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妮
【關鍵詞】 腹腔鏡;膽總管;術前術后;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8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175-01
腹腔鏡的優(yōu)點:傷口小、恢復快、瘢痕小等優(yōu)點,已得到迅速普及。概念:是指在電視腹腔鏡窺視下,通過腹壁的3-4個小戳孔,將腹腔鏡手術器械插入腹腔行膽囊切除術,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元月,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切除的同時對膽總管進行探查術20例,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0例,年齡35歲-70歲之間,其中男:8例女12例術前均行B超檢查,明確診斷19例,術中診斷1例,均未中轉開腹手術,術后發(fā)生膽漏1例,經(jīng)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已經(jīng)恢復出院。平均住院日縮短1-2天
2 護 理
2.1 術前常規(guī)護理
2.1.1 通知病人及家屬手術時間,完善相關檢查如 B超心電圖胸腹片肝腎功等檢查。
2.1.2 術前備皮(尤其對臍部的清潔)泛影葡胺皮試陰性。
2.1.3 腸道準備 術前一日進無渣食品,禁食蔗糖、牛奶、豆?jié){等產(chǎn)氣食物;術前夜給予凈水臭氧洗腸治療
2.1.4 心理護理 大部分患者對手術恐懼緊張不安情緒,加強溝通,主要鼓勵和介紹成功案例為主,讓病人及家屬不認為自己是實驗品,增強了對手術的信心和對醫(yī)生的信任。
2.1.5 用物準備 如腹帶、無菌貼、引流袋等。
2.1.6 與手術室護士嚴格交接
2.1.7 術前2周戒煙,訓練肺功能,并且預防感冒。
2.2 術后護理
2.2.1 術中全部采取全身麻醉,術后行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全麻術后嘔吐以防誤吸,引起窒息,完全清醒后采取半臥位
2.2.2 術后常規(guī)護理 心電監(jiān)護-吸痰觀察心率,血壓變化,每Q2h或Q4h測量一次—測血氧飽和度,正常范圍保持在98%-100%,如果低于95%及時向醫(yī)生反映情況,及時調節(jié)氧氣流量。
2.2.3 口腔護理 術后當天由于全身麻醉-使用減少呼吸道腺體分泌的藥物引起口唇干燥,指導其濕潤,用棉簽濕潤口腔,潤唇膏涂抹口唇,保持濕潤,術后在禁食和胃腸減壓期間,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兩次,保持口腔清潔及無異味,期間可以隨時漱口。
2.2.4 尿道口護理 術前下尿管時嚴格無菌操作,按正規(guī)程序-每日用III型安爾碘消毒兩次,穿棉質內(nèi)衣,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盡早拔出尿管,防止尿道逆行感染。
2.2.5 預防肺部感染 本組全部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可以使呼吸道粘膜損傷并降低其功能,增加感染機會,因此常規(guī)使用氧氣霧化每日1-2次;靜脈推注氨溴索60-90毫克每日2次;術后6小時取半臥位,術后第一天下床活動,每日協(xié)助叩背2-3次,自行咳痰。本組未出現(xiàn)1例肺部感染
2.2.6 切口護理 手術后一般有3-4個小切口隔日切口換藥一次,48小時后切口行微波理療,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潔干燥,全麻清醒后,給予半臥位以減輕切口疼痛,也可使用持續(xù)鎮(zhèn)痛泵—減輕疼痛,觀察切口有無滲血、滲膽汁,如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2.2.7 引流管護理 T管護理:A.首先保持T管不打折、不扭曲,引流通暢,準確記錄24小時引流量、顏色、性狀、有無沉淀物,B妥善固定,防止因翻身或起床等原因引起脫管C.做好標識、寫清更換時間、記錄人及更換人,更換時嚴格無菌操作,管口周圍皮膚以無菌紗布覆蓋,保持局部干燥,防止膽汁浸潤皮膚引起炎癥反應。D平臥時引流管的遠端不可高于腋中線,坐位、站位或行走不可高于手術切口,防止膽汁逆流引起感染。[1]E術后7-10天開始試夾管。未發(fā)生腹脹腹痛,皮膚鞏膜無黃染
2.2.8 飲食指導 術前禁止吃蔗糖、牛奶、豆?jié){等產(chǎn)氣食品
術后禁食24-48h肛門排氣排便后可進少量流質飲食,如無腹脹腹痛可根據(jù)病情逐步升級。給予高營養(yǎng)低脂肪低蛋白易消化飲食,高熱量和高碳水化合物大量維生素,如瘦肉、魚類、豆制品及各種蔬菜水果以保證機體對營養(yǎng)的需要多飲水、多吃米湯藕粉等食物,以降低膽汁粘稠度,有利于膽汁引流。
3 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第四天發(fā)現(xiàn)1例膽漏第一時間告知醫(yī)生,醫(yī)生T管旁再置一引流管使其膽汁充分引流到體外并記錄,期間未發(fā)現(xiàn)T管脫落及堵塞;術后及時巡回病房觀察T管引流情況,每班詳細記錄量、顏色、形狀、腹部情況;觀察大便顏色呈黃色;嚴格床頭交接班并準確記錄;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并記錄;采取半臥位,多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腸功能
4 出院指導
4.1 教會病人及家屬對引流管自護的方法,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顏色、粘稠度等,如有異常及時來院處理。
4.2 加強體育鍛煉,避免劇烈運動。切忌暴飲暴食。
4.3 每3日引流管口換藥一次,保持敷料清潔干燥。
4.4 觀察皮膚鞏膜有無黃染,有無腹痛、大便顏色是否正常等情況。
4.5 主管醫(yī)生親自隨診,主管護士電話隨訪,重點了解引流管及周圍皮膚情況并做好隨訪記錄,一周電話隨訪無異常,第二周1例出現(xiàn)膠布過敏,告知其就診,6天后癥狀消失,更換膠布使用一次性防過敏敷貼。其余均按護士交代執(zhí)行。
4.6 6-8周后按時拔管。
參考文獻
[1] 李樂之,路潛.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