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荒誕生活的文學書寫

      2013-04-29 09:52:52
      當代小說 2013年8期
      關鍵詞:小說生活

      主持人:房偉

      參加者:喬宏智 張莉 郭帥

      主持人語:臨近盛夏,但這一期的四季評卻頗有“冷意”。在這一期中,我們不僅有喬宏智對于書寫荒誕的當月小說的感悟,張莉有關生命痛苦展示的沉思,還有郭帥有關生命冷酷的憤怒。那些黑色幽默的警察故事,飄泊海外,老無所依的文化游子,退休的孤獨老人,還有家庭生活中的陷阱和殺機,總讓我們感慨生活本身的復雜和作家們敏銳的洞察力。

      荒誕生活的文學書寫

      喬宏智

      奧斯卡經典獲獎影片《阿甘正傳》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將會品嘗到什么味道。”這句話恰恰說明了生活和人生所特有的不可預料性與荒誕性。我們總在試圖將生活中諸如求學、工作、婚姻、人際關系等等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帆風順,但我們都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我們更多地只能是積極地接受和面對。盡管有些時候生活的荒誕會給我們帶來困惑、痛苦甚至是永遠無法挽回的遺憾,但又恰恰是這種生活的豐富性帶給我們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使我們的生活不歸于平淡。讓我們走進盛夏時節(jié)的當代小說文壇,去體味文學作品中對種種生活荒誕的書寫。

      生活的荒誕性有時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人與人之間欲理還亂、欲說還休的糾結關系中。易清華的《我的警察兄弟》(《當代》2013年第3期)就講述了報社記者“我”、警察陳漢民和失足少女伍娟蕊三人之間無法割斷的關系。主人公“我”本與此二人毫無瓜葛,一天下班回家后被守在家門口的警察陳漢民和老吳不由分說以極其粗暴的方式帶到派出所審問了一夜。其間見到了因與黑社會有瓜葛且有涉毒嫌疑的嫌疑人伍娟蕊。第二天才弄清楚原來是警察釣魚執(zhí)法抓嫖娼人員,妓女記錯了地址“我”被錯抓。盡管后來“我”被無罪釋放且所長親自道歉,但“我”依然非常氣憤并對警察陳漢民留下了糟糕的印象。這一突如其來的誤會看似已經過去,但生活是無法預料的,正如作者在文中寫道:“當時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她的,我的,還有警察陳漢民的,我們這三個可以說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的命運,竟然會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還會那么糾結!”生活在繼續(xù)著,一天“我發(fā)現(xiàn)保姆和孩子失蹤了。在第一時間報警并發(fā)動所有的親友一起找,依然沒有結果。無奈下“我”將電話打給了陳漢民,沒過多長時間陳漢民就將抱著孩子迷路了的保姆送了回來。經過這件事,“我對于警察和警察這個職業(yè),似乎也有了新的理解”。后來妻子柳紅為了感謝陳漢民幫助我們找回孩子,親自去陳父母家登門道謝,至此“我”與陳的關系在“我”并不情愿的情況下又進了一步。后來陳漢民對“我”講述了他和師父老吳的故事,并拜托當記者的“我”將師父老吳的事跡報道一下,誰料未等進行采訪老吳就死在了黑惡勢力精心策劃的“意外”中了。面對老吳的冤死,陳漢民自此性情大變。他因為喜歡上了并不愛他的伍娟蕊而鬧得個人與家庭整日雞犬不寧,又因為與黑惡勢力“尿尿幫”有染而被免去了警察的職務,自此成為了黑社會頭子“高老爺子”的手下。面對變化了的陳漢民,“我”多次企圖與他斷絕來往,但事與愿違,在一次新聞采訪中,“我”錯被當作聚賭人員抓了起來,結果又是靠著陳漢民把“我”“撈”了出來。“我就是這個警察養(yǎng)著的一條魚,我被他養(yǎng)在特權的水中,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他什么時候有需要,就什么時候把我用網兜撈起”。小說結尾在陳漢民犧牲后,他作為警察打入黑社會內部做臥底的身份得以公開,一定程度上將許多誤會解開,并維護了警察形象的正義性,但陳漢民已死去,這一結果本身就充滿著荒誕的氣息。最初警察放水養(yǎng)魚、釣魚執(zhí)法就是違規(guī)的,“我”被錯抓嫖娼是荒誕的;與當話劇演員的愛人李老師如此恩愛的陳漢民竟然會愛上酗酒、吸毒、與社會有染的伍娟蕊,甚至為此傷害父母親情和手足之情,在常人看來這是無法理解的,這又是荒誕。警察老吳辦案中為了陳漢民免受傷害竟然給小混混下跪,卻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為了探案的真相,最終犧牲了自己卻得不到公正的評價,這也是不符合常理的。記者、警察、失足少女,本是可以沒有交集的職業(yè)卻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戲劇般的生活場景。小說結尾陳漢民作為臥底的警察因公殉職,回顧陳漢民的短暫一生,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對他的評價是復雜的,因為太多荒誕的不合常理使我們失語。但是這種荒誕畢竟只是生活的荒誕,從一定程度上說陳漢民的經歷正全部或部分地發(fā)生在生活中活生生的每個個體身上。因為真實因素的存在才使小說中的荒誕帶給我們更有震撼力的沖擊。

