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藝術和藝術評論的,都有必要去看看那部叫作《登堂入室》的法國電影。片中當法語教員的男主人公去了他妻子經(jīng)營的畫廊兩次,第一次撞進之后他以為自己進的是一間成人用品商店。第二次,他瞅了眼畫廊的宣傳手冊,說,要是學生拿這樣的文章當作業(yè)交給他,得分肯定是“零分”,因為再也沒有比畫廊展覽說明更空洞浮夸的語言了。那些最好最高級最大最抽象的詞堆在一起,說了簡直就跟沒說一樣。
盡管又是“氣”又是“韻”又是“神”又是“境”的,中國文化中那些貼哪都成的大詞都貼上了,但喜瑪拉雅美術館新館開幕展的現(xiàn)場還是頗為健康和令人愉快的。
“家里裝修的時候買一幅放在客廳里,倒是蠻好的?!惫渫晟虉龉湔褂[的一位阿姨,對著一張富春山居圖裝置(使用絲絲條條的宣紙堆疊和背光而產(chǎn)生效果,張秋實《一紙云山—富春山居圖》紙本、LED燈箱),說出了一番由衷的贊美。移步換景,這位阿姨來到一堵墻面前,看到墻上被鑿破顯出類似到此一游風格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字樣( 吳高鐘《一江春水向東流》,磚墻),一地紅磚粉末,不禁頻頻點頭,“這倒蠻有創(chuàng)意的,他們都是搞裝修的吧?!?/p>
“這邊的三角鐵還一閃一閃的發(fā)亮(某個稱為《萬里山河》的裝置),我看他們不單有裝置,還有光置。”逛完商場逛展覽的一位老伯,不經(jīng)意間為當代藝術的觀念寶庫又添磚加瓦。
這位老阿姨和老伯的話,都算是說對了,說出了這場展覽與幾乎所有當代藝術展覽的兩個基本點和全部秘密。裝修—拿點現(xiàn)成的材料和圖稿做個變動搞點新花樣,不單是這張畫、這次喜瑪拉雅開幕展,而是整個當代藝術的物質底色。而帽子戲法般無中生有不斷翻新的概念名詞,則是當代藝術得以像個活物一樣不斷運動進展的基本動力。
當然,裝修也各有不同裝法與流派。有裝逼的裝修和不裝逼的之分。喜瑪拉雅這場,或許得益于整體上連著商場的空間氣場,觀眾們看展覽如同游樂園—這是我所見識過的最得體的當代藝術展現(xiàn)場。幾個小白領和小朋友正一邊戴著耳機聽自己的iphone,一邊用毛筆沾著清水在石頭上寫字。這個模仿老大爺在公園地面上用水寫字的游藝活動,據(jù)說是宋冬一個喚作《金木水火土》的作品。
在一處被劃為“理”的區(qū)域,有位貌似資深觀眾的老先生正對著圍成一堆聽眾說:“這氣、理、神、韻、境(此次展覽“意象”所分類出來的幾個區(qū)域和主題名稱),都逃不過陰陽。這陰陽的變化,就是《周易》。周易是什么,就是給你的大腦格式化,裝一個高版本軟件,二進制計算,東方藝術、西方藝術,什么都可以算在里面?!边@高屋建瓴的境界,他看來是得了當代藝術哲學的精髓。
裝修的最高潮,是那片既像地獄又像樂園的城市森林。遠看以為背景是元代倪瓚的巨石山水,細看才發(fā)現(xiàn)所有山脈都是高樓的堆疊,所有的樹林都是高壓電塔,而高樓山林的下方,則有車輛和行人處處移動(楊泳梁、馬海平《極夜之晝》影像)?!斑@畫,看一整天都看不完。”一位觀眾說,“你看,天上地下都有樓,都有人在動。還有飛碟會出來呢,嗖—把人吸上去了?!笔聦嵣?,在當代要將當代人所生活浸泡其中常常為之震驚的當代世界以直接生猛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是當代藝術能稱之為藝術最起碼的門檻和資格證書。讓我們對城市的迷宮地獄般的日常感受得到觸目驚心的直觀表達,就像白晝在太陽底下眼睜睜地目睹自己的夢魘在空氣中重演—《極夜之晝》做到了,以海量的真實細節(jié)和夢境般密集的銜接。這也許是一場展覽所能帶給觀看者最大也是最基本的觀看欲求的兌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