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璞
又到一年一度的盛夏防曬季,你準備好“室內(nèi)室外,全年防曬”了嗎?
為了全面抵抗“光老化”,一款適合自己的防曬霜必不可少。
眾所周知,防曬產(chǎn)品的核心就是防曬劑,然而,物理防曬劑與化學防曬劑到底孰優(yōu)孰劣?
誰能在有效抗擊紫外線的前提下更好地呵護皮膚?
誰又是你的防曬Mr.Right?
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Round1 防曬原理PK
想要弄清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孰優(yōu)孰劣,要先明確兩種防曬劑的防曬原理。
物理防曬
物理防曬,顧名思義就是以物理的方式反射、散射紫外線,就像給皮膚撐起一把遮陽傘,避免紫外線中的UVA和UVB直接照射皮膚。
化學防曬
化學防曬,原理是“吸收”——將紫外線吸收后再以一種較低的能量形態(tài)釋放出來,避免其直接傷害皮膚。因為紫外線中含有波長不同的UVA與UVB,化學防曬劑中相應(yīng)的也有吸收不同波段光線的吸收劑。而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化學防曬劑也在逐漸被氧化,防曬能力會逐漸變?nèi)酢?/p>
Round2 防曬優(yōu)勢PK
物理防曬
廣譜防曬:物理防曬劑是通過物理反射、散射的方式阻擋紫外線,因此對紫外線中任何波長的光線都能做到很好的防護。
效果持久:物理防曬劑在涂抹后立刻就能產(chǎn)生防護效果,而這些成分在紫外線照射下的光穩(wěn)定性也極佳,因此防曬能力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零吸收不致敏:二氧化鈦、氧化鋅等成分源自礦物顆粒,不易分解,也不會溶解在汗水或皮脂中,不會產(chǎn)生吸收問題。而物理防曬霜一般也不會在防曬劑之外添加過多的化學成分,通常不會刺激皮膚引發(fā)敏感。
化學防曬
使用感上佳:防曬霜是需要涂抹到一定的厚度才能起到相應(yīng)防曬作用的,但在涂乳液都會嫌膩的盛夏,“定量”防曬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的任務(wù)。因此,化學防曬劑清爽舒適的使用感成為其最大優(yōu)勢,不僅能做到質(zhì)地柔滑易涂抹,更能滿足輕薄不油膩的需求,即使在盛夏時節(jié)也不會帶來厚重感。
高倍防曬:因為物理防曬成分本身的局限,高倍防曬產(chǎn)品一般都采用了化學防曬成分。如果很難按標準用量使用防曬產(chǎn)品,只能提高防曬指數(shù)以實現(xiàn)理想的防曬效果。
Round3 防曬軟肋PK
物理防曬
油膩泛白:物理防曬劑的最大軟肋,大概就是不太令人滿意的質(zhì)感。質(zhì)地偏于油膩、容易泛白、厚重不透氣這三項最不能容忍的防曬缺陷,大多是因為物理防曬劑的局限導致。不僅如同戴了一副面具,還有可能導致干燥、發(fā)痘等其他肌膚問題。
化學防曬
效果逐漸下降:化學防曬劑一般在涂抹后20分鐘左右才會發(fā)揮效果。因為采用了吸收紫外線的防曬原理,防曬劑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逐漸分解,防曬效果就會慢慢下降,直至失效。加之多數(shù)人的防曬霜用量都嚴重不足,所謂“全天防曬”其實只是美好愿望。
吸收風險:化學防曬劑的分子量一般小于500道爾頓,一些可能會刺激皮膚的成分會透過角質(zhì)層被皮膚吸收。另外,化學防曬劑在吸收紫外線的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導致皮膚氧化。
成分復(fù)雜:由于單一化學防曬劑只能過濾某一段波長的紫外線,因此想要達到比較全面的防曬效果,就必須復(fù)配幾種化學防曬劑共同發(fā)揮作用。這樣一來,又會增加皮膚敏感的風險。
Menote
常見防曬成分詳解
物理防曬劑代表成分
二氧化鈦:可以阻隔UVB和部分的UVA(需要在高濃度下才能完全防御UVA)。濃度在5%以上才能實現(xiàn)高倍防曬,因此搽起來容易泛白。加之二氧化鈦不僅吸附油脂,也會吸附水分,涂抹后肌膚易缺水干燥。
氧化鋅:經(jīng)典物理防曬成分,幾乎可以完全隔離紫外線的物理防曬劑,并且溫和不易致敏,安全性高,常常是敏感肌膚及嬰兒防曬品中的主要成分。因為氧化鋅是白色六角晶體,涂抹后會有泛白、厚重的缺陷。加之其吸收水分,會使肌膚干燥。
微粒氧化鋅:也叫納米氧化鋅,為了避免氧化鋅泛白、厚重缺陷而將氧化鋅微粒細化,使其涂抹時盡量透明輕薄,同時兼顧防曬功效。然而有研究表明,氧化鋅顆粒越小,越有可能被皮膚毛孔吸收,對皮膚帶來不利影響,甚至產(chǎn)生毒性。
化學防曬劑代表成分
甘油對氨基苯甲酸酯:也叫PABA甘油基己酯,是一種UVB吸收劑,是傳統(tǒng)防曬劑PABA的衍生物,一般單獨使用濃度為3%,與別的防曬劑組合使用濃度則為2%~3%,中等濃度即對皮膚有刺激性。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化學性紫外線吸收劑,主要吸收紫外線中的UVA。
二苯酮及其衍生物:紫外線吸收劑,二苯酮有-1、-2、-3、-4、-5、-8等衍生物,能吸收 UVA 而達到防曬效果。但多數(shù)二苯酮衍生物都有一定的刺激性,有些已經(jīng)被明確證實對肌膚有毒性和刺激性。
理化大戰(zhàn),你挺哪一派?
