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伊能靜在北京成立“靜新圖書基金會”,她個人首次投入50萬元,基金會開出了100本兒童讀物,并請20位各界知名人士整理、推薦給所有的父母和孩子。喜歡并熟悉伊能靜的人說:這個愛讀書也出版過多部著作的女人,之所以這樣做是源于她對書的摯愛并深諳書籍之于一個人的意義;也有人說,伊能靜這樣做無非是作秀和炒作。她到底是怎樣想的?原本拍戲都忙不過來的她,為何要選擇這樣一件看起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2013年5月7日,筆者在北京采訪伊能靜時,她笑著說:“特蕾莎修女說過,‘不管怎么被傷害都要愛,不管怎么被懷疑都要相信’,她那樣的人物都不介懷別人的評價,專注于內(nèi)心的夢想,我都這把年紀(jì)了,再不圓夢就晚了!”
“曾經(jīng),我的人生不完美,但因為有書、有孩子,現(xiàn)在我覺得自己很完整。所以,余生有書和孩子相伴,我就知足了?!币聊莒o這樣開始講述她和書以及孩子之間的故事……
讀梵高的11歲女孩:
讓殘破童年變完整
大概11歲時,伊能靜常常鬧離家出走,因為她實在受不了每天帶著鑰匙回家,或是敲隔壁的門吃飯的生活。那時的她,以為離家出走就是代表不會再過那樣的生活。有一次,她離家出走去一個同學(xué)家,同學(xué)的媽媽是臺灣很有名的作家艾雅,所以家里有很多很多書,當(dāng)伊能靜看到那個大書房時完全呆住了:“天啊,我們家要有這么多本書,打死我也不會離家出走的!”艾雅就隨便拿了一本給伊能靜。那本書伊能靜至今還記得,是余光中寫的《梵高傳》。她一直看到人家催她回家,第二天,她又“離家出走”了,因為《梵高傳》還沒看完。
這本書讓伊能靜極其震撼: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執(zhí)著做自己竟然到了如此瘋癲的程度,而且到死之前都還沒有被別人肯定過。“可這是梵高唯一的活法,他有自己的活法而且終身都堅持不懈?!焙髞?,她省下有限的零花錢,隔段時間去一次書店,一本本地買來了幾乎所有關(guān)于梵高的書。伊能靜也越來越認(rèn)可梵高和他的活法:至少,一個人要保持靈魂的獨立。而一個女孩,尤其應(yīng)該如此。讀書,讓伊能靜小小的心突然變得開闊和淡定,她知道:無論如何不堪和難過,一個女孩都要堅持讀書。
13歲那年,伊能靜讀完那個深陷抑郁癥的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代表作:《一個人的房間》;16歲時在臺北唱餐廳秀,在后臺等待上場時,臺上的舞女穿著紅艷艷的性感衣服,主持人說著葷笑話,身邊人熱鬧地打麻將,伊能靜卻縮在墻角里看張愛玲的書??吹健吧且灰u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時,她突然不能自抑,旁若無人地淚流滿面。
在伊能靜看來,讀書時能讓一個人內(nèi)心洶涌澎湃,但過后卻能讓人安靜和快樂。從《梵高傳》開始,她就再也沒有停止過讀書。出去演戲、旅游或去朋友家聚會,她的行李里,一定會帶著幾本書。飛機(jī)上漫長的時光里,受了傷被全世界誤會的時候,在遙遠(yuǎn)的地方想念遠(yuǎn)在臺北的兒子,她都會看書。外面喧囂的世界與她無關(guān),更多的時候,她推掉熱鬧的應(yīng)酬,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看書。穿著睡衣,隨便扎起頭發(fā),用最舒服的姿勢去讀書,時光過得飛快。“讀書會讓我維持覺知和靜心,而這兩樣?xùn)|西,我覺得是人生要學(xué)的第一個功課?!?/p>
