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芳
近日去山東黃河水文測區(qū)采訪,途經濟南市歷山路,因出現(xiàn)短暫擁堵,目視窗外車流,不經意間看了一眼電子交通廣告牌:“讓水文走進社會,讓社會了解水文”、“發(fā)展現(xiàn)代水文,建設美麗泉城”、“發(fā)展水文,利國利民”等字樣突然映入眼簾。因職業(yè)關系,令我先是驚訝,后是親切,接著便是感慨。
眾所周知,矗立在馬路邊的交通電子顯示屏,以其宣傳面寬、反應迅速、即時滾動等優(yōu)勢,除了被政府部門作為公益廣告宣傳平臺外,還被商家看重與追捧?!耙环治拿饕环譁剀埃煌ò踩槲一丶摇?、“珍愛生命,拒絕酒駕”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警示語,大都來自交通電子顯示屏。
對于水文,盡管各級政府文件常把“水文是水利的基礎,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公益事業(yè)”、“水文是防汛的尖兵和耳目”等話語列在篇首,但要讓水文走出水利、走向社會,尚有一定的距離。
回想過去,水文行業(yè)雖不能說是被社會遺忘的角落,至少也是比較邊緣的行業(yè)。未曾想過,宣傳水文的標語居然會走上城市交通要道的電子屏幕,跟交通指示牌一樣赫然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
新中國成立以來,水文行業(yè)從內到外,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文站網不斷完善,測驗設備由簡陋的船只和浮標變?yōu)樽詣踊睦|道和ADCP,水情報汛由郵局電報等變?yōu)橐苿与娫挕⒕W絡;水文預報由手工制圖成冊到數字模型輸出;整編由手工算盤、計算器變?yōu)橛嬎銠C……這些變化讓水文的服務面不斷拓寬、防汛抗旱測報減災效益日益顯著。
踏著社會進步的節(jié)奏,水文地位也有了顯著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從法律層面對水文工作進行了規(guī)定和要求; 2007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第一次讓水文從法律的渠道隆重進入人們的視野;2011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中央一號文件,讓水文行業(yè)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
與此同時,“大水文”理念應運而生,城市水文發(fā)展迅速。在經濟社會中,水文以其明顯的基礎地位和技術支撐作用逐漸實現(xiàn)了從技術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從數據服務型向成果服務型轉變,從行業(yè)水文向社會水文轉變。
打在交通安全電子顯示屏上的水文宣傳標語,折射出水文對人們社會生活的滲透和影響,以及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透過高聳在馬路邊的交通安全電子顯示屏,我們看到,水文正悄悄走進社會,社會也在逐步了解水文,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