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大四
「摹擬范本」
“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
「摹擬價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抓住春景的特點,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勃的景象,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激勵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fā)向上。
徜徉于這樣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滿心舒暢之余,我們更被那精彩的結(jié)尾深深感染。不足百字的結(jié)尾,在前文描繪春景、春意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作者強烈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在描繪春景的筆勢之下感觸的自然流露,意在激勵人們把握時機,奮發(fā)向上,積極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順著理性總結(jié)的臺階,作者并未戛然而止他那靈動而優(yōu)美的文筆?;蛟S是不愿將文章的旨意停留在刻板的說教上,抑或是對春的贊嘆意猶未盡,他又鋪陳出本文最富靈性的三個比喻句,選取“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等富有朝氣和活力的生命喻體,極力頌揚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最后一句“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讓讀者仿佛聽到了春天的召喚,因而滿懷希望。
如此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結(jié)尾,新穎別致,獨具匠心,若能引用到我們?nèi)粘5牧曌髦校苁刮恼略錾x。
「范本分析」
為了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作者首先奠定了文章結(jié)尾的基調(diào)“頌春”,進而精心選擇了“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三個恰當?shù)挠黧w,再加上精妙的修飾語,依據(jù)時間順序有序排列,不僅清晰地呈現(xiàn)了春的生長過程,也使得其筆下的春格外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剛落地的娃娃”表現(xiàn)春天的“新”,給人以無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狀寫春天的美,令人喜愛;“健壯的青年”贊美春天充滿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三組比喻,形成有機統(tǒng)一的排比陣勢,讓讀者仿佛看見春天正大踏步地向我們走來。最后,作者又自然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春天“生長著”“走著”“領(lǐng)著”,一幅幅動態(tài)的春景儼然將人們引向了無限美好的未來。
「摹擬要求」
仿照《春》的結(jié)尾,就日常寫作練習中的某一篇作文,重新為其寫一段結(jié)尾,要求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盡量表達出自己形象的贊美和理性的思考,120字左右。
「摹擬習作」
片段一
你是邂逅的午日陽光,照亮每一處陰暗的角落;你是絢爛的空中煙火,繽紛每一個溫暖的瞬間;你是幸會的緣分際遇,放大每一次貼心的幫助。你是愛心,愛心是你。紛亂的世間,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怎能缺少了你?(《不能沒有你》) (成心儀)
點評 成心儀同學只用寥寥數(shù)語,就精練地表現(xiàn)出愛心巨大的社會價值。文末以反問作結(jié),顯得意蘊高遠。但“邂逅的午日陽光”“幸會的緣分際遇”等表述稍顯拗口,不妨說得直白些。此外,“你是幸會的緣分際遇,放大每一次貼心的幫助”,邏輯關(guān)系也有待推敲。
片段二
有時,生活就如一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可細細品嘗,竟有絲絲清甜,沁入心脾;有時,生活好比一段舒緩低沉的旋律,可耐心玩味,似乎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智慧;有時,生活就像一幕結(jié)局不圓滿的話劇,但正是這份不圓滿,讓人學會了活在當下,珍惜擁有。換一種心態(tài),生活其實可以更美。(《生活其實可以更美》)(陳思遙)
點評 陳思遙同學一直畏懼作文,這次能仿寫出這樣的結(jié)尾,實屬不易。幾個比喻句雖不夠新奇,也還算恰當,且與最后的總結(jié)句形成呼應(yīng)。若能注意下層次,就更好了。
片段三
溫馨是開在春天里的花,開出美麗,也留下芬芳;溫馨是蕩在兒時心田的歌,唱出甜蜜,也留住溫暖;溫馨是點在黑夜里的燈,點燃光明,又指引方向;溫馨是漂在歲月長河中的小舟,漾出漣漪,也蕩出希望……那片片溫馨,溫潤了我曾經(jīng)干澀的歲月,我想把它們藏在心間,然后大步向前。(《流淌在逝去歲月里的溫馨》)(虞紅葉)
點評 這則結(jié)尾,小作者對“溫馨”的描繪和贊美都十分自然、巧妙,句子的排列也比較講究,顯示出了較為扎實的功底。
片段四
幸福,是春季降下的一場細雨,金貴如油;幸福,是夏日迎面拂來的一陣清風,涼爽舒心;幸福,是秋天成熟的一株稻穗,飽滿誘人;幸福,是冬日落下的一場瑞雪,粉妝玉砌。在四季的輪回中,幸福用不同的姿態(tài)演繹著它的精彩。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就是現(xiàn)在。你感受到了嗎?(《幸福就是現(xiàn)在》)(趙玲涵)
點評 對于“幸?!边@個話題,要能寫出自己的思考,還真有點難。這段文字首先從四季的角度表現(xiàn)“幸?!钡膬?nèi)涵,接著點出“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就是現(xiàn)在”,將幸福延伸為一種“常態(tài)”。最后的問句,引人思考,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