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路邊貼的關于“夜哭郎”的紅紙很多人都不陌生—— 相信過路人把紙條念一念,寶寶就能“一覺困到大天光”。撇開迷信不說,這種現(xiàn)象足以說明夜哭寶寶的父母是多么無助。
當然,現(xiàn)代父母對這種方法只能付諸一笑,了解寶寶夜哭的原因,找到應對措施,才最重要。 一般來說,寶寶哭鬧的類型可以分成“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哭鬧可自我調整
“生理性”哭鬧的嬰兒除了哭泣外,飲食、大便等其他情況都比較正常,哭聲宏亮,哭鬧間隙期面色、精神也正常。
“生理性”哭鬧包括饑餓、口渴、尿濕等因素,以及因為冷、熱、濕、癢、痛等刺激導致的嬰兒不適。一般來說,過熱比過冷更容易引起寶寶的哭鬧不安。此外,“生理性”夜哭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對環(huán)境不適應:有些寶寶沒有及時適應黑夜和白天的節(jié)奏,若將寶寶抱起來和他玩,哭鬧往往就會停止。對于這類孩子,可以慢慢進行休息時間的調整,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yī)生作些指導。
2.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玩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3.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下午兩三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孩子晚上有了睡意,自然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到天明。
4.分離焦慮:換了保姆,或者換了老人帶孩子,寶寶就有可能會因為分離焦慮而夜晚哭泣,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9~18個月的寶寶身上。除了夜哭,這樣的寶寶還會過分依賴父母和熟人、怕見生人、在陌生環(huán)境中自我保護意識強。對于這種情況,父母可以通過多和寶寶親密地互動來緩解他的情緒,讓寶寶意識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病理性”哭鬧應對癥治療
“病理性”哭鬧的嬰兒哭聲往往不同尋常,有時會伴隨著尖叫、聲音嘶啞等。這樣的寶寶常常會突發(fā)性哭鬧,精神也不大好。有的寶寶會伴隨嘔吐、腹瀉、便血等,則需去醫(y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赡芤饘殞殹安±硇浴笨摁[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1.腸絞痛:腸絞痛常發(fā)生在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一般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緩解。腸絞痛常發(fā)生在黃昏或者晚間,寶寶會突發(fā)性尖叫,哭得聲嘶力竭,無論怎么搖、抱、哄都不大有用。盡管如此,爸媽也不必對腸絞痛的寶寶太過緊張。家長可以輕輕地抱起寶寶,有規(guī)律地、輕輕地搖一搖,按摩寶寶的小肚子,或把溫毛巾敷在寶寶胃部、唱唱歌、洗個溫水澡等。
2.腸梗阻:寶寶夜間哭鬧時,若是下肢蜷曲,哭得厲害,要留意是否為腸梗阻。這種疾病是由于寶寶腹部大量積氣,排不出氣,引起腹痛,常常在夜間發(fā)作。通俗地講就是腸道被堵住了。除了腹痛,還有明顯腹脹、嘔吐、便秘癥狀,經(jīng)常容易跟腸痙攣混淆。兩者的區(qū)別是腸痙攣可能會引起腸梗阻,而腸梗阻肯定會有腸痙攣,腸梗阻的后果會更嚴重些。
在發(fā)作時候讓寶寶俯臥,并在其腹部墊一個枕頭,以減少腸內積氣;與此同時,在喂奶后,應該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輕拍背部讓他打嗝;另外,要減少腸內積氣,就盡量母乳喂養(yǎng),因為牛奶糖分較母乳高,而糖分過多引起發(fā)酵產生氣體。
3.缺鈣:缺鈣也會讓寶寶夜哭,此外,還會伴隨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缺鈣引起夜哭的原因是,血鈣降低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jīng)興奮增加,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wěn)。對于這類夜哭寶寶,只能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并讓孩子多曬太陽。
4.蟯蟲作怪:有的寶寶夜哭現(xiàn)象固定地出現(xiàn)在入睡后半個小時到兩小時,突然出現(xiàn)劇烈哭鬧、打挺、屁股撅起等,這個時候就要留意,是否是蟯蟲在作怪。要知道是否為蟯蟲作怪,父母可以檢查寶寶的肛門或女嬰外陰查看是否有小白線蟲蠕動,若寶寶患有蟯蟲病,應給予驅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