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我在《時尚偶像》中有一章講《第一夫人們:權貴風格》,分析衣著影響力;另有一章則專寫黛安娜的衣著外交,其中開頭寫道:“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出現(xiàn)了兩個征服世界的女人,一個是‘鐵娘子首相撒切爾夫人,另一個是‘英倫玫瑰王妃黛安娜,這兩個女人給倫敦當時沉悶的氛圍帶來了生氣。前者用的是她的政治智慧,后者展示的是她的時裝品位……”
其實,作為政治家,撒切爾夫人自1979年拜相并連任三屆,叱咤國際風云逾十年,當然有她的“政治智慧和遺傳基因”,但她對形象的重視及其衣著包裝不能不記一功,而她的裝扮形象也影響到當時的時尚潮流,像20世紀80年代流行的女裝墊肩外套,被形容為是“力量型西裝”。
在傳記電影《鐵娘子》中,女導演菲莉達·勞埃德就巧妙地以她最喜歡的“藍色”做基調(diào),細心的觀眾可以發(fā)現(xiàn):她和女兒聊天背后的衣柜里,掛著的都是深淺各異的藍色衣裙,而不同深淺度的藍色象征著她權力和地位的變化。從少女時代的淺藍到中年之后的蔚藍,登上權力高峰時的紫藍,乃至最后黯然下臺向同僚告別時,穿的是不無張揚性的暗紅色套裙裝……
與其說是其智囊之功,不如說是她的時尚觸覺。母親是裁縫,自小受父親影響而立志從政的她深明衣著的力量。藍色是她小學校服的顏色,也是保守黨之色。所以,早在1961年作為下議院議員新丁去拜見麥美倫時說:“我穿上最好的套裝,那件寶石藍的套裝去見首相。”
幾天后出席保守黨大會(那天是她生日),她再以另一套藍色套裝赴會,不但配合黨的顏色,也突出個人形象—就像電影《少女香奈兒》中,香奈兒以一身黑白分明的中性打扮首次出現(xiàn)在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上流社會名媛戶外派對中,使人耳目一亮。
所以說,雖然政壇男女“不平等”,但在顏色運用和衣著力量方面,女性卻占據(jù)優(yōu)勢,撒切爾夫人和她同時期的黛安娜一樣,發(fā)揮得很出色,并間接帶動了英倫時尚—將個人品位和國家利益結合的典范。再后來的米歇爾更直截了當:美國面孔(Face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