圖像”、“切換到上圖”、“刪除當前圖像”這三個功能。簡單來說,這就是本帶電的、不用翻來翻去的記事本。
當然,這個在如今可以稱得上“另類”、“奇葩”的產(chǎn)品究竟能吸引多少消費者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把它拿給孩子當個圖畫板倒是夠的,既不浪費紙張又有點科技感,感覺起碼比直接給個iPad要強。
返璞歸真
面對科技的浪潮,有時適當?shù)鼗仡^看看是必要的。我們要知道自己是否走得太快,是否落下了什么。也許現(xiàn)在,我們最該拿起的產(chǎn)品就是兒時最熟悉的紙和筆,用它們找找靈感,找找筆尖觸碰到紙面時的感覺。
不用鍵盤、不用鼠標、不用云儲存,就是一把筆、一本本子,一些自己寫下的句子。也許工作時我們還是離不開電腦、離不開手機、離不開平板,但總會有閑暇之時。我們的大腦不笨但也沒那么聰明,有時需要的也許正是紙和筆給我們帶來的最簡單的輸入與輸出。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紙筆都在逐漸走向智能化;為了填補紙筆的空擋,智能設備充斥了我們的生活;而為了找回智能時代自己落下的東西,我們開始有意識地重拾紙筆。這,是個意味深遠的循環(huán)。
(本文轉自網(wǎng)易科技萬有癮力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