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偉
與羅大佑、李宗盛并稱為臺灣歌壇三大音樂教父的小蟲,在這個春天推出了一張名為《有你真好》的精選專輯,收錄了14首小蟲30年來為眾多華語歌壇頂級大腕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曲目,其中不乏這些頂級大腕的成名曲,這一次,都由小蟲本人進行全新的演繹。
類似的專輯,小蟲5年前也曾發(fā)表過一張,叫《與世無爭》,而這一張也是小蟲這5年里唯一一張正式為自己出版的音樂專輯作品,仍然選擇的是翻唱自己為他人所寫的經(jīng)典作品。以小蟲在華語樂壇如此重量級的身份,難道近幾年來唯一會做的就是翻唱自己的舊作嗎?答案當(dāng)然并非如此。
Q:音樂周刊
A:小蟲
從東到西,給等最久的人
Q:5年前你在發(fā)表《與世無爭》那張翻唱專輯時,我們曾討論過那張專輯中的遺珠之憾,當(dāng)時就說到《給等最久的人》這首歌,這次拿到專輯,果然第一首就是這首《給等最久的人》。
A:很多人很喜歡這首歌,當(dāng)時沒能收錄,有點遺憾,但我其實也是想唱給這么久跟在我身邊的愛我的歌迷們,就把它當(dāng)成唱片的第一首。
Q:只是這一等未免太久了,一等就是5年。
A:我做唱片是很隨意的,也沒有刻意說一定要出專輯。只是有時候信手遇到了就出一張專輯,沒有說每年都要出一張。
Q:上次你說過要分別以“東南西北”為題出一套四張專輯,意在囊括小蟲幾十年來創(chuàng)作的不同風(fēng)格的精華,《與世無爭》是一個開頭,屬于“東方”系列,主要是收錄你創(chuàng)作的一些富有東方色彩的歌曲。而5年過去了,我們才看到你終于又發(fā)表了這張《有你真好》。這張還屬于你“東南西北”計劃當(dāng)中的一張嗎?
A:其實是算的,是西方的部分。因為這張專輯比較少一些中國味,都是一些管弦樂、甚至有一些類似R&B風(fēng)格的,所以應(yīng)該算是接得上軌。但是還有遺珠之憾,有很多歌都沒有拿出來唱,比如說杜德偉的《鐘愛一生》《無心傷害》,張清芳的《不想你也難》等,都沒有放在里面,所以說,如果這一張很多朋友愿意捧場支持,那下一張我會照這樣的模式,用原創(chuàng)的心情再去詮釋我寫過的歌。
成功的翻唱要有靈魂的升華
Q:其實上一張《與世無爭》出來時,我們就已經(jīng)感覺到有很多遺珠,有的固然是主題的原因,但也有像《葬心》這樣的歌曲,之前你就說是因為你不敢唱。但是這一次的專輯中,我們就看到了這首《葬心》,現(xiàn)在為什么敢唱了呢?
A:對,之前不敢唱,是因為它畢竟是寫給阮玲玉的,當(dāng)它在那個電影中呈現(xiàn)時,是想呈現(xiàn)在那個年代的旋律和代表這個年代的感覺,如果聲音不對的話,可能這個味道就出不來,所以那時黃鶯鶯在唱這首歌時,揣摩了很多那個時代的感覺,它有一些韻味,男生是比較難表現(xiàn)的,還有些歌詞是男生比較難啟口的。但是后來我以放開的心胸來看,我覺得它就是一個作品,而且是原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歌時最初的感觸,所以不要去想太多的角度去唱這首歌。它真的很難唱,而且我這個版本比原來的版本更難唱,因為它沒有鼓,整個就是弦樂繞著,很呆的伴奏,就需要花很多的氣息,很多的力量,更多的感情與技巧上的運作,才能把這首《葬心》唱出一點點的感動。
Q:現(xiàn)在我們聽到的這首《葬心》,就沒有了黃鶯鶯那種一唱三嘆哀婉至極的女性情懷,而是那種屬于小蟲的慵懶式唱腔,而且這種唱腔貫穿了這張專輯的全部14首歌。這些年翻唱是歌壇非常普遍和熱衷的現(xiàn)象,很多歌手在翻唱老歌時都很在意如何唱出與原唱不同的感覺,以此來展現(xiàn)自己歌唱的多樣性,可能十首歌會唱出十種完全不同的樣子,像你把十幾首歌唱成一個樣子的,算不算一種特例?
A:我想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太一樣吧。你說的沒有錯,有些人重唱一些歌曲,他會刻意去避諱原唱的那些東西,甚至嘩眾取寵。很多選秀節(jié)目可以聽到很多老歌被改編,但往往有一些部分改的有點太花俏了,花俏到連這首歌我都感覺不認(rèn)識它了,我只感受到一些特技的表演,你沒有真正去認(rèn)識這首歌,它到底想說什么,真正的靈魂和感情在哪兒,其實是很滑稽的。這種改編讓我嗤之以鼻,會讓我覺得不成功。
Q: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翻唱是成功的?
