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淑慧
我家住在汝州市大峪鄉(xiāng)。那里,群山環(huán)抱;那里,樸實無華。生活在這里的農民世世代代以耕田種地為生,曾幾何時,“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是村民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如今早已變成了現實。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部署的進一步深化,隨著構建和諧社會、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逐步實施,我的家鄉(xiāng)更是涌現出許多新鮮事。
一、免除農業(yè)稅,發(fā)放直補款,農民增收入
種地交糧,種地納稅,曾是我國沿襲了2 600多年的一種制度。歷史發(fā)展到2004年,我國的國力已大大加強。為切實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的收入,國家決定:“免除農業(yè)稅,發(fā)放直補款”。就是對種地的農民不再收繳公糧或農業(yè)稅,并且發(fā)放一定數目的補貼款。種地不交稅,反而還發(fā)錢,這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先河,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村民張營國,一家六口人,種地12畝。免稅前一年要交600多元的農業(yè)稅,免稅后,600多元的稅不僅不交,還可得到700多元的糧食直補款。一免一得,僅此一項張營國家一年就增收1400多元。
二、實行新農合,看病有保障
有病就醫(yī),看病掏錢,自古以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國家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使農民能夠看得起病,尤其是大病,又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即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實行住院看病按比例報銷的制度。這樣,就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保障了農民的身體健康,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相應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村民高運河,2008年得了腦血栓,住院治療一個多月,花去醫(yī)藥費15 000多元。由于參加新農合,按比例報銷了9 000多元,他自己只花費5 000多元,這不僅救他一命,還為他節(jié)省不少錢。
三、補貼農機、家電,農民生活有改善
為了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國家還實施了農機、家電補貼政策,即對購買拖拉機、收割機、打麥機等農機具以及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等家電的農民,國家補貼原價的13%。這樣,農民購物的同時也能省錢,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生產條件也得以改善。目前,就大峪鄉(xiāng)來說,95%的家庭都有彩電、拖拉機、打麥機,耕地、打麥再也不用人工勞動了。
村民秦超飛結婚時,買家電因享受補貼節(jié)省了3 000多元,于是又用節(jié)省下的錢購買了一套家具。村民王志懷2007年買收割機節(jié)省了7 000多元,隨即又買了一輛農用車。收麥效率大大提高,還為其他村民割麥賺了3 000多元。
四、村村通工程,方便農民出行
道路通,百業(yè)興;要想富,先修路。為了改善農村的交通條件,為農民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國家又實施了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就是把通往各村的公路都修成水泥路或瀝青路。這樣就方便了農民的出行,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村村通工程在大峪鄉(xiāng)已全部完成,村民再也不用為下雨、下雪天出門而為難,經營客貨運輸的村民也因此節(jié)省了時間,增加了收入。
我村修路之前,路況極差,到處是紅石棱子,村民想養(yǎng)雞,卻擔心雞蛋不能完整地運出去。外面換菜、收購的生意人不愿到村里來,村民們想購買新鮮的蔬菜、瓜果都困難。村村通工程完成后,路面大大改善。
五、實施兩免一補,上學少花錢
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保證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國家又實施了兩免一補政策。就是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實行免除學雜費、免除課本費,對住宿生補貼生活費的惠民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農民的開支,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義務教育提供了保障。
村民何丙乾,妻子因病去世,自己身體又不好,不能打工掙錢,給兩個上學的孩子帶來極大困難??墒牵詮挠辛藘擅庖谎a的政策后,兩個孩子每年不僅不用交一分錢的費用,還能領到1 500元的生活補貼費。對于何丙乾一家來說,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的“及時雨”。
六、萬村千鄉(xiāng)市場工程,方便農民購物
為了方便農民購物,國家還實施了萬村千鄉(xiāng)市場工程。就是在農村建立便民連鎖店,通過建立新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huán)境,保障農民方便消費、放心消費,從而也改變了農民購物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的面貌,縮小了城鄉(xiāng)差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我村建立連鎖店之前,村民買東西要到2千米外的許爻村。由于農村人口稀少,商店的貨物很難在保質期內賣完,村民買的好多東西都是過期貨。連鎖店建立后,由于是統(tǒng)一進貨、統(tǒng)一定價,過期的統(tǒng)一退貨。規(guī)范的經營,使得村民在村內就能買到放心貨、便宜貨。
總之,隨著國家對農村、農民、農業(yè)的重視,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業(yè)得到了保障,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村面貌得到了改善。大峪鄉(xiāng)是這樣,我想全國大部分的農村也是這樣。作為當今的一名中學生,我一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河南省汝州市大峪一中七一班(46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