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晉大夫趙鞅想立繼承人,可在立哪個兒子上有點拿不定主意。有一天,他請來了看相算卦大師姑布子卿,把兒子們都叫過來,讓他相看一下。
姑布子卿認真的端詳了一陣之后,搖頭說:“你這幾個兒子都不足以成大事?!?/p>
趙鞅十分沮喪,嘆氣說:“趙家將會滅亡嗎?”
姑布子卿說:“剛才我進門的時候,碰見一個孩子,那也是你的兒子吧?”
“那是我的小兒子趙無恤?!?/p>
“此人將來必成大器?!?/p>
姑布子卿的話讓趙鞅很糾結(jié),因為在他的兒子中,唯有這個趙無恤是庶出,原先根本沒把他列入繼承人的名單。為了慎重起見,他決定來一番測試。
有一天,趙鞅把嫡出的長子趙伯魯和小兒子趙無恤都叫到了面前,給他們每人一塊竹簡,上面刻著幾句有關(guān)處世的訓(xùn)誡,囑咐他們要好好收藏,并且牢記在心。轉(zhuǎn)眼三年過去了,趙鞅突然考問竹簡上的內(nèi)容,趙伯魯張口結(jié)舌,上面的話早忘了個精光,竹簡更不用說,哪兒也找不到它的蹤影。趙無恤卻背誦如流,問他的竹簡在哪里,他立刻從袖子中掏了出來。竹簡油光發(fā)亮,顯然是經(jīng)常撫摩所致。
這件事讓趙鞅對小兒子趙無恤刮目相看,但他的測試并沒有完。
又一天,趙鞅對幾個兒子說,“我把一個寶符藏在了常山(在今河北曲陽西北)上,誰能先找到就賞賜給他。”
幾個兒子立刻在山上忙活起來,可找了一整天,累得腰酸腿疼,連個鬼影子也沒見到?;貋砗蟠诡^喪氣,老實說什么也沒找到。趙鞅很失望,把頭轉(zhuǎn)向還沒說話的小兒子。
趙無恤自信滿滿,回答說:“我已經(jīng)找到寶符了。”趙鞅露出了驚異的眼神,“那你說說看?!?/p>
趙無恤說:“站在常山上代國盡收眼底,吞并代國,這兒就是一條捷徑?!?/p>
不用說,趙鞅的決定已經(jīng)做出。事實證明,趙無恤也沒有辜負趙鞅的期望,正是他打敗了晉國的豪強智氏家族,與韓、魏三家分晉,為趙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
趙無恤能在趙鞅的測試中勝出并不奇怪,他雖然也是趙鞅的兒子,但在趙氏家族中并沒有地位,因為他的母親出身很卑賤,是在戰(zhàn)爭中被擄奪來的翟國的一個婢女,屬于野蠻的夷狄人。所以他一出生便飽受歧視,不著人待見,比那些賓客甚至下人們也好不哪兒去。不過這也讓趙無恤從小就懂得了忍辱負重,他不能像他的哥哥們那樣整天飛鷹走狗、吃喝玩樂,凡事都靠自己,不論是讀書,還是做事,都非常投入,最終認真的態(tài)度和過人的見識讓他笑到了最后。
古人說:“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因為沒有別人可依靠,只能依靠自己,沒有資本,反而成了最大的資本。人的命運,有時就是在黑暗中,看到了最亮麗的曙光。
(編輯 慕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