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的光亮是枯萎的花 , 在天空的晚秋”

      2013-04-29 00:44:03王曄
      書屋 2013年8期
      關(guān)鍵詞:詩集

      王曄

      卡琳·博耶(Karin Boye)是個讓我為難的書寫對象,我不是她的粉絲,甚至可以說對她的作品有些排斥,這或許因?yàn)橐延刑嗳私o她貼上女權(quán)主義的標(biāo)簽。但博耶在瑞典文學(xué)史上占一席之地,算得上最著名的瑞典籍女詩人。(另一位更著名的瑞典語女詩人伊迪特·索德格朗Edith S?觟dergran,卻是芬蘭籍。)博耶在二十二歲的大學(xué)生時代就以詩集登上文壇,后來,她辦過雜志,作過教師,三十一歲就成為常和瑞典學(xué)院并稱的、著名終身制文學(xué)團(tuán)體“九人社團(tuán)”的一員,塞爾瑪·拉格洛夫等著名作家都曾是其成員。照世俗眼光看,博耶完全可以有一個開心、滿足的人生。然而,她十四歲時,母親就覺得女兒會自殺。

      卡琳·博耶1900年10月生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父系有德國血統(tǒng)。博耶的祖父起先做一家英國服裝公司在漢堡的經(jīng)理人,后移居哥德堡,開始自己的紡織品進(jìn)口生意;其長子弗雷茲·博耶(Fritz Boye)成為一家保險公司的負(fù)責(zé)人,和公司雇員、小他十八歲的西格奈·利里耶斯特朗德(Signe Liljestrand)結(jié)婚,卡琳·博野是他們的長女。頗通文學(xué)的母親給了孩子們啟蒙教育,父親和孩子們親近不多,他情緒不穩(wěn),容易緊張。而在小學(xué)老師的記憶里,博耶是個圓臉的、溫柔的小姑娘,有些憂郁,能回答所有問題,還總是用帶韻律的、創(chuàng)造性的、精心挑選的字眼。

      1909年,博耶的父親因神經(jīng)衰弱提前退休,舉家遷居斯德哥爾摩。作為長女的博耶看來遺傳了父親的神經(jīng),也因母親的酗酒問題過早處于擔(dān)憂之中,試圖以她幼小的胳膊維護(hù)家的平穩(wěn)。這外表平靜的少女內(nèi)心波瀾壯闊,青春期以來的博耶有深刻的宗教危機(jī),宣稱自己是佛教徒,又回歸基督教,基督教也不能消除她內(nèi)在的困惑。她的心靈顯然害怕真空,向往接觸。情感肆意沖撞,往往是新的感情目標(biāo)把她從和舊的愛戀對象分離的劇痛中解救,不待喘息,她感情的小船即撲向了前面的浪頭,撲向新痛苦,她迷戀過女同學(xué)、男教師。女同學(xué)會訂婚,男教師可能是眾多女生傾慕的對象,這些都是難題——而最大的問題還是,她的感情對象主要是女性。

      1920年博耶中學(xué)畢業(yè),想學(xué)教育或心理學(xué),而老師建議她學(xué)神學(xué)。聽從老師的,是“自我犧牲”,不聽,是“自說自話”。在給友人阿格奈斯(Agnes Fellenius)的信中,博耶寫道:“幾天來,我哭得就像哥德堡的雨天。我跪著禱告,但得不到任何啟示。一個聲音說,‘犧牲你自己!你,什么是你,一只螞蟻。什么是你的可能性?他們得在需要他們的地方侍奉,而不是在他們完全得到發(fā)展的地方。你得彎下腰,放棄你的欲望!你不明白嗎,這是在上帝的侍奉中。你的位置是在哪里你能頂用,而不是在哪里你覺得開心。自私的,自私的生物!可是,自我的主張以高過很多的聲音哭喊:我不愿意?!?/p>

