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佳妮
2012年11月28日 風(fēng)
正好今天看到一大堆落葉,于是猛地想起自己小時候和弟弟“種花”。那時,姥姥家的院子還沒拆。每個星期六回姥姥家,我和弟弟一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往院子里跑。當(dāng)然還不忘帶上小鏟子和小水壺。跑到院子里做什么?就是給“花”澆水、松土、施肥呀!我們種的花往往就是樹上落下來或者灌木掉下來的葉子,當(dāng)然有時也會種些靠譜的東西,比如:棗核、西瓜籽、蘋果核。
我們所謂“種花”,就是挖一個小坑,把“種子”放進(jìn)去,先埋住種子再澆水,之后再施一些肥料——爛菜葉、蒜皮之類的,最后再澆水。盡管每個星期六我和弟弟都會回姥姥家悉心照顧那些“花種”,盼著它們快點兒發(fā)芽,但幾乎沒見發(fā)過芽。
然而有一次,我們的“花種”真的“發(fā)芽”了!那天,我還沒吃完飯,弟弟就急急地把我拉到院子里,把一株小苗指給我看。呀!那不是我們上個星期埋下一根樹苗的地方嘛!它發(fā)芽了!于是我們把家里的大人全都叫出來,告訴他們我和弟弟種的樹枝發(fā)芽了。大人們便笑著鼓勵我和弟弟,我們大受鼓舞,又一連種下了十幾個“花種”。
還有一次,聽大人們說院子里有好多蜜蜂,我和弟弟便盡量裹得嚴(yán)實些,沖進(jìn)了院子。原因是怕花被蜜蜂蟄死……結(jié)果我們差點兒被蜜蜂蟄死,幸好后來三姨趕來了,我們才被“救”出了院子。
那次之后,我們對“種花”的熱情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更濃厚了。一天,我和弟弟看那些花上落滿了灰塵,當(dāng)然,是姥姥養(yǎng)的花,便想著把它們擦干凈。說干就干,我們拿了幾片衛(wèi)生紙,沾濕,把花的每片花瓣,每片葉子都擦了一遍。干完后已經(jīng)是下午快五點了。起身,還感覺有些暈眩。看著干干凈凈的花卻頗有一番成就感。
童年,確實有不少美好的回憶,這也來源于家里大人們對我們的童真的呵護(hù)。這些記憶,不管什么時候回憶起來,都是甜的。
太原五育中學(xué)241班
指導(dǎo)教師:李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