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尼木三絕:看得見的信仰

      2013-04-29 17:41:53宜珊
      中華手工 2013年5期
      關鍵詞:藏香格桑藏文

      宜珊

      從拉薩向西100多公里,離開雅魯藏布江往北,就是尼木縣,藏香、藏紙、雕版并稱“尼木三絕”。千百年來,這些手藝代代相傳,成就了尼木“拉薩的手工作坊”的美名。

      有趣的是,這三樣名傳西藏的手工技藝,所用的原料都是植物,三種工藝的興盛,都和藏文創(chuàng)立者-吞彌·桑布扎有關。

      藏香:光明之火

      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過了吞曲河上的小橋,是一片開闊的坡地,這里溪流成網、綠樹成蔭,一派田園風光,與周圍的粗獷雄渾形成鮮明對比。古老的水車在溪水上轉動,打出“咚咚咚”的節(jié)拍,淡淡的柏木香到處彌漫。

      這里便是吞巴鄉(xiāng)吞達村,藏香發(fā)源地,藏文創(chuàng)立者吞彌·桑布扎的故鄉(xiāng)。

      松贊干布統(tǒng)一西藏大部分地區(qū)后,建立了吐蕃王朝,越發(fā)感到文字和交流的重要l生。于是,他派了16個少年去印度學習文字。這些少年,有些因為路途遙遠、旅行艱難而中途放棄,有些到了印度中暑而亡,有些苦于不懂梵文而返回吐蕃。

      這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聰慧而好學的年輕人——吞彌·桑布扎。他帶著藏王的期許,跋山涉水,抵達印度。在游歷了印度大部分地方之后,在南部拜師學習梵文,7年后成為一個頗有造詣的學者。

      回到吐蕃,桑布扎在松贊干布的支持下,開始閉門創(chuàng)立藏文。作為嘉獎,藏王將“吞地方”賜給桑布扎作為他的領地。一直到1959年,“吞地方”都屬于一個大貴族——吞巴家族,他們是桑布扎的后裔。

      吞巴莊園并不大,光影斑駁的舊房子里,還居住著4戶人家,共20多人。他們以居住在這里為榮,口口相傳的歷史,是這里人們的精神根源。

      據傳,桑布扎功成名就后,回到故鄉(xiāng),看到這里的人們能夠耕種的土地很少,于是傳授了藏香制作技藝給村民。他利用吞巴鄉(xiāng)豐富的水力資源,發(fā)明了木制的水車來磨制藏香的原料柏木。為了不傷及水中生靈,他在這條河和雅魯藏布江的入口處立了一塊石碑,上面用古藏文寫著“江中魚不得入此河”。于是,這條河里,在此后的1300年里,沒有任何生物。

      老遠就聞到了濃濃的柏木味道,綠樹掩映的水磨作坊里,成年累月散落的柏木屑形成大塊大塊的深紅色,吞達村的歷史,似乎由這些顏色便知端倪。

      匠人忙忙碌碌卻有條不紊,各自進行著自己的工序。有人將柏木裁成合適的長方塊,泡在水中,然后嵌在水車的往復桿已在磨池中磨成木漿。將未磨細的木屑挑揀出來,磨好的則制作成木泥磚,存放在家里,或者賣到拉薩的藏香廠。西藏的日光強烈,即便如此,這些木泥磚也需要曬上一個月才能使用。

      在通風和光線都很好的小閣樓里,匠人們將柏木泥和各種香料一起搓揉,放入牛角,一條一條擠出來晾曬。雖然每根手工藏香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因為技術嫻熟,工匠擠出的香條筆直、順滑,粗細一致,有種質樸卻精致的美感。

      一排一排藏香,在陽光充足但溫度不高的地方晾曬,兩三天后即制作完成?,F(xiàn)在,村里很多^依然喜歡手工做香,一個快手,一天可以做100把香,每把40支。走在吞達村,藏香水磨有上百座,沿河流曲線分布,構成一道美麗景觀。甚至可以說,吞達村的脈搏也由這些水磨運行的節(jié)奏定義。而那些源自高原植物,沐浴過高原陽光的藏香,就像生命,在消耗、繁衍和再生中延續(xù)著。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吞彌·桑布扎將藏文獻給松贊干布時,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嫉妒。他說,“我是把光明之火引向吐蕃黑暗之地的第一人?!边@個光明之火,是藏文,也是藏香,香通過焚燒,讓藏人與天溝通,獲取智慧。