      生活的荒誕性有時體現(xiàn)在家庭中夫妻關系之間暫時的背叛與逃離。情感性因素一直是文學關注的重鎮(zhèn)。宋長江的《后七年之癢》(《江南》2013年第3期)為我們敘說了在事業(yè)與家庭之間人們面對的誘惑與兩難抉擇?!捌吣曛W”一詞常被用來形容事情發(fā)展到第七年就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個詞常用在婚姻領域,指結婚后的第七個年頭常常是感情危機爆發(fā)的危險期。但我們常常忽略的一個事實是盡管有七年之癢的說法,但這并不代表七年之前與七年之后事情的發(fā)展就都會是一帆風順的。嚴景逸是市旅游局規(guī)劃科副科長,與大其三歲、在教育學院工作的武小妹是恩愛的夫妻。無奈“嚴景逸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高傲自大,又臭又硬,當初要不是他的研究生學歷,要不是上面有政策性指標,副科長他也科不上”。前段時間在五一節(jié)前楊蓉副市長視察半島風景區(qū)的工作時嚴景逸就給局里捅了婁子,為此與局長葛恒大搞的關系很僵。小說以武小妹和嚴景逸參加葛局長母親郭香香的葬禮寫起,武小妹本身就比嚴景逸大三歲,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又比嚴景逸要聰明得多。參加郭香香的葬禮就是武小妹出的主意,意在想辦法打破嚴景逸和局長葛恒大之間的僵局。目的達到了,嚴景逸很快成為了招商科副科長。武小妹為了丈夫的仕途,暗地里到葛局長家疏通關系,這一切嚴景逸并不知情,反而認為是局長對他妥協(xié)了,并一直試圖干一番大事業(yè)來證明自己。不巧的是葛恒大局長與妻子雪芬結婚多年了卻一直沒有孩子,面對氣質與外表俱佳的武小妹,葛恒大難免不動心。后來通過獐湖景區(qū)旅游、局內職工孩子作文評選、嚴景逸欺上瞞下獨自前往廈門商談7億元招商引資的項目失敗等一系列事件,武小妹在和葛恒大的日漸密切的聯(lián)系中出軌了。紙包不住火,但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小說結尾當嚴景逸面對一切的失敗,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也惟一能想到的便是武小妹,一句“我想你”,武小妹毅然買上飛機票回到了嚴景逸身邊。我們可以說小說結尾是宣揚了一種正確的價值觀,但我更覺得這是合情合理的結局。小說情境設置在基層知識分子和干部身上,盡管他們有著體面的職業(yè)和有尊嚴的生活,可依然面臨著來自事業(yè)和情感的雙重壓力。武小妹本是為了自己的丈夫而向這個社會上官場的規(guī)則委曲求全,但事情的發(fā)展卻偏離了原有的正常的軌道。就像作者在小說中生發(fā)的感慨一樣:“招商引資多年了,目標定得越來越大,就像一個人的婚姻,時間長了,就疲勞了,懈怠了……”在當下社會,職場和官場的行事法則本身就是一種荒誕性的潛規(guī)則,在這種特有的規(guī)則下行事,難免會出現(xiàn)意外之事。武小妹的出軌相對于嚴景逸而言就是一次不大不小的生活潘多拉寶盒,好在最終他們找回了各自的平衡,生活的荒誕性往往就是這樣在意料之外卻又終歸于情理之中。