伊能靜常說,自己需要許多許多的愛,這種需求與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同樣源自成長過程和打拼娛樂圈的孤獨,孤獨和艱辛讓她更渴望讀書且更享受讀書的幸福。從小到大,她最安全和堅韌的愛,多半來自書籍。有人說,伊能靜像一個從張愛玲小說里走出來的女人,無論怎樣的神情都讓人動容,而這樣敢愛敢恨的女人注定要受到傷害。這番言論折射出伊能靜性格中的敏感執(zhí)著,卻低估了她的情商。她曾擁有一段被稱為“王子與公主”的婚姻,迎來了被她視為生命支柱的“小王子”,卻依然逃不過離婚。許多人把同情給了另一方,猜測和質(zhì)疑的聲音把她推向無奈,她選擇保持微笑不辯解,直到很長時間之后,她以一句“智慧不夠”歸結(jié)了自己愛情路上的這道考驗。“人生是累計的,你成熟不代表你不純真,你長大不代表你不單純,我的豐富是和單純同時存在的?!蓖nD片刻她補(bǔ)充,“這些道理,都是讀書后懂得的。所以,受傷的女人一定要多讀書啊。書本會告訴你這樣那樣的選擇和命運,都有著它們不得不那樣的原因。然后,你就釋然了,就能擦干眼淚,繼續(xù)笑著前行了。”
當(dāng)年生下兒子后,伊能靜開始為他制作“哈利的成長日記”,記錄小哈利許多生命中的第一次。他漸漸長大后,她會記下他所說的每句話,那些詩歌一般的語言,還有他畫的每幅畫。伊能靜總是說:“有了哈利以后,我的生命從此安穩(wěn)踏實,從他身上,我學(xué)到很多,也得到很多的感動?!?/p>
有人勸她說,自己哺乳會發(fā)胖,這對以后復(fù)出不利??蔀榱撕⒆?,她堅持母乳喂養(yǎng)。想到哺乳時孩子緊貼著自己,弄得不好會吃到身上涂抹的化妝品,她索性洗盡鉛華,脂粉不施。生完孩子后,原本90多斤的伊能靜將近120斤!她不敢大肆減肥和少吃東西,生怕少了營養(yǎng),對哈利不利。于是,她每天都要喝上一大碗十全大補(bǔ)湯,吃的東西都不單純只是食物了,看到鱈魚,馬上想到腦白金;看到菠菜,立刻想起鐵和葉酸。兒子添加輔食后,伊能靜親自用粉碎機(jī)為他制作輔食,為了確保衛(wèi)生,她還不忘操作時戴上手套。她給寶寶買奶粉的時候,要把超市里所有奶粉都放在地上作比較,對比好后才買。
對伊能靜來說,孩子和書籍是她生命完整的必需品,所以她會一直堅持讀書,一直用心去體驗一個母親的驕傲和幸福。
婚姻不能使人生完整,
但孩子卻彌補(bǔ)了它
離婚后,兒子判給了庾澄慶,對此,伊能靜說:“我沒有資格帶兒子!”她嘴上雖然這樣說,但心里卻深知,從此以后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兒子了,她有很多話還要對他說,她還有好多書要讀給兒子聽。
離婚后,伊能靜成為千夫所指,她不在意,因為她一介小小女子,怎能左右不了解她的人的想法?但是,兒子已經(jīng)不小了,他怎么消化這一切?會怎么看待媽媽?伊能靜思考了很久,終于忍不住問兒子:“媽媽被報紙說得很難聽,媽媽很難過……”她停頓下來,因為兒子突然抬起頭來,認(rèn)真地看著她的眼睛,問:“你覺得你是這樣的人嗎?”眼淚瞬間掉下來,她說:“我不是啊……”兒子笑了:“那你干嗎還要這么難過?”
那一瞬間,伊能靜突然釋然了婚姻帶給她的傷害和誤解。她曾以為,文字、旅行和友誼能療她的傷。沒錯,是有些效果,但不能完全讓她痊愈。但是孩子的陪伴和理解,卻讓她徹底地看淡了一切。她說:“離婚不是一件好事,但絕對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段婚姻,賜給我一個孩子。所以,我這并不完美的人生,也因此變得完整無缺!”