      藏紙:文化傳播使者

      藏文創(chuàng)立以后,松贊干布帶頭閉關學習,整個吐蕃的人紛紛效仿,對紙張的需求大大增加。這時候,塔榮鎮(zhèn)的雪拉村忙碌起來,這是一個以造紙聞名的村落,尼木縣引以為傲的另外一個手工村。

      從吞巴村到雪拉村并不遙遠,它們都太有名了。只要看到有晾曬中的紙,不用問,雪拉村肯定到了。

      藏紙制作的材料是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狼毒草根。每到夏天,格桑丹增便上山去挖狼毒草根。趁著新鮮,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鐵錘砸草根,使皮肉分離,然后用小刀取出外皮與肉間的纖維組織,放在臼內搗爛。所有的工具都古樸而原始,看著他們耐心地操作這些,總覺得西藏匠人的生活也不錯。一點一點搗爛材料,時間不知不覺流走。單純的生活最醫(yī)意,他們除了做紙,心里似乎再沒其他。

      做紙的時候,格桑攪拌紙漿的方法很特別:用一種特殊的工具,不斷在手中搓,以此帶動工具在紙漿中翻動?!巴ㄍㄍā?,富有節(jié)奏,充滿活力。

      煮狼毒草的太陽灶有點熏人,因為里面配合了一定比例的堿。2個多小時后,蒸煮工序完結,取出狼毒草根,搗成茸。絮狀的狼毒草茸放進大容器,用一根帶四片木翼的木根不斷攪動,攪成紙漿后即可舀入繃在木框上的紗屏內,鋪開攤勻,陽光曬干。

      從紗屏上揭紙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紙張就會被破壞。格桑跟隨父親學習造紙的時候,揭壞了不少的紙?,F(xiàn)在,紙張的厚度跟以前一樣,格桑揭紙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但是每張都完好無缺。這都是技術使然。

      藏紙制作好后,色呈米黃,有光澤,稍厚,翻動時發(fā)出脆響,用手扯感覺柔韌。在陽光下,藏紙隱約呈現(xiàn)草根紋路,拿在手中搖動時,似有風聲。因為紙張質地堅韌、防蛀、防腐、不變色、不洇墨等特點,西藏各大寺廟的藏經閣內都大量使用這種紙張。

      格桑把揭下的藏紙輕輕折回來,捏著紙邊帶回屋子。這樣的一張紙,能賣到10塊錢。但是狼毒草越來越難挖,格桑家做的紙也越來越少。50多年前,雪拉村有16戶造紙的人家?,F(xiàn)在,用現(xiàn)代機器做紙又快又便宜,雪拉村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做紙了,但是格桑和他的兄弟依然在堅持。他們認為,只有他們做的紙才是最好的紙?,F(xiàn)在,他們每年從造紙中可以有5000塊錢的收入。

      和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下制造的成堆成山的紙不一樣,格桑家的紙看起來又少又飄。這種紙,一張一張手工制造,原料純天然,工序進度完全靠天定,然后印上經文,潔白的紙上承載著象征文明和信仰的文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種紙的“奢侈”,讓機器制紙無地自容。

      雕版:依附著藏人的信仰

      藏文不斷傳播,在這個過程中,佛教傳入西藏,經書需求量陡增。這種需求,造就了另外一種傳統(tǒng)手藝——雕版的興盛。尼木縣普松鄉(xiāng),雕刻經版的歷史非常悠久,除了印刷經幡,更重要的正是用于寺院里印刷經書。整個西藏,不敢說百分之百,但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經版出自普松鄉(xiāng),因此這片土地又被稱為“雕版之鄉(xiāng)”。

      經版的雕刻是一門純手藝活,普松鄉(xiāng)目前有200余人從事經版雕刻。他們?yōu)槲鞑馗鞯卮蟮乃略旱窨探洶?,有的是以家庭為單位,更多的是幾戶?lián)合起來共同接活。藏傳佛教的一些經典著作,一部刻下來需要十余年時間,家庭聯(lián)合起來,做起來會更快。