A:比如說我聽費玉清在詮釋一些歌曲的時候,會加入他自己的意思,但是他那個歌出來的時候,它的靈魂有被再升華,所以我覺得他的翻唱是成功的。最近我也聽到王若琳在翻《親密愛人》,她用爵士的聲音再唱《親密愛人》,我覺得她的味道有把她的年齡跟靈魂貫穿在里面,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我覺得王若琳翻唱的《親密愛人》是成功的。我自己唱《親密愛人》,我覺得它只是當(dāng)時我在創(chuàng)作這些歌時的一個很簡單的情緒抒發(fā),沒有太多的顧忌,我只是想傳達這些歌真正的原始創(chuàng)作時的故事和情感,我不會刻意去避諱原唱是不是也這樣唱的,或者刻意去改變它原來的旋律,反正就是唱唄。
制作人不能把自己的屬性強加給歌手
Q:這次的《有你真好》中收錄了林憶蓮的兩首歌曲:《給等最久的人》和《玫瑰香》,我注意到是你和林憶蓮僅有的合作。當(dāng)年的滾石,你和羅大佑、李宗盛是三大舵主,像梅艷芳、張國榮、潘越云、陳淑樺、杜德偉、任賢齊這些大腕級的歌手都跟你有過很多合作。我好奇的是,像林憶蓮這么一位每個制作人都愛不釋手的歌者,為什么你們的合作才這幾首歌曲呢?
A:我很喜歡林憶蓮。那個是公司制度上的問題,我們在公司當(dāng)音樂總監(jiān),都會被指派一些歌手,比如說這個歌手這張專輯就是你做。在公司的合約內(nèi),我們不會有自己太多的意見,公司要你做什么,你就盡量去完成吧。我當(dāng)時在滾石幫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寫主題曲,寫完后,每個人都覺得最適合林憶蓮來唱,那我就會讓林憶蓮來唱,但接下來就沒有為她做很多事,因為公司的歌手太多了,比如任賢齊,當(dāng)時我把他留下來之后,3年里我都在做別的事情,做潘越云、陳淑樺、杜德偉,把他落在那里了。時間排的實在是太滿了。
Q:有些制作人給歌手做出來的作品,都能讓人感受到歌手或者作品中有著強烈的他本人的特性。你合作過的歌手中,有沒有哪幾位是小蟲屬性特別強的?
A:我自己啊。
Q:那除了你自己呢?
A:還是我自己。因為做歌手不可能是以我自己的喜好貫注在他身上的,因為我的創(chuàng)作都是因歌手的不同而在他的優(yōu)點上面揮發(fā),而缺點就盡量不要曝光;或者從他的潛意識中去挖掘一些新的東西,我寫歌都是從這個角度進去的,所以才會呈現(xiàn)出我的作品各種風(fēng)格都有,有R&B的,有中國調(diào)的,有舞曲的,有電影的,有古典的,有搖滾的,沒有一個制作人有這么多的方向。那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方向?是因為每個歌手有不一樣的屬性,才會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個性的一面出現(xiàn),如果我用自己慣用的角度和風(fēng)格灌在每一個人身上,那可能灌沒幾次我就沒了。
譚晶是我的一個新里程碑
Q:相對于早年前的活躍,這幾年你的動靜少了很多,而且這些年你主要是在內(nèi)地發(fā)展。來到內(nèi)地之后,你的創(chuàng)作方向似乎也有了明顯的改變。譬如這幾年你和譚晶的合作比較多,今年春晚譚晶演唱的那首《家人》就是你的作品,而這是一首主旋律作品,這樣的東西跟我們印象中的小蟲差別非常大。
A:以前其實也有,但不多。來了內(nèi)地后,接觸到很多民歌手,也發(fā)現(xiàn)在內(nèi)地歌壇,民歌是占很大數(shù)量的,常常會電視上看到很多大篷裙子的女歌手或穿軍裝的男歌手,唱一些主旋律歌曲,我覺得挺好的,因為它可以刺激到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民歌有一個特點,它不那么容易被傳唱,可能有些老一輩人會比較接受,但一些年輕人就不太會碰觸,可是我真的覺得它是一個比較珍貴的文化,有沒有辦法讓年輕人也能接受?這是我想要去研究的一個問題。與譚晶合作,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民歌手,但是她又掛在通俗的這一塊,她又年輕漂亮,用她來帶動這樣一個風(fēng)潮和改變,那我覺得會讓更多人接受和認(rèn)同。在我跟她合作的這張新專輯里,我們研究了3年,也經(jīng)過了很多精心策劃,找到她的聲音里可以升華的部分,做得能讓廣大的消費者愿意聽,這個是要花很多心思的。結(jié)果還是蠻滿意的,蠻好聽的,而且跟以往的譚晶很不一樣。這個也算是一個創(chuàng)作人的另外一個里程碑啦。
Q:你在把握譚晶這種有民歌性質(zhì)的歌手時,會想轉(zhuǎn)變她的唱腔,讓她更靠近流行嗎?
A:我不想去轉(zhuǎn)變她,她本來就是這樣子的,那就這樣子好了,你要在她的聲音里提取她沒有被注意到的這一塊。比如,我曾為李谷一大姐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叫《那溪那山》,這么多年來我們國寶級的大姐重點都是在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漂亮的高音上,可是其實大姐有一個中音的位置是很美的,卻沒有人注意,所以我特別找到她中音的這個部分,把它挪出來,寫了《那溪那山》,那首歌就有一點大將之風(fēng),反倒是以一種更豁達的心情去唱的,帶來的是溫暖的,大家會感受到純?nèi)恍膭拥母杏X。
Q:所以跟民歌手的合作是你當(dāng)下的一個重要方向?
A:你會尋找更多創(chuàng)作可能性的素材,在這個里面鉆研,會讓你玩音樂的心情更濃,更有興趣,創(chuàng)作了30年,我在這里面也沒怎么覺得靈感枯竭,反倒覺得源源不斷,一直往上升。所以后面還有更多你以前沒聽過創(chuàng)作會呈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