      生活的荒誕性還有時體現(xiàn)在無法改變的生活習慣與無處寄托的情感上,裘山山的《課間休息》(《北京文學》2013年第6期)透過短短的篇幅,為我們展現(xiàn)了75中的退休人民教師張淑英老師的晚年生活。張老師從20歲走上講臺,35年的教學生涯養(yǎng)成了她以上課和課間休息的時間為生物鐘的生活規(guī)律和好為人師的性格特點。小說選取了一個巧妙的視角,從課間休息入手,展現(xiàn)了張老師退休后的教師生活。兩年前張老師的老伴去世了,張老師現(xiàn)獨自一人生活。她并非無兒無女,女兒在美國讀書并定居在美國。兒子與她生活在一所城市里,可是張老師為了避免與兒媳在一起生活的別扭而選擇了獨自生活。上午10點10分了,又到了課間休息的時刻。張老師起身上廁所、喝水,站到門口聽樓道里傳來的各種聲音。四樓保姆小菊買菜重重的腳步聲,三樓老方出院回家的蹣跚腳步聲,與送快遞的小伙子一閃而過的身影,都是張老師課間休息惟一的娛樂活動。退休多年的張老師依然保持著工作時候的生活習慣。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吃早飯,八點前就將今天的菜買好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趕上八點半上第一節(jié)課,張老師曾想過報名老年大學,因為僧多粥少沒有報上名,便自己在家上視頻課學習。除此之外,張老師還一直有著知識分子的堅守。她一直堅持給報社、雜志社和電視臺寫信批評諸如錯別字、播音錯誤等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關心小區(qū)里人的素質,每當見到遛狗的業(yè)主隨意任寵物狗排泄的時候總要上前對其進行一番教育,以至于很多遛狗的居民一見張老師就趕緊遠遠繞開。張老師所在單元的7樓發(fā)生了盜竊案,張老師盡其所能提供線索,盡管提供的線索對破案沒有起到任何幫助作用,但是張老師這種熱心腸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漾開在心田的幸福和溫暖。許多人理解不了張老師的這種生活方式,離開講臺20多年了卻依然無法擺脫曾經的職業(yè)習慣。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老人的晚年生活無適當方式排遣的表現(xiàn)。相信生活中不乏這樣的退休老教師,但這也絕對不是所有退休教師的生活?;蛟S張老師這種依學校的作息時間而生活的方式是無法改變的了,這也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教師情結的體現(xiàn),但這種看似荒誕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卻是敬佩、感動與思索。

      生活的荒誕性還會體現(xiàn)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沖突與碰撞上。蔣一談的《故鄉(xiāng)》(《上海文學》2013年第6期)將生活的背景轉移到了旅居紐約的華僑生活中。曾經在北京生活的當代批評家“我”面對晚年生活,一方面是對定居在美國的女兒和孫女的想念,一方面是面對祖國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選擇了前往紐約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墒请x開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老了老了,卻愈發(fā)思念起童年時代成長起來的那片故土。紐約是一個移民雜居的城市,既有“07號房屋里的西班牙母子”,又有“09號房屋里的日本老頭和他的孫子”。唐人街上盡管全是中國人,卻很難找到故鄉(xiāng)的感覺。甚至連聽一句“鄉(xiāng)音”都困難。對于“我”而言,童年時的大故土是“我”心中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只是因為養(yǎng)育“我”長大的伯父去世而再沒有了親人,逐漸與故鄉(xiāng)疏遠。對于“我”的女兒而言,祖國是她最大的故鄉(xiāng)印記。在與美國男友發(fā)生情感危機的時候,想到的是回到偉大的祖國,回到血脈相連的故土??墒菍τ谧杂壮砷L在美國的孫女童童而言,恐怕不論是哪里,都難有強烈的故鄉(xiāng)意識。小說中孫女童童和日本小男孩rick是好朋友,面對“我”精心準備的家鄉(xiāng)特色早餐雞蛋茶,都表現(xiàn)出了一種不喜歡的厭惡。當時正值新聞上播報中日釣魚島爭端,“我”問兩位小朋友對此事的看法,他們的回答卻讓我心頭受到了強烈的刺激:“中國和日本是斗氣的孩子,USA is a big brother?。绹谴蟾纾。痹谒麄冄劾?,把釣魚島炸掉,中日誰也得不到,爭端就解決了。或許還有中美教育背景的不同,可是對故鄉(xiāng)的依戀卻該是人類共同的天性。如作者在文中說到的:“人類誕生至今,族群不同,膚色不同,遺傳下來的惟一的相同基因只有兩樣:侵略性和孤獨感”。畢竟孩子們目前是難以理解這些的,文中另一個充滿荒誕色彩的細節(jié)是,“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故鄉(xiāng)人,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與故鄉(xiāng)斷了聯(lián)系,甚至不知道故鄉(xiāng)近年來的變化。而我卻在美國通過谷歌軟件真切地看到了故鄉(xiāng)山川風物的變化。中國人卻要在外國通過外國的技術手段來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況,這是一種帶有悲哀氣氛的荒誕。當然,對于西班牙鄰居和日本鄰居來說,我們都只是紐約的過客。小說的結尾主題得到了升華,面對紛紛揚揚的大雪,“我”站在雪中感嘆“人類面對的雪花終究是一樣的”。我們不應該有狹隘的國別觀念,人類同是地球的居民。但在不同文化背景沖突下產生的種種荒誕性卻是我們難以釋懷的。

      生活隨著日月星辰的斗轉星移依然在繼續(xù)著,生活中的種種荒誕事件也像風霜雨雪一樣在我們無所預料的情況下不期而至。生活沒有盡頭,文學對荒誕生活的書寫也必將繼續(xù)下去并不斷發(fā)掘出新的生活意義。