      后人以為,沖突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博耶對自己性傾向的發(fā)現(xiàn)。選擇神學(xué),她就得全面否定自己。

      在信中,博野繼續(xù)寫道:我在放棄我的意愿和膜拜我的意愿間徘徊?!苍S可以說,有兩個上帝,一個是我們從我們的觀念中創(chuàng)造出的,一個是我們不了解的上帝,卻是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在我們內(nèi)部,它的意志在我們的和所有這世界的意志里。這是不是泛神論?也許。這兩個選擇間最重大的結(jié)果是,第一種情形下,有特定道德和固定法規(guī)……在第二種情形里,人得跟隨自己,做自己的法規(guī)。

      在這重大的危機(jī)下,1921年2月,博耶開始寫第一本詩集。同年,博耶進(jìn)入烏普莎拉大學(xué)。1922年,博耶借詩集《云》的出版登上文壇。博耶在烏普莎拉學(xué)習(xí)希臘語、文學(xué)史、北歐語言等課程,她將很多精力投入社團(tuán)活動,也經(jīng)歷了戀愛。在烏普莎拉大學(xué)的最后一年,博耶參加了左翼、反宗教組織Clarté? 因?yàn)檫@一組織,博耶了解到中國的童工問題,后來在博耶的第一本小說、1931年出版的《阿斯塔特》里就有一段寫中國的童工。1926年,博耶從烏普莎拉畢業(yè),回到斯德哥爾摩,在那里的大學(xué)學(xué)習(xí)歷史。

      一直以來,博耶有過傾慕她或她傾慕的男子,更有過多個女友。這樣一個看來開放的私人生活,并沒讓她真正超脫于社會秩序。她本人更將自己和女性的關(guān)系看作恥辱。博耶的詩中常出現(xiàn)“羞辱”、“審判”這樣的字眼。比如她的后期詩作《供認(rèn)》中有這樣的話:沒想過要做一個叛逆者,可這還是強(qiáng)加于我。為何我的命運(yùn)如此非私人性?為何我沒法隨便它去?或者,假如現(xiàn)在我必須戰(zhàn)斗,為何那里有折磨?……我血中的血,嚴(yán)酷地審判我的,把我扔進(jìn)羞辱的……

      雖然感受到命運(yùn)的翻弄,博耶沒有選擇沉默,第三本詩集《爐灶》于1927年出版。博耶也因此被歐森(Hagar Olsson)譽(yù)為給瑞典詩壇帶來生氣的燕子:燕子也許不如蒼鷹那么有力,翼動沒那么寬,也不那么勇猛,但燕子飛得高,飛得美,風(fēng)在它震顫的羽翼間低語。歐森對博耶詩歌的出現(xiàn)大喜過望,認(rèn)為它是新穎的,喚醒、點(diǎn)燃和推動著什么,是真的詩歌。人們在她的詩歌里面對的不是對簡單日常生活的唯美的偽善,……而是面對著一個誠實(shí)的帶著毫無幻覺的眼睛注視的靈魂,看著那無法避免的折磨,幸福的虛幻,并未試圖從中找到避風(fēng)港,而是把這用作更進(jìn)一步的戰(zhàn)斗。歐森認(rèn)為:人們面對的是勇敢的精神,它走過了自我的毀滅,卻未停留于此,沒有抱怨和自憐,在更高的現(xiàn)實(shí)里尋找力量。…這精神中有一種特別的純粹,是無畏的,也遠(yuǎn)不是感傷。它時刻準(zhǔn)備好了要出發(fā)……

      歐森關(guān)于燕子的譬喻,我看還是來自博耶本人?!稜t灶》這本詩集中就有一首題為《燕子》的詩,描寫匆促的、箭一樣的燕子,在嘯叫的風(fēng)中嘲笑地面上的缺乏生氣,堪稱博耶的自畫像。我同意歐森的見解:博耶對人生的犀利注視,沒有幻象和偽善,有的是斗爭和出發(fā)。這本詩集出版在博耶二十七歲上,滿篇能看到“堅(jiān)強(qiáng)”、“向前”的字眼。比如《我想面對》里出現(xiàn)的是一個以柔克剛的和平的女英雄形象:

      武裝著,直立,裹在盔甲里

      我來了——

      可因?yàn)榭謶治胰拥袅随z甲

      也因?yàn)樾邜u

      我想扔掉我的武器,

      劍和盾

      所有堅(jiān)硬的敵視

      讓我冰冷。

      我見過干燥的種子

      終于發(fā)芽。

      我見過明亮的綠

      快速展開

      比鐵更強(qiáng)大的

      是生命的溫柔

      從地心給驅(qū)動

      沒有防御

      春在冬的地域破曉

      那我挨凍的地方

      我想面對生命中的強(qiáng)權(quán)

      不帶武器

      而此前1924年出版的第二本詩集《隱藏的大地》中,博耶還沒顯得這么堅(jiān)定,還有掩飾不住的一絲自憐。比如這首已十分克制的小詩《星星的安慰》:

      我在夜里問一顆星星

      遙遠(yuǎn)的沒人住的地方那一點(diǎn)光亮:

      “奇怪的星星,你為誰閃光

      你走著那么大,那么亮”

      帶著星星的目光她注視著,

      叫我的憐憫失聲:

      “我點(diǎn)亮一個永恒的夜,

      我點(diǎn)亮一個無生命的空間。

      我的光亮是朵枯萎的花,

      在天空的晚秋。

      這光亮是我全部的安慰

      這光亮是足夠的慰安。

      《爐灶》之前的博耶不能說沒有過抱怨、自憐、感傷甚至畏懼。不如說,在遭到自憐、感傷和畏懼的情緒侵襲后,博耶選擇了在《爐灶》中把自己如同鐵一般給以鍛造,但勇敢向前的姿態(tài)并不保證她從此可以在生活里堅(jiān)強(qiáng)如鋼,刀槍不入。在《爐灶》以后的詩集中,感傷和畏懼的情緒以蒼涼了的色彩重現(xiàn)。作為當(dāng)時社會的另類——女性詩人、同性戀者和激進(jìn)派,感傷和畏懼怕是博耶命運(yùn)的胎記,那印記可以一時淺,一時深,但一直存在。

      正是在1927年,博耶的父親去世。博耶在斯德哥爾摩開始瞞著母親,接受心理治療。博耶也寫小說,這幾乎成了她自我分析的一部分,她覺得寫小說比寫詩歌有趣多了。她寫了當(dāng)時有爭議的主題,比如《危機(jī)》就以她本人青春期的信仰危機(jī)和對同性戀的發(fā)現(xiàn)為藍(lán)本。1933年該小說發(fā)表時,正值瑞典掀起對同性戀給予更寬松法規(guī)的大討論。

      自上世紀(jì)三十年代早期開始,博耶就多次因接受心理治療等原因滯留柏林一帶,1932年她曾寫信給友人說,柏林是個可怕的地方,是垂死之地,或者說是垂死的世界的中心。1938年,博耶在維也納看見到處飄著納粹的旗幟,無比震驚。她說自己得到了一個閃電般的印象,這里有一個斗爭,是一類人和另一類人、一種生活風(fēng)格和另一種生活風(fēng)格間的清晰斗爭?!拔冶灰环N感受攫住,那感受一個狂熱的國家社會主義者一定會有——當(dāng)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猶太人”。

