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亞洲水塔”緣何遭遇水之殤

      2013-04-29 00:44:03王蘭蘭
      黃河黃土黃種人·水與中國 2013年5期
      關(guān)鍵詞:水窖桉樹云南省

      王蘭蘭 栗 方

      上篇:天之禍

      地理:山高水低,望水興嘆

      云南,簡稱“滇”,因境內(nèi)的大湖滇池而得名。滇池碧波萬頃,風光旖旎,素有高原明珠之稱。

      如同她的簡稱“滇”一樣,云南是一個水資源大省,境內(nèi)有大小河流600多條,大小湖泊40多個,著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紅河、珠江等六大水系全部流經(jīng)云南。

      然而,云南水資源豐厚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受云南地貌和地形的特殊性影響,大量流過云南的地表水難以被利用。

      從地理構(gòu)成看,云南是一個山區(qū)、半山區(qū)面積占94%,壩子(河谷、盆地)僅占6%的省份,地勢垂直,落差大,海拔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峽谷很深,雨水順著地勢快速向處于峽谷底部的江河匯集,江水奔騰而過,人們要利用起來比較困難。若要把這些處于低海拔的河水輸送到高海拔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難度很大。水流量極大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等都是這種狀況。

      云南水資源分布極不平均。云南6%的河谷和盆地集中了1/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資源量只占全省的5%,對于居住在這些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水資源極為缺乏。

      云南地貌的特點也決定了地表蓄水較難。云南全省面積為39.4萬平方千米,但巖溶面積就達到11.0萬平方千米,接近全省面積的1/3。這些喀斯特地貌以及峽谷陡坡狀的地方,山坡上沒有水,水在山溝里,如果出現(xiàn)旱情,取水非常不易。

      一份最新的調(diào)查顯示,在西南巖溶石山地區(qū)74萬平方千米的調(diào)查區(qū)內(nèi),石漠化面積達10.5萬平方千米,占調(diào)查區(qū)面積的14.2%,其中云南省的石漠化面積為2.8萬平方千米,年增長率為2%。

      可以說,目前云南地表水的形勢不容樂觀,一旦石漠化加劇,地表將會徹底喪失本來就不多的儲水功能,造成的結(jié)果是更多的地方開始缺水。

      氣候:冷暖氣流難以交匯

      降雨的形成需要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濕氣流交匯。云南處在青藏高原東南側(cè),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屬于低緯度高原,由于全球氣候以及本身地理的原因,這幾年來,冷空氣下不來,暖濕氣流又上不去,兩者不能在云南有效相遇,降水自然難以形成。專家分析說,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xiàn)象加劇,破壞了大氣結(jié)構(gòu),造成海洋季風也就是南方的暖濕氣流無法登陸云南。

      二是云南高原容易形成“焚風效應(yīng)”。所謂“焚風效應(yīng)”,是指比較潮濕的空氣在迎風山坡上升,到山頂后已變得比較干燥,隨后又沿著背風坡下沉,致使溫度不斷升高,空氣變得更加干燥和炎熱,難以形成有效降雨。云南省內(nèi)幾條大致為南北走向的大山脈,令云南大面積地區(qū)出現(xiàn)“焚風效應(yīng)”。

      三是近幾年來自青藏高原的冷高壓氣流過于強大,強力向下向東延伸,使孟加拉灣暖濕氣流被壓制。

      云南氣候分干季和雨季,干季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雨季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干季的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0%~15%,而雨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

      以往,云南在干季(主要是秋末至夏初)都會持續(xù)干旱,但進入雨季后干旱就會得到緩解。最近幾年,云南干季降水量逐年減少,2011年1月降水量為32毫米,2012年1月為21毫米,2013年1月僅為7毫米。截至2013年2月底,云南全省有7個縣(市)一直沒有降水,且雨季降水量大大少于往年。2012年雨季結(jié)束的時間,竟比常年提前1個月。雨季降雨的減少,使干季的干旱難以緩解,庫塘蓄水得不到有效補充,干旱累計增長,導致整年干旱嚴重。

