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養(yǎng)為先,民族文化的積淀讓中國的老百姓無論談到什么“吃”的話題,都能和“養(yǎng)生”扯上關系?!岸蕴}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這句諺語自然也成為了最好的證明。但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似乎不太合理,夏天本來就很熱,而姜也是熱性的,卻說“夏吃姜”;而冬季天氣寒冷,蘿卜是涼性的,卻說“冬吃蘿卜”。這其中是否暗藏著什么玄機呢?
生姜,順應夏季氣機升發(fā)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xiàn)存醫(yī)書中最早的典籍,一直以來強調“天人合一、因天之序”的四季養(yǎng)生原則。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毕奶觳菽久?,萬物生機盎然,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此時人體的氣機與大自然的動物植物一樣,由內而外的生發(fā)到體表。再加上夏天天氣炎熱,人們?yōu)樨潏D涼快,喜歡攝取過多的雪糕、冷飲、冰鎮(zhèn)啤酒等寒涼之品。胃是喜歡溫平的,脾胃表里,傷胃就會傷及脾的運化,帶來脾胃不和,一些人夏季容易腹瀉、拉肚子,就是這個道理。
而生姜既可以氤氳脾胃,又具有溫中祛寒的功效,所以夏季常吃上幾片生姜,既能夠順應夏季氣機的升發(fā),符合《黃帝內經》所講“春夏養(yǎng)陽”法則,又可以溫胃散寒,解除胃中虛冷的現(xiàn)象。所以民間諺語說“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同理“冬吃蘿卜”與“蘿卜上市藥店關門”也是這個大道理。而且“姜”與“蘿卜”還有一個對應關系,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多食萊菔(蘿卜)動氣,惟生姜能制其毒”。中醫(yī)藥學的“毒”,指的是食物及藥物的偏性,可不是現(xiàn)代人的毒藥之意。是說蘿卜吃多了,吃點生姜或喝點生姜水以中和寒熱,保持體內氣機陰陽平衡。
蘿卜,順應“當季當?shù)亍?/p>
日常生活里,老百姓還有一句話,“上床蘿卜下床姜”,上床指的是晚上睡前,下床指的是早晨起床。按照《黃帝內經》的時辰劃分,一日晨午正如一年之春夏,是人體氣機由生發(fā)到盛長的時候,夏季早餐吃點姜,午餐吃點姜都是可以的,但晚餐就不能吃生姜,因為已經進入“秋冬”啦。很多長壽老人早上都有嚼食生姜的習慣,中醫(yī)也素有“男子不百日無姜”的說法。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在《論語·鄉(xiāng)黨》篇中談到飲食的時候也有“不撤姜食”的說法,可見日常不起眼的幾片生姜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還有一個現(xiàn)象,不知大家注意沒有:生姜大量上市在夏季,蘿卜大量上市在冬季,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恩惠,告訴我們吃“當季當?shù)亍钡氖澄餂]有錯!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夏季吃生姜雖好,也一定不能過多。筆者希望本著“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大智慧來理解“冬吃蘿卜夏吃姜”,如果出現(xiàn)“不到夏季不吃姜、不到冬季不吃蘿卜”那就是鬧大笑話了。春、夏、秋、冬是一個依序循環(huán)的漸變,世間沒有絕對的事物。
這或許就是“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天人合一之生命玄機之一。
鏈接
常吃點生姜好處多
現(xiàn)代研究證明,生姜對人體很有益處,主要有:
1. 抗氧化,抑制腫瘤。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2. 防暑、降溫、提神。對一般暑熱表現(xiàn)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tǒng)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3. 防暈車,止惡心嘔吐。有研究證明,生姜干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xù)4小時以上。
4. 促進血行,驅散寒邪。由于著涼引起的感冒,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發(fā)熱,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