      痛苦的生命展示

      張 莉

      人生在世,總是與各種煩惱痛苦相伴,而在痛苦襲來的時候,我們常會不由得感嘆自己的命怎么這么苦。請不要去習慣性地渲染自己歷往的苦難,如同北島所云:“人總是自以為自己經歷的風暴是惟一的,且自詡為風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東搖西晃?!倍F(xiàn)實卻是另一番光景,放眼望去,蕓蕓眾生遍地開滿了掙扎不屈的生命之花,倔強地在狂風中綻放笑靨,而我們也只是花海中的一枝。不要將憂傷編織成一段又一段纏繞的布匹,一層層地把自己束縛其中而掙脫不得,最后淪落為被憂傷禁錮的階下囚而萬劫不復。作家總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永遠在用敏銳的視角和強大深邃的洞察力在審視我們的生活,審視人類。于是,當我們細細品讀一篇又一篇的作品時,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作家筆下,他們早已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在告訴我們:生命的底色是悲愴的!于是一個又一個作品就成了一個又一個痛苦生命的展示。

      人生的痛苦萬萬千,但人生中有一種最無奈的痛苦叫做:抗爭不過的命運悲劇。錢玉貴的小說《根兒事件》(《北京文學》,2013第5期)就是這樣一個關于命運的悲劇。小說主人公小根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家境貧寒卻學習成績優(yōu)異,小說第一句話寫道:“小根接到縣一中的錄取通知書的這一天,正是他的爸爸老根工作的非法礦場被炸毀關閉的這一天。”其中提到的那個要被政府取締的非法礦場,對于小根所在的小溪村村民來說太重要了。村中大多數家庭的生計都是靠它來維持,這一炸等于是毀了全村大多數人家的生路。而恰恰在這時,小根收到了縣一中的錄取通知書。這個縣一中可是非同一般,省重點中學,在小溪村村民口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到縣一中,大學一定中”。小溪村村民早就聽說了,鎮(zhèn)上的頭頭們都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一中,據說花錢都不一定辦的成,而老根的兒子小根這回可是硬憑好成績考中了。這個消息使小根一家,甚至全村人都沸騰了。但是,等到所有人高興勁都降下來以后,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硬生生地擺在了老根一家人面前,那就是小根上縣一中的好幾千塊的學費。這幾年家里的良田被礦場給污染了,小根的母親又被查出結核病,家里一分積蓄都沒有。于是,最后迫于無奈,老根通過全村共34戶人家的東拼西湊總算是湊夠了小根的學費,小根這才得以順利進了縣一中。來到縣一中,面對那樣一所美麗漂亮的校園,小根的驚喜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之后便是深深的自卑,因為自己的貧窮。但是小根很快就明白自己要做的不是和別人比吃穿,比玩,而是一定要把學習搞上去。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根的成績進入班級甚至是年級第一的位置,而他也因此成為了班級明星。這時與小根一樣也是班級明星的另一個主人公孫剛出現(xiàn)了。孫剛是一個吊兒郎當,成績班級倒數第一的學生,而他之所以成為班級明星全是因為他那個當縣長的父親。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家境貧寒卻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農民的兒子,一個是背景顯赫卻學習成績極差的官員的兒子。當兩人之間達成一個協(xié)議,即小根以獲取酬勞為條件幫助縣長兒子孫剛作弊提高成績之后,這兩個人物的命運就有了交集。

      小說中處處是兩個人物的對比,同時也是兩個家庭的對比。一方面,小說用了大量的筆墨渲染了小根父母進城打工后的艱辛生活。老根用一輛勉強湊起來的板車在縣城里四處幫人拉東西,而小根的母親臘花則是四處撿拾垃圾。白天舍不得吃飯,能挨一頓算一頓,晚上住的是“爛尾樓”,連電燈都沒有。雖然就在小根讀書的縣城里,而且是老兩口是那么的想念兒子,甚至他們進城打工也更多是為了給兒子攢上學的費用,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進城過這種不堪的苦日子。是那個出息的兒子支撐著他們無怨無悔的過這種難以想象的艱辛日子。而他們的兒子小根,在學校也是拼了全力取得好成績,只為考上大學,讓父母有好日子可以過。另一方面,小說也無處不在的用孫剛的奢靡生活來和小根的生活作對比。孫剛小小年紀,自如出入各種酒店和娛樂場所,肆意揮霍著,與小根的成績優(yōu)異卻物質缺乏相比,他正好相反,物質充實而缺的只是足以向父母可以交代的好成績,所以才有他與小根之間的“交易”。而孫剛那個當縣長的父親卻是利用手中的權力,不但收賄,擁有好幾套房產,而且還養(yǎng)了好幾個情婦。一家人感情并不濃厚,而這也與小根父母間的雖貧窮卻情意濃濃的關系形成了對比。文章中處處存在著對比。而小根的命運悲劇并不止于他的貧窮,仗義如他最后卻成為了孫剛的替死鬼,被黑社會在夜總會里給誤殺。留下那對可憐的老夫妻孤獨終老。讓人稍感欣慰的是作者在最后安排了一個比較溫情的結局,就是孫剛因為有感于小根的義氣,下定決心要做老根夫妻的兒子。直到最后,作者也不忘把小根和孫剛做一次比較。寫到孫剛后來自己做生意賺了錢,短短幾年,財富就過千萬了。小根生前一直想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在城里,安享晚年的愿望,孫剛僅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替他實現(xiàn)了。對于小根這樣一個聰明、孝順又充滿正義感的人物所遭受的這一系列悲劇的原因,我想不出除了命運以外別的原因。我只能歸其為不可抗拒的命運的悲劇。