      在某種程度上,博耶多少是感覺自己和另類站在同一側(cè),她從來都不是隨波逐流,選擇輕松生活內(nèi)容的人;沒想過要做一個叛逆者,可這還是強(qiáng)加于她,她更像是個天生的、沒貼標(biāo)簽的精神上的猶太人。另外,希特勒政權(quán)排斥同性戀。同性戀者在多種社會形態(tài)里,歷來屬少數(shù)、另類和弱勢的陣營??梢舱窃诎亓?,博耶成了個女卡薩諾瓦,正是在柏林的同性戀酒吧,她結(jié)識了柏林人、十九歲的瑪果特(Margot Hannel),從此開始了同居關(guān)系。這段關(guān)系因博耶在1932年拐走瑞典著名詩人貢奈爾·埃凱洛夫的新婚妻子約半年,而一度中斷。柏林匿名的大都市環(huán)境及女同性戀者出沒的酒吧、舞場的存在,讓博耶過上了她一直希望的生活,一直以來博耶揮之不去的束縛和解放,自律和自由的沖突或許也因此格外強(qiáng)烈。

      1935年,博耶出版詩集《為了樹的緣故》,她的不少最膾炙人口的詩篇都出于此,這也是博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詩集。這本集子里,和樹相關(guān)的意象反復(fù)出現(xiàn)。比如《矮松》描摹在永恒的狂風(fēng)中、在海邊巖石上堅(jiān)強(qiáng)攀升的松樹;《在地下的樹》,她看見一棵樹在地面之下,這都是渺小而卓絕的生長。而最家喻戶曉的博耶的詩是這首《是的,這當(dāng)然生疼》:

      是的,這當(dāng)然生疼,當(dāng)芽兒迸發(fā)

      不然,春天怎會遲疑?

      所有我們熱切的向往怎會

      連著那冰凍了的苦澀蒼白?

      所有的芽兒在冬天可都是給封著的

      這消耗著爆裂著的新東西究竟是什么?

      是的,這當(dāng)然生疼,當(dāng)芽兒迸發(fā),

      疼痛,因生長的,

      因阻礙的。

      是的,這很難,當(dāng)水珠墜落。

      帶著驚恐顫抖,它們沉重懸掛

      附著在枝上,增大和滑動

      重量把它們往下拽,不管如何緊貼。

      處于不確定、擔(dān)心和分裂,可真難。

      體會深處的吸引和召喚真難,

      還停在那里,只是顫抖

      真難,想要停留,

      也想要掉落。

      然后,當(dāng)事情到了最糟,什么也幫不上

      芽兒迸發(fā)像在歡喜里

      那時,再無恐懼拉拽,

      閃光的水珠在枝上跳躍

      忘了它們擔(dān)心過新的,

      忘了它們懼怕過旅程

      感受那一刻它們最偉大的安全

      息在那創(chuàng)造世界的信任里

      這些詩句能讓人聯(lián)想起T·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中的幾句:“四月最殘忍,從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雜著/回憶和欲望,讓春雨/挑動著呆鈍的根。/冬天保我們溫暖,把大地/埋在忘懷的雪里,使干了的/球莖得一點(diǎn)點(diǎn)生命?!蔽覒岩刹┮木渥邮芰税蕴氐膯l(fā)。不僅因?yàn)樗恰痘脑啡鸬湮淖g者之一,也不僅因?yàn)樗桶蕴厥峭?。還因?yàn)?,正是在這本詩集中,博耶開始沖破歐洲和瑞典的詩歌傳統(tǒng)轉(zhuǎn)向更自由的現(xiàn)代派詩歌創(chuàng)作,并因這自由,當(dāng)年在瑞典詩壇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論。博耶的這首詩里充滿對立:溫暖蔥綠的春和冰凍蒼白的冬,芽的迸發(fā)和春的遲疑,生長和阻礙,水珠的附著和墜落,最糟的和最歡喜的,擔(dān)心的和信任的。博耶將春芽萌生、水珠在枝上,這充滿對立和沖突的瞬間放大,真難,想要停留,也想要落下。若沒有對世界、對生活的信任,最意味深長的一切恐怕都不會發(fā)生,而這信任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愛。

      我最喜歡的博耶詩作是這首《告別》:

      我想弄醒你到裸露,像一個早春裸露的夜,

      那時星星涌出

      大地在融化的雪下燃燒。

      我真想有那么一次見過你

      沉于創(chuàng)造的混沌黑暗,

      想見過你的眼如大開的空間,準(zhǔn)備好給填充,

      想見過你的手如開放的花,

      空,新,在盼望中。

      你離去,沒什么我給你的。

      我從未抵達(dá)那里,你靈魂裸露之地。

      你離去,不帶任何我的隨你——

      留我于挫敗。

      我記得另一個告別:

      我們從坩堝里,像一個人一樣被扔出來,

      當(dāng)我們給分開,不再明白,

      什么是我,什么是你……

      可你——像只玻璃碗你離開我的手,那么徹底,

      好像不過是個死了的東西、那么不可逆轉(zhuǎn),

      那么沒記憶,除淡淡的指印在水中給洗去。

      我想弄醒你到無形,像無形的

      跳躍的火焰,

      終于找到它生命的形狀,它自己的……

      挫敗,呵,挫敗!

      “裸露”、“燃燒”、“形狀”是詩中突顯的字眼。裸露的夜,為的是有一個裸露的“你”、“你”裸露的靈魂。那“黑”的也是“亮”的,因?yàn)槿紵?。那“空”的,為的是?shí),已準(zhǔn)備好給“填充”。無形和有形是辯證對立,是同一個事物的兩面?;鹧?,似乎無形,可在那無形里分明有它自己的形狀。形的從有到無,可能是為擺脫外在世界的干擾,更自由地保全和接近內(nèi)核,沒了外在的干擾、外形的拘束,終于能讓內(nèi)在的火焰閃現(xiàn),終于火焰的形狀主導(dǎo)了生命的形式。

      這首詩可能確實(shí)是寫情侶關(guān)系,寫對另一方靈魂接近的向往而不能。但我總是不能完全推開另一種我的“誤讀”,這里的你和我,或許也可以是“我”的兩種形式。這不同的“我”,是博耶兩難的境地:放棄我的意愿,或膜拜我的意愿,一個是社會人的“我”,一個是赤子的“我”。嚴(yán)酷的“坩堝”何嘗不是生活的熔爐,生活把赤子和社會人融成一體。此后,兩者間再難劃清。即便如此,依然是兩個人,兩種心,貌合神離,不得不分道揚(yáng)鑣。對一個固執(zhí)地守著赤子之心的人來說,這是不得不接受的“挫敗”。許多人在人生中都可能經(jīng)歷挫敗,博耶的問題不止于挫敗,她斷言,她無藥可救——“我因中毒而病了。我因干渴而病了,對這樣的渴,自然還沒造出可喝的”。

      既然無藥可救,不帶任何武器,只大步向前的博耶面對的就只有死亡了。很少有詩歌描寫死亡以博耶那樣熱愛的口吻,死亡在多人筆下,即便寧靜,也難免帶著些凄苦和恐怖。在題為《那些我身后靜靜的腳步》的詩里,博耶寫道:“假如我傾聽,我能聽見生命飛逝/現(xiàn)在飛得更加快了/那些我身后的靜靜腳步/死亡,那是你?!痹诓┮磥?,“親愛的死亡,在你的存在里/有那么種平復(fù)爭斗的東西”,于是,她虔誠地匍匐在死亡的腳下,說“是的,我愿意!”