      下篇:人之過

      水利:工程失修加劇用水困難

      據(jù)云南省水利廳統(tǒng)計,2009年底,全省累計建成的5514座水庫中,大型的只有6座,中型的也僅有183座。特別是近四年,云南省水利投資增幅巨大,建成157座大中小型水庫,新增庫容14.88億立方米。云南全省水利投資,從2009年起由過去每年不足20億元,突破到100億,2010年突破150億元,2011年突破200億元,2012年則達264億元。

      已建工程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然而,云南省的欠賬太多。近四年大干水利,全省人均蓄水庫容仍不到全國的1/2,水利工程人均供水能力僅為全國的64%。

      在云南省中部安寧市的雁塔村,全村439戶人家上千畝的田地灌溉全依賴村里唯一的水庫。但該水庫已經(jīng)干枯4年了,村委只能集資購買一臺抽水機,抽取1千米之外的河水。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山上的旱地,除了山頂和山腰上的幾口水池,再無其他水利設(shè)施。

      云南自20世紀便開始構(gòu)思潤滇工程和滇中調(diào)水工程,前者是修建水庫,解決非滇中地區(qū)的水利需求,后者是從金沙江引水調(diào)至滇中地區(qū),為最發(fā)達的滇中城市群供水。

      云南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修復研究所所長段昌群說,潤滇工程在布局上并未達到有效的覆蓋效果;滇中調(diào)水工程也因其復雜性及牽涉的層面過多而進展緩慢。

      專家和水利部門認為,解決云南農(nóng)村用水困境的最好辦法是大興五小水利設(shè)施,就是小壩塘、小水窖、水溝、水池等。在20世紀50年代,云南就掀起了興修五小水利的高潮,但是,經(jīng)歷幾十年,云南的水利設(shè)施是在吃老本,小水庫幾乎沒有進行過修繕,配套不齊,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的困局令干旱來襲時,五小水利比小水庫干得更快,發(fā)揮不到應(yīng)有的作用。

      相比以上水利設(shè)施,水電站在旱期起到的抗旱作用也很有限。甚至有人說,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也成為旱情加劇的一大原因。

      位于昆明市郊螳螂川上的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第一座水電站,該水電站于1910年開工,次年開始發(fā)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千瓦,主要供應(yīng)昆明的市民照明用電。100多年過去,水電站已經(jīng)從1個車間擴容到4個車間,裝機容量已增至6000多千瓦。但2009年之后,干旱的影響導致該水電站很少發(fā)電,大多時間都在接待參觀。

      石龍壩水電站依靠的是湖泊水,容易因缺水而停止發(fā)電,而其他大型水電站建在大江大河上,不存在類似的困擾。

      但是,有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云南的大型水電站未帶來綜合效益,在干旱期間未能有效灌溉農(nóng)田。因為大型水電站都是建在大峽谷中,干旱時灌溉不了農(nóng)田。

      云南工程性缺水顯而易見,解決工程性缺水最大的難題是資金。有資料顯示,近幾年,特別是2010年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以來,各級持續(xù)加大對云南抗旱的投入力度。那么,投入到底夠不夠?投入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經(jīng)濟半小時》2013年4月通過采訪給出了這樣的情況:

      正在建設(shè)的大壩沖水庫新擴建項目總投資2.8億元,3年工期,2014年完工。資金來源分為,中央投資1.4億,占50%。云南省投資8400萬元,占30%。曲靖市投資1680萬元,占6%。陸良縣投資3920萬元,占14%。一年多過去了,中央投資已經(jīng)到位,云南省發(fā)改委和水利廳,去年安排了200萬元,但是現(xiàn)在還沒有到位,今年安排3000萬元,資金也沒有到位。