      而另一個故事宗利華的《步非煙》(《青年文學家》,2013第5期)則告訴我們,人生中還有一種悲劇叫做“我要的你永遠不懂”。這又是兩個痛苦的生命的展示,一個丈夫殺死了與其生活了七年的女人,因為,女人有了外遇。小說用平緩的語調,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著重對人物細微的心理變化進行了描寫刻畫。用極其短小的篇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讓人難以平靜的故事。從小說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這個丈夫是深愛他的妻子的。他說:“我跟她是自由戀愛。我是真的愛她,別看我在外頭打打殺殺。回到家,她說什么我都聽?!薄八龥]工作,她想當作家。寫了些什么我根本不懂。但我從來就沒攔過她?!倍屗氩幻靼椎氖牵词惯@樣,他的妻子依然背叛了他。理由僅僅是他不懂她。他氣憤極了,說道:“從小到大,不知多少人說我笨,我最煩的就是別人說我不懂。你不就是比我多認幾個字兒嗎?因為這,你就可以背叛我,去跟一個他媽的作家上床?我頭腦一熱,就一刀捅過去……”妻子留給他的最后一句話是:“步非煙,你這輩子,永遠都不會懂?!边@個故事里的悲劇,又何嘗是我們這些俗世男女可以擺脫得了的,人人都在渴望被理解,可又有幾個人能在蕓蕓眾生中與那個懂自己的人攜手一生。這樣的悲劇我們就暫且稱之為性格悲劇吧!

      如果說之前的所謂命運悲劇、性格悲劇,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無奈地付之以一聲長長的悲嘆的話,那么人生中還有一些悲劇似乎就沒有那么強大的必然性力量了,可它依然存在于我們的故事里。正如在陳鵬的小說《去年冬天》(《青年文學》,第5期)中所講述的那兩個家庭,三對夫妻之間的悲劇故事。小說采用兩個故事互相穿插講述的方式進行。一邊講述一個叫王重的男子的婚姻故事。他跟妻子剛完成婚禮,他的妻子就以要去拍戲為由離開了家。而他最終在妻子離家一個多月還沒回來的時候,意識到妻子可能出了問題了。于是他和朋友,我們的另一個主人公一起去尋找妻子。無獨有偶,他父母的婚姻也在長達幾十年的平靜之后,出現(xiàn)了問題。而一切的緣起只是因為他的父親去見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初戀情人,他的母親知道后,一直耿耿于懷。兩人在一段時間的冷戰(zhàn)之后,他的父親無奈之下選擇離家出走,但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里。也許作者在此處是想要告訴我們父母那一代一起經歷過平淡生活煎熬的感情是經得起歲月的拷打的。另一個同時在講述的故事,是一對夫妻到處奔波為患有腦瘤的孩子治病的故事,這其中有丈夫的不離不棄,也有妻子的自暴自棄,兩人在給孩子治病的過程中一直有爭吵和矛盾發(fā)生。但最讓人感到痛苦意味所在的是小孩所患的腦瘤是直接由他母親有抽煙這個習慣所導致的。綜觀《去年冬天》這部小說中所發(fā)生的悲劇故事,我們不得不說有些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說那個母親如果不抽煙的話。

      每一個故事,都在向我們展示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人物。從這些形形色色的悲劇故事中,如果細細品味,我們能發(fā)現(xiàn)與金錢的矛盾關系在每一個悲劇人物的故事中都有出現(xiàn)?!陡鶅菏录分行「c孫剛的人生交集正是建立在他以獲得酬勞為條件,幫助孫剛作弊以提高成績;《步非煙》中丈夫自以為提供給了妻子物質條件,因此不能想象妻子有何種理由在精神上出軌而殺了她;《去年冬天》里的妻子之所以出軌也無非是要追求名和利。老祖宗早就說過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面對金錢、美女和權力的誘惑,人總是會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東西,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類很多悲劇的誘因。我們要通過文學作品,告訴人們欲望要有所收斂,只希望生命的悲劇少一點再少一點。

