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安
古裝式微,喜劇泛濫,人們急于尋找下一個新的市場類型增長點?!吨挛覀兘K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占得先機,將校園青春片這一闊別市場許久的樣式重新帶回觀眾視界。
某種程度上,青春片并不像其他某些類型那樣,能夠建立起相對穩(wěn)固的類型規(guī)范——忽而顯得面目駁雜,不僅與愛情片、喜劇等類型時有交集,在情感基調(diào)方面,能夠上演催人奮進的青春勵志篇,也不乏令人悵然惋惜的殘酷青春物語,因而,它與其說是創(chuàng)作者的類型,不如說是市場的類型。
《致青春》改編自廣為人知的暢銷小說。從根兒上來說,它講述的是一個有關(guān)青春痛感的故事,雖然在它前三分之二的段落,都保持著足夠的活潑與輕快。自詡為“玉面小飛龍”的鄭微,性格外向而狂狷,追逐鄰家哥哥林靜到了一座城市的大學(xué),卻撲面迎來林靜的不告而別;意外愛上并死纏爛打地拿下了孤僻敏感的陳孝正,對方卻為出國放棄了她,自由奔放的性格在現(xiàn)實的際遇面前開始猶疑和無措。
初執(zhí)導(dǎo)筒的明星趙薇,顯然對鄭微這個角色有著不一般的厚愛,她身上那股不按常理出牌的勁兒,就像是將“小燕子”丟進皇宮——十足的異類。因此在影片前半段,借助這一非常的人物性格制造出接連不斷的趣味感,比如她可以毫不顧忌地闖入男生宿舍拽住只穿著褲衩的陌生人嚎啕大哭,還可以在演出舞臺上搶過院長的麥克風(fēng)向意中人公開唱歌表白。這一人物的率性以及和周邊環(huán)境的強烈反差,頗能夠切中那些走過青春但卻缺乏那般勇敢的人們的心懷。
大學(xué)生涯在猝不及防的失戀中行至終點,下一個鏡頭,便已轉(zhuǎn)至七年后。當(dāng)年悄然逃遁了的林靜再次出現(xiàn),引出上代人之間的一段隱情。而陳孝正的歸來,則使得鄭微更加糾結(jié)。影片顯然志不在講述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多少有點兒橫掃一代人的野心。在編劇李檣的細致鋪排下,除了鄭微,還有阮莞,包括黎瑞娟、朱小北、張開,每一個人物從性格到結(jié)局,都有一定的完整性。面對青春片,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也是在看自己。對于青春不再的人們來說,多少都能在這許多人物身上尋得一些自己的影子,找到些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悵然。
較之原著,影片有意將故事的時間向前提了若干年,使之具備更大的時代跨度。而較之以往的國產(chǎn)校園影片,它最大的功績是將銀幕上一再被“提純”的校園還原至本來面目:比如遍地狼藉幾無插足之地的宿舍、還有那些肆意宣泄著青春的年輕面孔,細節(jié)的質(zhì)感和不加矯飾,使之與以往充斥著“好孩子”氣息的國產(chǎn)校園片拉開了距離。這一點對于青春片來說尤為重要,也是以往眾多想要奔向青春卻在中途墜馬成為“教育片”的關(guān)鍵所在,也是當(dāng)下環(huán)境中能否為市場所接納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部講述內(nèi)地人青春故事的電影來說,《致青春》或許不如《那些年》般的戲謔小清新討巧,但成長環(huán)境所帶來的認同感定然會引發(fā)很多心酸的況味。如果該片能夠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用不了多久,青春片將蔚然成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