經(jīng)過三輪PK,你對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的利弊優(yōu)劣是否有了判斷?那么,防曬理、化大戰(zhàn),你挺哪一派?
挺物理派:我就是要100%的安全感
防曬宣言:那些看起來就很“不危險”的化學防曬成分實在令人心驚膽戰(zhàn),因為防曬霜一年四季都在用,寧可犧牲使用感受,也要追求安心安全!
給物理派的貼心Me語
事實上,市面上針對敏感皮膚設(shè)計的防曬產(chǎn)品,大多采取了以物理防曬劑為主的防曬機制。因為皮膚本身的屏障功能脆弱,稍微“不溫和”的成分就會導致敏感肌的強烈“反彈”,而化學防曬成分在使用過程中的累積影響也會使皮膚趨于脆弱,不希望淪為“后天性敏感肌”就最好避免一些刺激性較大的化學防曬成分。相較而言,物理防曬劑本身更加安全,既不會分解也不會被皮膚吸收,因此對于敏感肌來說是比較理想的防曬選擇。
另外,針對嬰幼兒設(shè)計的防曬產(chǎn)品大多也選擇了物理防曬劑,對寶寶們尚未發(fā)育完全的幼嫩皮膚,實在不能用化學的“猛藥”!不過,這些防曬產(chǎn)品的防曬指數(shù)一般都不會太高,需要根據(jù)情況適時補涂。
挺化學派:我就是要100%的舒適度
防曬宣言:臉皮厚實、刀槍不入,絕大多數(shù)成分都能輕松駕馭,通常與脆弱敏感絕緣。因此化學防曬劑們通通放馬過來吧,只要能抵擋萬惡的紫外線,同時能呈現(xiàn)完美妝容,有點小刺激又如何?
給化學派的貼心Me語
化學防曬成分雖然看起來生猛,但如果是在規(guī)定的限量內(nèi)添加,最多相當于是“猛藥”而非“毒藥”。而且為了避免成分被皮膚吸收,很多化學防曬劑中都添加了隔離成分,減少對皮膚的傷害。加之相對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使用感受,化學防曬品從來不缺少愛用者。
如果皮膚本身比較健康,耐受性也比較強,不必對化學防曬劑敬而遠之。而在保養(yǎng)過程中,記得一定先完成基礎(chǔ)的保養(yǎng)再涂抹防曬霜,不要讓防曬品直接接觸皮膚。每天潔面之前也最好用卸妝產(chǎn)品將防曬霜(特別是防水性防曬產(chǎn)品)徹底卸除,避免化學成分在皮膚上殘留。
因為化學防曬劑一般需要20分鐘左右才能發(fā)揮作用,防曬能力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注意,這里的“時間”是指皮膚暴露在陽光下、也就是紫外線吸收劑開始發(fā)揮功效的時間)。所以,記得在出門前提前涂抹,并根據(jù)情況及時補涂,才能真正周全抵御紫外線的侵襲。
理化聯(lián)手,打造防曬新主張!
盡管我們希望能將物理防曬劑與化學防曬劑一較高下,但事實上,市面上八成以上防曬產(chǎn)品都是結(jié)合物理、化學兩種防曬劑,以揚長避短、優(yōu)勢互補,達到理想的防曬效果,同時還能降低產(chǎn)品成本。只有少數(shù)敏感肌專用或嬰幼兒使用的防曬品,才會選擇純物理防曬劑。
而隨著化妝品科技和成分工藝的發(fā)展,防曬成分中“物理”和“化學”的界限正在逐漸模糊,這也意味著,在挑選防曬品的時候,我們再也不用糾結(jié)到底應(yīng)該選物理的還是化學的了。結(jié)合物理、化學兩者所長的防曬產(chǎn)品,不僅能“雙管齊下”,保證防曬效果,而且質(zhì)地上彌補了物理防曬霜的缺陷,帶來更舒適的使用體驗,甚至有些防曬霜還添加了保濕舒緩、隔離潤色成分,讓產(chǎn)品在防曬同時具備一定的護膚功能。而物理防曬劑的加入,可以減少一些化學防曬成分的添加,從而降低整個產(chǎn)品的刺激性以及對皮膚的負擔。
總之,如果你不是超級敏感肌,并不一定要追求純物理防曬產(chǎn)品;相反,對一些刺激性較強的化學防曬成分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挑選時盡量避免它們,就可以更安心地和紫外線抗爭到底!
Menote
化學防曬成分中的危險分子
二苯酮-3(Benzophenone-3):可吸收UVB及部分UVA波段,不過需要5%以上濃度才能有比較好的防曬效果。但是,二苯酮-3可能誘發(fā)光過敏,而且會被皮膚大量吸收,目前歐盟允許使用這一成分,但濃度不得超過6%。
二苯酮-5、二苯酮-9(Benzophenone-5 、Benzophenone-9):盡管歐盟允許使用,但已經(jīng)被明確證實該化合物對人體皮膚有毒性和刺激性,所以防曬霜成分表中看到這兩種成分要特別留意。
鄰氨基苯甲酸酯(Menthyl Anthranilate ):UVA吸收劑,一般認為其性質(zhì)溫和,但也有一些報告稱該成分曝露在陽光下會產(chǎn)生自由基。要求用量不得超過5%,歐盟和日本都不允許使用。
對氨基苯甲酸 (Padimate-O):UVB吸收劑,較容易引起皮膚敏感,會產(chǎn)生自由基損害皮膚細胞DNA,并且有雌激素活性,還可能會釋放出致癌的亞硝胺類,最好盡量避免這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