      全國各地的手工雕刻,都被機械睢刻沖擊得厲害,然而普松雕刻手工細致,工藝精湛,技藝傳了一代又一代,從未有過艱難的跡象。這很值得玩味。

      雕一塊經版需要4天時間,長期盯著雕版,強栢老人的眼睛已經不大好使了,一副老花鏡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他現(xiàn)在正和兒子以及孫子,共同雕刻《丹珠爾經》。按照和寺院的合同,他們每人每月要交6塊雙面雕刻的經版,寺廟每三個月來收一次,幾經校對、修改后才作為成品驗收。

      普松鄉(xiāng)雕刻的木料是從拉薩買來的“蚩巴木”,據說要先順紋理劈成板塊,用火熏干,漚在羊糞中,然后用水煮,烘干、刨光后才能做成雕版。接下來在木板上涂膠,把印有經文的經紙貼在上面,有字的一面向里,晾干。把紙刮去后,墨跡已經滲入木板。這時候,雕刻藝人會用切古(一種特殊的工具)挖去雕版上空隙較多的部分,涂上清油,1~2個小時后,蓋上濕布,放置一天。

      接下來的雕刻花費時間最長,在普松鄉(xiāng)看到最多的也是這個工序。強栢老人和子孫們坐在家里,或者直接坐在屋外的平地上,挖去文字或圖像以外的部分,一刀一刀,凝神靜氣。他們的刻刀緊緊地沿著文字或圖像邊緣,如果不是全神貫注,很容易把雕版雕壞。

      斜著看過去,雕版挖去的深度為1/2寸到1/4寸,與其說這是刀痕,倒不如說是時光的印記??毯媒浳暮?,鋸掉兩頭多余的木頭,再用切撤把經文以外的部分打成斜面,以保證印刷時不會印上多余的東西。

      強栢老人家里,經過這些繁復步驟而雕成的經版一摞一摞放在一起,折射動人的光澤。我想,這些光澤中有雕版藝人手上的汗,也有他們虔誠的心。不多久,這些經版會被寺廟收走,用于印刷經文,制成佛經。在雪域高原,喇嘛們手捧佛經,虔心禮佛時,普松鄉(xiāng)的匠人們在陽光下簡陋的手工作坊里聚精會神地雕刻經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信仰佛的方式呢?

      小貼士

      交通:自駕可從拉薩西出城,沿中尼公路318國道經過曲水往尼木方向,約2小時即可到達。也可從拉薩客運站搭乘至尼木的班車,票價18元/人。

      飲食:主要是體驗粗中有細的高原美食,最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酸奶飯、奶渣餅等。

      特產:藏紙、吞達藏香和普松雕刻,還有白青稞、高原畜產品與高原魚類等土特產。

      其他:在吞達村、雪拉村和普松鄉(xiāng),最好能親自體驗一下手工的樂趣??此坪唵蔚墓ば颍僮髌饋磉h不似想象般容易,這時候你就能感受到手工藝人的智慧。

      猜你喜歡
      藏香格桑藏文
      西藏大批珍貴藏文古籍實現(xiàn)“云閱讀”
      布達拉(2020年3期)2020-04-13 10:00:07
      簡述羅布林卡格桑頗章陳設幢幡的保護與修復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24
      黑水城和額濟納出土藏文文獻簡介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34
      “高原明星”藏香豬
      糟糕魚
      藏香豬的生物學特性及飼養(yǎng)管理
      藏香
      藏文音節(jié)字的頻次統(tǒng)計
      現(xiàn)代語境下的藏文報刊
      新聞傳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
      大渡口区| 白沙| 佳木斯市| 太仆寺旗| 固安县| 高尔夫| 海阳市| 昭苏县| 珠海市| 齐河县| 醴陵市| 闸北区| 临沭县| 靖州| 青海省| 驻马店市| 平谷区| 东城区| 林芝县| 宾阳县| 东兴市| 井陉县| 惠安县| 建平县| 聂荣县| 清水县| 台中县| 建瓯市| 泸西县| 阿拉尔市| 平泉县| 宿州市| 阿瓦提县| 开封市| 贡觉县| 镇远县| 平山县| 鹤山市| 吉水县| 镇原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