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心然
若是在鄉(xiāng)下,天還沒亮透呢,村子里的雞就開始練嗓了,一聲比一聲嘹亮、高亢,弄得人想睡懶覺都不成??墒窃诔抢?,叫人起床的,只能是手機鈴聲吧。現(xiàn)如今,別說大城市,就是咱們這個安丘小城,到處都是高高低低的樓房,哪里還能聽得到雞叫聲呢?要聽,除非到我們東城馨園來。
你說好笑不,西單元的李大爺家住三樓,居然還像模像樣地搞了一個雞舍。雞舍在陽臺上?雞糞味還不把人熏死!這李大爺也真是聰明極了,他把雞舍筑在了儲藏室(我們院的儲藏室不在地下,而是一溜兒平房)的平屋頂上,每天踩著梯子上上下下給雞們送吃送喝。
李大爺不買雞飼料。秋冬季節(jié),他到學校食堂里,撿拾學生們吃剩的饅頭啊,餅啊,然后把屋頂當成大的電餅鐺,用太陽烘干,裝蛇皮袋里,夠雞們吃好長一陣子了。春夏就更好了,雞們直接吃特別有營養(yǎng)的、富含蛋白質(zhì)的活物兒——有時是小魚蝦,有時是蟲子。小魚蝦是從河灣里撈來的,蟲子是從儲藏室后面的菜園子里逮的。
儲藏室后面有一塊百多米長、十幾米寬的空地。原來全是建筑垃圾,破磚碎瓦、水泥石灰夾著各色塑料袋,一片狼藉。李大爺和其他幾個特別勤勞的人把這個地方細心地收拾出來,居然拾掇成了一個菜園子,尤數(shù)李大爺家的整潔像樣:整齊的籬笆,整齊的田壟,整齊的菜苗,非常精神。李大爺家的雞吃的蟲子就是從菜園里捉來的。雞的糞便呢,又成了菜園子極好的肥料。
雞們吃飽了喝足了,養(yǎng)足了精神,就開始為李大爺家服務(wù)了——早晨叫他起床,然后給他下蛋,下最好的無公害的雞蛋。
李大爺上了屋頂,喂好雞,就在長長的屋頂上走幾個來回,鍛煉身體;下了屋頂,就去菜園里精耕細種,每一棵菜都恨不得起上名,哪里還舍得拿農(nóng)藥毒害它們?
我們院的人啊,都說李大爺過上了名副其實的“綠色生活”。真令人羨慕啊,你說呢?歡迎你來我們院兒聽聽屋頂上的雞叫聲。
(262100)山東省安丘市青云山小學 指導老師 孫桂榮
【采蜜園】
新穎的選材,如話家常般的語言,使這篇文章讀來格外熨帖人心。誰能想到,一聲雞叫能生發(fā)出這樣一篇生動有趣的文章呢?你找到小作者寫作成功的秘籍了嗎?你是不是也從樓下那個平凡普通不起眼的車棚一角的小菜園里發(fā)現(xiàn)別樣的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