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的5月5日是農歷的立夏節(jié)氣。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志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代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同時雨水也將增多。本期《生活百科》欄目匯集有關立夏時節(jié)的注意事項,以便讀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采取正確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健康平穩(wěn)地度過夏天。
立夏養(yǎng)生,謹防夏季病
核心提示:進入初夏時節(jié),人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此外,夏天氣溫高,能量消耗大,營養(yǎng)物質隨汗液丟失多,體質虛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損害健康。夏季保健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
1.初夏時節(jié)注意預防菌痢:細菌性痢疾(簡稱菌?。┦怯闪〖矖U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除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與夏季氣候適宜痢疾桿菌繁殖、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控制菌痢的關鍵是早發(fā)現,早治療;其次是應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飲食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新鮮的食物,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2.初夏易發(fā)口瘡和紅眼?。撼跸臅r節(jié)氣候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jié)會陡然增多。發(fā)生口瘡的誘因,除了干燥的氣候,與焦慮、緊張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有很大關系。癥狀嚴重的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涂抹口瘡藥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得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在高溫高濕的初夏,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
3.小心脾胃受損:從養(yǎng)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yǎng)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yǎng)身體。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4.預防皮膚病:立夏過后的節(jié)氣是小滿,這是皮膚病高發(fā)的節(jié)氣。在這個階段氣溫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悶熱天氣加上潮濕的氣候,就為皮膚病發(fā)作提供了條件。所以剛過完立夏,離小滿還有一段時間,要先為預防未來的皮膚病做一些準備。
一般來說,小滿節(jié)氣前后的皮膚病以“風疹”為多,所以在這個時候對皮膚病的治療,要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
立夏推薦6大食譜 養(yǎng)心助肝
核心提示:立夏時節(jié),時值乾卦,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于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yǎng)胃氣。
1.益氣養(yǎng)心粥: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凈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yǎng)陰清心的功效。
2.鴨肉冬瓜湯: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鴨肉、豬瘦肉、冬瓜、荷葉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味精即成。當菜佐餐,食肉飲湯。有滋陰養(yǎng)肝、健脾利濕的功效。
3.黃鱔飯:黃鱔150克,生姜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鹽、花生油各適量。將淘洗干凈的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減少一半后,放黃鱔及輔料于飯上,繼續(xù)煮至飯熟即成。有補益肝腎、調中健胃的功效。
4.山藥棗豆糕:山藥50克,扁豆30克,陳皮絲5克,大棗肉50克,黏粉150克,白糖適量。先將山藥、扁豆洗凈放入鍋內煮熟,大棗肉切絲,將黏粉加適量水和成漿,放入山藥、陳皮絲、扁豆、大棗肉拌勻,加入適量白糖,倒在盤中,放入鍋內隔水蒸熟即成。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5.生脈飲: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共煎水當茶飲,老少皆宜,可益氣養(yǎng)陰,是出汗較多的夏季最佳的飲品。另外,還可以配合藥膳進行調養(yǎng)。
6.山楂麥芽飲:山楂15克,生麥芽30克,太子參15克,竹葉10克。將山楂、麥芽、太子參、淡竹葉洗凈,用水煮沸,浸泡15分鐘即成。代茶飲,隨意飲用。有益氣清心、健脾消滯的功效。
初夏防雷莫忽視
核心提示:初夏時節(jié),發(fā)生強對流天氣和雷擊災害的事件增多。雷電災害是聯(lián)合國公布的10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一定要加以警惕。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主任雷振發(fā)就如何防雷問題給予指導。
問:建筑物安裝了避雷針是否就萬無一失了?
專家:建筑物的避雷裝置有幾種不同的形式,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都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但是,這樣的接閃器只是直擊雷防護的一種方式,由于電子設備的大量應用,原來建筑物的直擊雷防護是遠遠不夠的。
問:雷電交加時,有什么簡便易行的防雷措施?
專家:關閉電視、電腦等室內的用電設備,斷開所有的電源及信號線路,并使端口間保持一定距離,同時避免接打手機,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其他設備。
問:在室外活動應注意什么?
專家: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屬雨傘;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和摩托車。如果正在行車,應關閉收音機等電磁通信設備。
如果正處在野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但應注意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野外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種地方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干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都不能停留,要遠離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避免站在山頂、制高點等場所。
如在野外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則應采用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但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里,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在野外的人群,不要擠在一起,可躲避在較大的山洞里。
(北京 李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