      殘酷的喜悅

      郭 帥

      盛夏讀書,心情格外不同。最近所讀的很多小說,總會牽動我脆弱的神經,即使有時清涼襲來,也裹挾著明晰的痛感,使我只能橫下心來,看看這些不怕熱的作者們,如何制造冰冷。“冰火兩重天”,他們在盛夏為我們呈現(xiàn)了生活的冷酷和孤獨。

      出生于1983年的孫頻具備明顯的性別意識,天生的女人的敏感讓文字吸足了水,綿密而飽和,一讀便覺有濕漉漉的才華滴下來,時不時地,還可以從中嗅到張愛玲的味道,那種孤絕倨傲地要把男人往低處拽,狠了心把女人往更狠處驅趕的勁頭在紙上縱橫,好像與全世界的衣食男女為敵,把他們審判殆盡一般。孫頻是一個文字屬性偏寒的作家,在她的小說中難以找到取暖的篝火。乍讀之,好像走進了陰霾不開的凍雨季節(jié),連綿的陰暗,細密的憂傷和疼痛雨滴般均勻而快速地砸下來,又痛又快。正因如此,我們才覺得痛快與酣暢,像心甘情愿被暴打了一頓一樣??赡苡袝r讀者會反感她對小說人物心理的壟斷性敘述和分析,但不得不承認,把玩人物命運是孫頻的強項,也是她小說的重頭戲。然而,孫頻小說中的人物,絕不是平常人物,他們有著明晃晃的身份標識。中篇小說《三人成宴》(《花城》2013年第1期),一個大齡未婚女畫家鄧亞西獨居一套房子,生活富足。但她是性冷淡。她不需要男人,但忍受不了密密匝匝的孤獨,于是她出租房子求房客來作伴。一個男人正中靶心地出現(xiàn)了,李塘,他剛剛與妻子離婚,他凈身出戶無家可歸,他是陽痿患者。他是完美的房客。起初,他們共同將無性的生活過得相當從容,類似于親情友情愛情的混合,甚至他們結了婚。鄧亞西對這種生活感到愜意。但是,婚后男人李塘不甘于無性,想借鄧亞西來治療他的陽痿。然而鄧亞西對男女之事已經淡漠到作嘔,李塘百般無奈之下,公然與其他女子交往,結果真的治好了他的陽痿。李塘終于離開了,鄧亞西遭受了此番刺激之后精神失常,幻覺周圍有很多人圍繞著她,她便分秒不停地把周圍的人畫下來,余生在精神病院度過。孫頻經常在她的小說中探討現(xiàn)代都市女性的生存焦慮,在這里,她權衡的是“性”與生活的關系。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性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鄧亞西身上,作者劍走偏鋒,使她成為這樣一個適于無性生活的人??此凄噥單黩湴恋乇3种≠Y情調,但是孤獨感卻轟毀了這種優(yōu)越。她選擇的房客也是一個無性的人,恰好能維持著她無性生活的追求又能填補她的孤獨。但是男人終究被欲望所籠罩而離開,她也最終發(fā)瘋。她之所以發(fā)了瘋并不是因為李塘這個男人的離棄,而是一種理想寄托的無限失落;沒有性,生活真的不成其為生活嗎?在“性”與生活對撞之后的灰燼中,凸顯的是關于“孤獨”的恐怖與憂思。即使恐怖即使憂思,但作者還是忍不住將“孤獨”形而上化了。小說最后,一種巨大到絕望的孤獨壓過來,使鄧亞西產生逼真的幻覺以否定自身,使她以為自己的孤獨才是幻覺,以為孤獨的人其實從未真正孤獨過——這只不過是作者隨手施舍的一點自欺欺人的安慰罷了。

