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芝
喬治·勃拉克是法國的著名畫家。一天,一位畫家朋友來他的畫室參觀。閑聊時,勃拉克指著一幅畫說:“這幅畫我畫了一個多月,可有一處小失誤,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迸笥芽戳丝串嬚f:“這處敗筆來得恰到好處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畫跟你交換?!辈艘惑@:“我怎么能用這樣的畫跟你換,還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堅持說:“這幅畫根本就沒問題。你換一個角度欣賞,那‘敗筆就是錦上添花!我要將它掛在畫室,讓學(xué)生和收藏家們學(xué)習(xí)鑒賞。”
朋友這么一說,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誤看得太嚴重,否則人家怎么愿拿精品來換。于是,把畫換了出去。后來,勃拉克看到那幅畫果然掛在顯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話了。
可有一天,一位收藏家跑來對勃拉克說:“我真后悔高價收藏了你那么多畫。本想賺一筆,現(xiàn)在倒虧了不少?!薄盀槭裁矗侩y道沒人要我的畫了?”勃拉克問?!澳悴恢绬??是你自己砸了牌子呀!你把一幅有瑕疵的畫掛在別人的畫室,那人到處說:‘這就是勃拉克大師的畫,就是如此糟糕。其實,他的畫都有敗筆,這幅已經(jīng)不錯了?!辈诉@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勃拉克之所以在畫作上栽了跟頭,與其說是被人算計,不如說是他太輕信和在乎別人的評價,而降低了標準和要求。有時候,無論外界評價好壞,堅持自我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