      據(jù)有關(guān)負責人介紹,2012年陸良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5.4億元,支出卻達21億元,收支嚴重失衡。既然當?shù)卣鲥X困難,那么,對于那些已經(jīng)劃撥下來的錢,工程部門又是怎么使用的呢?記者翻閱賬本發(fā)現(xiàn),這里面不但有會議費、招待費、餐費、管理費,還包括協(xié)調(diào)費、香煙費、云南省工程水利協(xié)會會員費及證牌費等。

      除了水利工程,近幾年陸良縣根據(jù)全省統(tǒng)一部署,擴大“愛心水窖”的建設(shè),鼓勵村民自建水窖,將水窖建設(shè)指標劃到鄉(xiāng)鎮(zhèn)。同時規(guī)定,用于生活飲用的水窖,每口井補貼3000元,生產(chǎn)水窖每口補貼2000元。那么,這些已經(jīng)建成的“愛心水窖”,補貼資金有沒有發(fā)下去呢?陸良縣大竹園村村支書兼主任王貴榮告訴記者,沒有補發(fā)下去,原因是資金沒有到位。

      面對記者的這一調(diào)查情況,我們不禁要問,會議費、招待費甚至香煙費諸如此類是否合理?配套資金為何遲遲不能到位?

      云南省社科院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所長鄭寶華的研究表明,目前,在云南農(nóng)村民生水利建設(shè)中,中央政府對于大(二)型以上水庫,投資70%,仍然需要地方政府投資30%;六大江河治理、各種天然湖泊治理,主要由中央政府投資。但大中型水庫投資額度高,動輒幾個億,甚至十多億?!叭缫?0億計算,地方政府配套3億元,這對云南來說,無疑是個大數(shù)字?!编崒毴A說。

      資源:浪費和污染雪上加霜

      中國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48%左右——這意味著,在傳送過程中,多一半的水被浪費。而在發(fā)達國家,農(nóng)業(yè)灌溉利用率可達70%。

      和中國很多地區(qū)一樣,農(nóng)業(yè)是云南用水大戶,每年用水量高達110億立方米,而水的利用率僅有40%左右。有科學家計算過,按照目前的灌溉方式,1斤米要“吃掉”1噸水。

      落后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霸颇鲜〉霓r(nóng)業(yè)灌溉多采用渠灌的方式,這些溝渠以土渠為主,輸水過程中漏失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敝袊娍茖W研究院旱災(zāi)及對策研究室主任吳玉成說。

      吳玉成進一步指出,“國外大多采用的是噴灌、滴灌等方式,而中國大多以漫灌等傳統(tǒng)方式為主。問題不在技術(shù),之所以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主要還是因為先進的灌溉方式成本高?!?/p>

      再則,水污染也使得旱情雪上加霜。云南境內(nèi)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別為滇池、洱海、撫仙湖、程海、瀘沽湖、杞麓湖、異龍湖、星云湖、陽宗海,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的進程加速,九個高原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沿湖地區(qū),守著一大池湖水卻不能喝,使旱災(zāi)雪上加霜。

      歷史上,昆明人一直飲用滇池水,到了2007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質(zhì)由Ⅴ類水下降為劣Ⅴ類水,屬重度污染,昆明人不得不告別飲用滇池水的歷史。從民謠對滇池水質(zhì)變化的描述,可以看出昆明缺水的人為因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蝦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質(zhì)變壞,90年代風光 不再。

      植被:單一品種的經(jīng)濟林不利于水土保持

      云南素有“植物王國”的美譽,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不僅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植物種類,而且還有許多古老的、衍生的、特有的以及從國外引種的植物,在全國近3萬種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萬種,占全國總數(shù)的一半還多。

      但是,在被砍伐原生態(tài)林改種桉樹的林區(qū),村民反映,該林區(qū)寸草不生,連螞蟻都找不到了。

      一個地區(qū)的氣候變化,往往與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改變有緊密的聯(lián)系。“干旱是自然現(xiàn)象,但肯定與人類的行為有關(guān)系?!眹H水歷史學會主席、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云南省社科院院長助理鄭曉云研究員認為,干旱的發(fā)生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鄭曉云說:“砍伐森林會導致水汽難以輸送、難以形成降水、土地難以蓄水,于是持續(xù)干旱。目前,云南除了短期應(yīng)急使用存儲水和獲取地下水源之外,還應(yīng)該立即停止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盡快修復被嚴重損害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p>