      孤獨,是現(xiàn)代都市單身大齡女性的通病,人前的光鮮和背后的落寞,愛情的渴望與對男人的提防,生活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喧嘩,相互澆合而成為現(xiàn)代女性現(xiàn)實和精神生活的悖論境遇。孫頻在之前的眾多作品如《同屋記》《骨節(jié)》《菩提井》中對這種孤獨都有深刻的提示。隨著創(chuàng)作經驗的豐富,孫頻對“孤獨”主題的探尋和表現(xiàn)已經逐步不拘于題材所限,而往更宏闊處前行。如發(fā)表于《江南》雜志2013年第3期的中篇小說《青銅之身》,當孤獨被放置于戰(zhàn)爭年代和人性最陰暗面之前時,它轉變成為一種穿越時空的高尚品行。一個村子被日軍占領了,所有的女性被強奸了,只有左家三姐妹因為出門而免遭于難。于是,全村人對她們仨恨之入骨。鬼子又來了,這次挑選三名慰安婦,很自然地,全體村民默契地將左家三姐妹推選出去??箲?zhàn)勝利,三姐妹最終只有左明珠活了下來,她懷著日本軍官的孩子回到了村里。村里人仍然視她如臨大敵,老死不相往來。左明珠心知肚明,村里人不理她是因為他們心中的愧疚作祟,他們都希望她離開或者結束生命,這樣才能使他們心安理得。但左明珠就是要活給他們看,她一個人活動于村子四周,照常生活,而且把日軍遺腹子生下來并撫養(yǎng)長大,幾十年間她和村里人維持著這種心照不宣的仇恨,直到老死。人們經常會說理想支撐著我們前行。但在很多人那里,是一種情感在使人源源不斷地堅韌,比如左明珠,仇恨成為她的終極理想。孤獨而驕傲地活著,只要活著就是最大的勝利。小說強烈地介入了這個女人的精神世界,將她的那股子狠勁兒寫出來了,孫頻的文風華麗而潑辣,直線型的敘事走向使故事的講述如江水直下,幾乎沒有轉彎的余地,好像一停下來,整個故事就要改變流向一樣,難以完全。所以,孫頻能夠講好故事,她的故事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活脫的故事,簡單而生猛。對比起來,遲子建的小說則圓潤有加,不急不慢,與孫頻激烈的遭遇戰(zhàn)式的小說相比,她的小說更像是一場浩大經營的戰(zhàn)爭,時空飽滿,人物各有脾氣臉孔,沖突復雜多維,收尾卻簡潔,簡潔卻有余味,恰好像戰(zhàn)爭的硝煙散盡,才讓人看到死傷。

      中篇小說《晚安玫瑰》(《人民文學》2013年第3期)是遲子建的又一力作。小說整合了相當多的歷史現(xiàn)實社會人性宗教的內涵,切口卻相當微小,溫溫吞吞,細水長流。整部小說看似都是在寫一個叫趙小娥的女孩如何完成她的身份認同的成長故事。她來自一個破敗的農村,是母親被強奸后生下的孩子,在哈爾濱居無定所,單身,貧窮,無依無靠。她租住了猶太老太太吉蓮娜的房子,困惑于老太太的身世之謎。她認識了新男朋友,想要托付終身,但困惑于他出差的旅行箱里為何始終帶著一件壽衣。她羨慕她的閨蜜黃薇娜集美麗和財富于一身,困惑于為何吵著要離婚。最大的困惑,還是當年強奸她母親的那個男人也即她的親生父親是誰。小說幾乎在一開始就把這些線索鋪開了,使得這部小說雖然慢慢悠悠,但是敘事的張力十分強大,引著讀者一口氣讀到底。小說的內容也就變成了這一個個困惑幡然揭開的過程。雖然這些懸念在小說中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但遲子建沒有過分裝飾這些懸念。假如一個懸念的磁場足夠強,也就不需要再過分經營了,否則便容易滑向矯揉造作的深淵。在這個小說中,遲子建維持了她作為一個情感平衡大師的風格,保持了她一貫的溫情,始終把故事放在一個溫暖的地帶來講述,不冷不熱不偏不倚。懸念的揭開十分自然,基本沒有突兀之嫌。一個女人,如何在商業(yè)化的都市生存?假如內心的需要非常簡單,那這種自下而上也是非常簡單的。然而怕得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一個女人壓根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當別人的懸念一個個揭開之后,趙小娥在別人身上看到了傷痕累累的自己,她以為可以借助外力來完成自己。但她錯了,她依然迷失在自制的迷宮里。她找到了親生父親之后,巧妙地殺死了他,但她的心靈永無寧日。她在吉蓮娜的引導下只能走向對自我的懺悔和救贖來求得安寧。最終,她繼承了吉蓮娜的房產,而帶著壽衣出差的男朋友罹難成讖,閨蜜的情人竟然是自己的公公……趙小娥的命運在遲子建溫情的筆下,不動聲色地完成了乾坤挪移,這么隱秘,連主人公都難以發(fā)覺。趙小娥終于把一切的困惑揭開了,她也成長了,但她所獲得的,難說是安穩(wěn)與幸福,而是生活與命運所固有的染著殘酷的反復無常。

      蔣一談的短篇小說《透明》(《人民文學》2013年第4期)則把目光轉向了都市男人的愛情與婚姻生活。“我”與妻子離婚了,但“我”舍不得女兒?!拔摇背蔀槎湃舻那槿?,并安穩(wěn)于此,但始終無法愛上她。愛與婚姻齟齬難合。小說帶有一股陰郁之氣,寫出了一個中年男人在兩個圍城之間彷徨無定的內心掙扎。小說最有意思的部分 ,是“我”與杜若合開的“黑暗餐廳”。在這個餐廳中,看不到對方,但是能夠用餐和交談。這個“黑暗餐廳”是一個隱喻性的存在,暗指現(xiàn)代都市男女無法直面的內心真實的形態(tài)。雖然無法直面,但是仍然能夠共存,那么這樣的生活該是如何之荒誕?——這是作者的揭示和留給讀者的思考。