      自1940年,博耶越來越多地去一個叫Alingsas的地方。她的終身好友阿尼塔在那里(Anita Nathorst),因癌癥不久于世。博耶想陪女友走完最好的日子,她干脆在那里住下,還創(chuàng)作了一部批判極權(quán)統(tǒng)治的作品,這成了她最后一部小說。1941年4月的一天,博耶帶著瓶安眠藥離開住處。幾天后,她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5月,和她同居過七年、留守斯德哥爾摩的瑪果特開煤氣自殺。阿尼塔8月病逝。10月,博耶的詩集《七宗罪》出版。

      人們對博耶的死有過種種詮釋?;蛘f博耶意識到阿尼塔才是一生最愛,阿尼塔不是同性戀者,只把博耶看作好友,不同意博耶陪她到最后,完全不能對博耶的愛作出呼應(yīng),這讓博耶情緒低落?;蛘f1941年是希特勒勢力猖獗之時,這是讓博耶絕望的大環(huán)境。博耶此前多次嘗試自殺多次獲救,她的兄弟和母親對她的自殺本身并不覺得意外,意外的是自殺的時間和方式。何況博耶對瑪果特保證過絕不會死。她和瑪果特的關(guān)系像許多不幸的伴侶關(guān)系一樣復(fù)雜,彼此牽扯、傷害,卻未能分開。博耶一面對伴侶表示忠誠,一面走向另一個她更掛念的人。這人的身體垂死,卻在精神上和博耶越發(fā)緊密,似乎成就了一段博耶向往的精神融合。相反,她的同居女友被認(rèn)為在精神上很難企及博耶抵達(dá)的位置。

      不管怎么說,死亡這事,博耶終于是做成了,像她說過的:去死很簡單。人們常說的是再也活不下去了,博耶死前的心境之真相只有上天知道。我們大致了解的只是,博耶不快樂、不平靜,她說過,“沒什么快樂和不快。只有活著和死去”,她還覺得,若掌握了這一點(diǎn),人就不再因颶風(fēng)而恐懼?;蛟S可以說,博耶若放棄她不同尋常的意愿,就能得到世俗的生;膜拜她的意愿,就會墜入世俗的死。而沒了自己意愿的“我”,對博耶這樣注重靈魂的人來說,恐怕雖生猶死。博耶向往一個更自由、公平的新社會,她對社會和政治的關(guān)注或許出發(fā)于私人的切膚之痛。

      在一個4月的早晨,她走向死亡。像是一直在她感知中、等待里的一條小徑,終于在一片霧靄中唯獨(dú)對她呈現(xiàn)出來,唯獨(dú)她聽得見這小徑的召喚。世人以為是苦,是冰冷的一切,在她或許是另一種體會。否則,有誰甘愿躺在北歐冬春冰凍的林地里死去呢。

      可能因?yàn)椴┮募みM(jìn)傾向,博耶死后,瑞典詩人雅爾馬爾·古爾貝里對她大加贊美,比之為女英雄,可自殺也許不過基于簡單的原因。假如博耶像母親擔(dān)心的那樣在十四歲時自殺和她最后在四十一歲上自殺,也許那原因在本質(zhì)上并無不同——這關(guān)乎她的意愿。歲月的車輪向前滾動,滾到四十一歲,到這里,博耶留下了對風(fēng)景、人物和世事的感嘆,這些成了如今人們還在閱讀的她的文字。

      猜你喜歡
      詩集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3年9期)2023-06-05 02:48:02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6:48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1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49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7年5期)2017-08-07 09:14:33
      詩集精選
      散文詩(2017年1期)2017-07-18 11:47:56
      詩集經(jīng)典回放
      詩選刊(2016年9期)2016-11-17 02:33:16
      黔江区| 莱芜市| 永吉县| 兰州市| 鄂尔多斯市| 广德县| 永定县| 金塔县| 望江县| 兴国县| 宁都县| 宜兴市| 桐城市| 赣州市| 简阳市| 河西区| 开原市| 土默特右旗| 定边县| 策勒县| 达尔| 吉木乃县| 西和县| 大安市| 革吉县| 宜宾县| 大姚县| 丹棱县| 沈丘县| 上高县| 孟村| 车险| 石台县| 朝阳区| 察隅县| 洪江市| 昌平区| 玉山县| 孟州市| 富顺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