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美國《紐約時報》提出了甲殼蟲這個形象的綽號,如果真把它看成一只動物,那么現(xiàn)在這只蟲子的塊頭和力氣都更大了,但是吃的卻少了(比老款油耗降低了)??墒抢峡罴讱はx已經(jīng)成為了經(jīng)典并且是大眾汽車最具代表性的車型。上一代的甲殼蟲憑借其可愛的外形一直被女性消費者追捧,而全新甲殼蟲的顛覆性運動造型能否超越經(jīng)典并且贏得男性朋友的青睞呢。下面為大家?guī)砣录讱はx試駕體驗。
外觀:淡化可愛 更大更成熟
新甲殼蟲的造型有些令人糾結,大眾化的思路讓它擁有了更多的"大眾"元素,尤其是前臉下方的保險杠,不再一味追求圓滑線條的它在頭尾引入了直線造型,但向上看去,圓形的大燈和飽滿的發(fā)動機罩依然是那個我們熟悉的甲殼蟲,二者的銜接仿佛讓我們看到了設計師下筆時的左右為難。由于車身被顯著拉長加寬,再加上突出的圓弧形輪拱和平直的車頂線條,新甲殼蟲展現(xiàn)出更加敦厚的視覺效果。車尾輪廓是最讓人糾結的地方,明顯向第一代致敬的設計風格熟悉又親切,但從美感上來說,顯得有些過時了,如果說1.4TSI、2.0TSI車型加裝的尾翼讓尾部還不至于過于突兀,那1.2TSI車型顯然就沒那么幸運了。如果稍加留意,你會發(fā)現(xiàn)新甲殼蟲的車頂弧線與第一代的前輩幾乎相同,這大概也是經(jīng)典的延續(xù)吧。尾燈是外觀中相對變化最大的地方,風格是典型的大眾范兒,只是比我們熟悉的那些更圓潤一些。
車身長度的加長使車頂輪廓得以延伸,并使風擋玻璃后移,尾部輪廓則延續(xù)了第一代甲殼蟲的設計。C柱成為了車身設計中的焦點。同時,輪距和軸距也有所增加。所有這一切令全新一代甲殼蟲富于力量感且張力十足。
新甲殼蟲的外觀更具運動感,新的比例也讓它告別了可愛的第一印象,更大的車身,更陽剛的外形,也讓它有資格打開男性消費者市場,不再是女性的專屬。
中控內飾:配置更豐富
與造型相比,新甲殼蟲的內飾風格則迎來了一次徹底的改變,方向盤、換擋桿、儀表盤和中控臺是隨處可見的大眾特色,上一代車型的可愛風格幾乎消失殆盡,不過由此帶來的好處是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當然前提是你對大眾車有所了解。修長的儀表板是新甲殼蟲車內的亮點之一,不同車型采用不同的設計。
芬達高級車載音響,每個喜愛、熟悉搖滾樂的人一定知道吉米·亨德里克斯或埃里克·克萊普頓這樣的著名音樂家,他們使用的都是芬達牌的吉他。作為具有傳奇色彩的美國樂器和功放設備生產(chǎn)商,芬達與松下合作,開發(fā)了專為全新一代甲殼蟲配備的車載音響系統(tǒng)。全新一代甲殼蟲將提供選裝帶10聲道功放、輸出功率達400瓦的芬達—松下車載音響系統(tǒng)。用戶選配該系統(tǒng),就可以同時獲得可調節(jié)的車內環(huán)境照明功能,此外,還包括車門揚聲器周邊漂亮的光環(huán)照明,為車內營造一個迷人的氛圍。在歐洲,全新一代甲殼蟲是第一款配備芬達—松下音響系統(tǒng)的車型。
中控臺上方設置了三個分別顯示油溫、計時和渦輪增壓值的表盤,你可以在踩下油門踏板時偷眼觀察渦輪增壓值指針的上升,也可以用計時器記錄下往返兩地的用時,這大概可以算做新甲殼蟲的隱藏功能吧,只要去發(fā)現(xiàn),樂趣無處不在。
動力:穩(wěn)定性極佳
在起步時,新甲殼沖油門會有短暫反應時間,而起步以后就會有平順線性的動力輸出,本次編輯試駕的2.0TSI版本,雙增壓的動力組合令我印象深刻。
在道路行駛中,新甲殼蟲的沉穩(wěn)表現(xiàn)令我非常滿意,沒有任何發(fā)飄的感覺,整體車身扎實緊繃,路感清晰。開啟運動模式,油門響應更加靈敏,轉速提升更加迅速,搭配DSG變速箱,提速超車應付自如。
與高爾夫6一樣,新甲殼蟲也來自大眾的PQ35平臺,不過它并不像高爾夫6那樣動感十足,而是顯得有些慢條斯理,尤其是低速狀態(tài)下。方向盤比想象中的力度要輕,這要歸功于大眾新一代的電子轉向助力系統(tǒng),不過指向性和路感傳遞并沒有多大變化,足夠精準也足夠清晰。懸架對車身的支撐稍顯不足,低速時影響并不明顯,但在高速連續(xù)過彎時車身側傾較大,好在車尾的循跡性還不錯。駕駛甲殼蟲,不需要太多的激情,有幾分閑適與從容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