      最近,方方的中篇小說《涂自強的個人悲傷》(《十月》2013年第3期)在文學界乃至社會各界引起廣泛的反響。在中國,如今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大學生就業(yè)難。當然還有一個隱蔽的事實,就是農民孩子考大學難。歷來,讀書是農民孩子幾乎惟一的出人頭地離開農村的機會,然而現(xiàn)在,這條路也越走越窄了。方方的這個小說恰逢其時,關注了這個問題。與熱切的悲憫之心形成反差,方方沒有在行文中摻雜過多的個人情感偏向,而是較為客觀地甚至不無冷漠地講述涂自強的個人悲傷。涂自強來自偏遠山區(qū),電話不通,他通過刻苦學習考到了武漢的一個普通大學。家鄉(xiāng)的人以為他有大出息了,紛紛對他寄予厚望。而涂自強自己也如此以為。他在大學四年干的最多的不是學習,而是勤工儉學。最終大學畢業(yè)他沒有很好的工作,辜負了家鄉(xiāng)人的期望。他把母親接到城里來一起受苦,最終生活也無起色,年紀輕輕得癌癥去世。這是一個讀了令人心疼不已的故事。農民孩子自身所具備的真誠、純樸、善良和勤勞等等,已不再是如今時代所稱道的品質了。他們變成了與城市格格不入的怪物。他們離開農村的理想,不再那么熾烈,反而被他們從農村所帶來的貧窮和短見而磨損一光。這不是涂自強的個人悲傷,而是一類人的悲傷。整個時代和社會給這類人留下的機會太少了,他們的前途命運近乎渺茫。方方之所以無矯飾無難度地從頭到尾講述這個悲傷的故事,正是為了讓這個故事能夠感染更多人,攜帶著真誠的真實,永遠都具有不言而喻的美感。

      綜觀文壇,遍地焦慮,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魯敏的小說《小流放》(《人民文學》2013年第5期)也關注了教育問題。穆先生的兒子要中考了,他和妻子為了孩子上學近,暫時搬離了舒適的家,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破舊擁擠的屋子。在這間屋子里,他們要忍受的東西太多了,但是他們都忍受下來了,連工作都可以馬馬虎虎,連夫妻生活也茍且倉皇起來。然而在穆先生感覺中,這個租住的屋子和他的豪華的家?guī)缀鯖]有區(qū)別。他忍不住回家看,發(fā)現(xiàn)家中的一切依然熟悉,此次的“流放”名不副實。然而事實上,并不是出租屋和豪宅沒有區(qū)別,而是穆先生的心態(tài)一直沒有變化,被流放的只是他的身體而已。在這篇小說中,穆先生所代表的是當今一種溺于生活深處卻不懂生活的一類人,這些人得過且過,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卻難以改變,只能被生活牽著走。他們在生活中總是缺乏一種切實的存在感,老是懸浮在生活的上空。這樣的姿態(tài),容易看到別人的無助,卻難以看到自己的尷尬——這是帶有存在主義意味的悲哀。

      此外,還有《花籃里花兒香》(詹政偉《江南》2013年第3期)、《后七年之癢》(宋長江《江南》2013年第3期)等官場小說,描寫了基層官場人心欲望的浮動,上層官場的波詭云譎、小公務員的神經質,權謀和嬗變交織,讀來令人十分爽快。東君獲得第二屆郁達夫短篇小說獎的《聽洪素手彈琴》(《人民文學》2013年第2期),講述了一個女古琴師在光怪陸離的現(xiàn)代社會,苦苦尋覓知音的故事,不用說,這樣的故事,結局一般都是悲劇,但是小說中纏繞的迷離的音韻般的氣息,仿佛時時準備溢出文本,甚是迷人。

      本欄責任編輯:王方晨

      猜你喜歡
      小說生活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中阳县| 东至县| 新沂市| 花垣县| 上蔡县| 江孜县| 新兴县| 香港 | 泗水县| 阿拉善左旗| 工布江达县| 永川市| 佛山市| 班玛县| 叙永县| 拜城县| 江都市| 丰顺县| 周口市| 年辖:市辖区| 怀远县| 黄浦区| 射阳县| 沈阳市| 兴隆县| 伊宁市| 即墨市| 金堂县| 三门县| 永定县| 金湖县| 安溪县| 锦屏县| 卓资县| 化州市| 乐山市| 定安县| 广州市| 宁化县| 潮安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