      在云南省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lián)聯(lián)合提交給云南省政府的一份材料上,專家們指出:“近年造林多從經(jīng)濟效益考慮,林種單一,有的地方甚至蠶食原始森林,種植橡膠、桉樹等經(jīng)濟樹種。截至2009年末,西雙版納橡膠種植面積已達368萬畝。西雙版納原始熱帶雨林面積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5510萬畝,減少到目前的2854萬畝,下降48.2%?!薄伴L此下去,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有消失之憂?!睂<覀兙嬲f。

      “從我們使用的年降水量指數(shù)可以看到,云南在過去4年沒有‘濕月?!敝袊鴼庀缶指呒夘檰栺R爾科·格默說:“干旱的持久度和強度都是我們過去60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格默認為,造成創(chuàng)紀錄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大氣環(huán)流發(fā)生改變。其他因素包括云南出現(xiàn)比以往更為炎熱的氣候。同時,云南正在失去減緩大氣環(huán)流變化的幫手。為了刺激當?shù)亟?jīng)濟,該地區(qū)廣泛種植桉樹這種更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樹木,取代自然生長的森林。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研究西雙版納徑流發(fā)現(xiàn),即使在降水量非常小的年份,熱帶雨林中尚有明顯持續(xù)的地表徑流,而橡膠林中卻頻繁出現(xiàn)斷流現(xiàn)象。研究人員認為,單一林木種植,容易導致水土流失、病蟲害加劇、森林火災(zāi)增多等一系列問題。研究人員總結(jié)速生桉有幾大缺點:

      其一,速生桉是“抽水機”,對土壤的水分需求量極大,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涵養(yǎng)水土能力差、土地易板結(jié)和出現(xiàn)沙化現(xiàn)象。其二,速生桉是“抽肥機”,對土壤的肥料和養(yǎng)分需求量極大,凡種植了速生桉的地方,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肥料和養(yǎng)分而受到嚴重破壞。其三,速生桉是“霸王樹”,對當?shù)卦锓N具有極大的抑制性。

      但是,云南省林業(yè)廳等部門稱,云南省桉樹面積僅占全省人工森林面積的5%,面積只有354萬畝,所謂云南桉樹面積已超過3000萬畝的說法嚴重失實。

      國家林業(yè)局桉樹研究開發(fā)中心認為,桉樹不是“抽水機”,因為每合成1000克生物量(干重),松樹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黃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樹只需要510升??梢姡駱涞乃掷眯屎芨?。

      誰是誰非,還需要深入研究來證實。不過,對于有效保持水土來說,復合林的種植要大大優(yōu)于單一林種的種植,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保持自然界生態(tài)平衡的過程中,森林占著特殊重要的地位。一片森林就是一座天然水庫,雨季能夠貯存雨水,旱時能夠補充地下水。森林變成石漠,“三分天災(zāi)七分人禍”的干旱也就在所難免了。

      猜你喜歡
      水窖桉樹云南省
      母親水窖
      水窖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母親水窖二十周年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彩虹桉樹
      桉樹茶飲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鋁脅迫下不同桉樹無性系葉差異蛋白表達分析
      长宁县| 龙游县| 铜陵市| 灵丘县| 遂平县| 微博| 宜黄县| 东至县| 高雄市| 永和县| 凤城市| 漳平市| 黄梅县| 介休市| 晋中市| 耿马| 介休市| 台山市| 岳阳市| 邵阳县| 乌苏市| 凤台县| 恩平市| 南投市| 浠水县| 汝城县| 富宁县| 安西县| 分宜县| 浏阳市| 石景山区| 凤凰县| 文水县| 博野县| 金门县| 津南区| 紫阳县| 清徐县| 黄大仙区| 天等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