孩子的每個周末和假期,伊能靜都盡量留在臺北陪伴他??吹剿惶焯扉L大成熟,聽到身邊好友夸贊:“你真的把兒子帶得很好!”她在欣慰驕傲的同時,卻也深知: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他上大學(xué)、結(jié)婚生子,然后和妻子、孩子過他的小日子。所以,現(xiàn)在更多的陪伴和愛,是為了成全他日后更加自由獨立的人生。
讓伊能靜欣慰又震驚的是,兒子和她一樣愛看書。他五六歲時,就會一坐三四個小時看一本漫畫書!媽媽寫作的時候,他也會坐在自己的書桌上,給媽媽寫“情書”,或者寫小說。上學(xué)后,他的作文常常在班上被當(dāng)做范文來讀。其實,伊能靜從未給兒子開書單,要求他讀什么書,她只是抓緊一切時間讀書、寫字,沒想到卻深深地影響到了兒子。
兒子讀書、寫作的好習(xí)慣,是因為耳濡目染,是他天生具備模仿媽媽的才能。而這也啟發(fā)了伊能靜:父母永遠(yuǎn)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拔蚁M⒆娱L大后獨立自主。所以,我也要做個獨立自主的媽媽?!币聊莒o說。
看日本電影《東京鐵塔》時,伊能靜一直哭??赐旰笏龑门笥颜f:“如果,我作為孩子的母親,得癌癥的最后一段時間帶給孩子這么大的跌宕,他為了照顧媽媽,失去工作,女朋友跑了,那么,我真的希望當(dāng)有一天我生病的時候可以躲起來,騙孩子說我在法國過得非常好,你好好過你的人生。我不會跟他講,我養(yǎng)你這么大,要照顧我,你不要工作太晚回來,把我一個人扔在家里給保姆,我覺得這不是我當(dāng)初要孩子的本意?!?/p>
伊能靜很不喜歡“犧牲”這個詞,在她的青春期,她曾經(jīng)特別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如果今天這么愛我媽媽,我媽媽也這么愛我,可是我卻讓我媽媽犧牲了她某一段歲月,那不是我愛一個人所愿意發(fā)生的事情,我寧可她從來沒有為我犧牲過,而可以擁有她的人生。”伊能靜說自己真正長大是從做了母親后,她絕對不會告訴孩子媽媽為你犧牲了什么,她常常會在兒子感謝她時說:“寶貝,我們的感情是平等的,在我給予你的同時,你也給予了我好多?!?/p>
“最好的親情沒有任何形狀,它就是存在著。就像一本好書,可能沒有扣人心弦的細(xì)節(jié)和華麗的詞語,但每句話甚至一個標(biāo)點,都會像一記溫柔的拳頭,輕輕地擂向你的心臟……”伊能靜說,給予孩子最大的愛便是“自由”,當(dāng)孩子還不知道父母是誰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知道不斷地往前爬往前爬;當(dāng)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樣的人,這個世界長得什么樣子,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知道站起來不斷地往前走,即便他摔跤。所以她認(rèn)定,人是在還沒有學(xué)會任何形容詞的時候,就已經(jīng)懂得了自由的珍貴。
自由地呼吸和生活,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喜歡的人。這是伊能靜一直堅持的原則,也是她希望兒子以及所有孩子都能做到的。因為唯有那樣,人生才有意義才完整。
愛讀書、愛孩子、
愛自己的女人是英雄
2013年1月,伊能靜的新書《跟自己的身體談戀愛》,在北京舉行簽售會。有人問她,你害怕老去嗎?她笑了,笑顏如花般美麗寧靜:“我如果不老去,我的孩子要怎么成長???但是我很怕放棄,就像‘反正我到了這個年紀(jì)我就那樣吧,反正也沒人看沒人管’的想法。我其實很害怕一個人提早放棄自己,不管是外在的或者是內(nèi)在的,又或者是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別人對自己的關(guān)注,我覺得自暴自棄比老去更加可怕?!?/p>
連死去都不怕,還怕什么老去?她曾經(jīng)跟朋友和親人說:“我希望我走的那天,大家不要放我太難看的照片,而一定是我和兒子最喜歡的;音樂呢,我希望放的是那段時間我最喜歡的,或者我百聽不厭的搖滾樂。我希望大家一定要飲酒作樂,而且沒喝醉的,就不算我朋友!我希望剪出來的片花,都是能讓身在天堂的我笑得肚子疼的?!?/p>
伊能靜從不忌諱身世:“我是窮人家、單親家庭的孩子。兒子現(xiàn)在不貧困,但他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所以,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熟,即使我不陪伴在身旁,他也會那么聽話懂事,我覺得我應(yīng)該為另外的孩子做點什么了。”已經(jīng)過了“為物質(zhì)生活和名利生活打拼階段”的伊能靜,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和影響,為“這個將來要交給我孩子的社會”做點什么。
“我意識到每一個成人都在參與創(chuàng)造孩子的未來?!?012年初,伊能靜“為更多孩子做點什么”提上日程,她說,書能改變每個人的心態(tài)和命運,所以,她想讓更多孩子,都能像兒子一樣讀更多的書,“靜新圖書基金會”有了基本輪廓。伊能靜推掉了很多戲約,走訪、號召,開始致力于為貧困地區(qū)的留守兒童,送去他們希望看到的書?!拔蚁M⒆觽冏x的書,都是能讓他們從內(nèi)心里覺得:生活雖然貧窮,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我的生命依然完整的好書!”伊能靜說。
2013年3月,“靜新圖書基金會”成立之初,伊能靜和團(tuán)隊去湖北省某座偏僻的山村小學(xué)看望留守兒童。當(dāng)她給孩子們讀《老婆婆煮紅豆粥》的故事時,發(fā)現(xiàn)有個小男孩很專注而且靈敏?!皩氊?,你是不是作文很好?”他羞怯地點頭。那天,伊能靜去了這個小男孩家里,發(fā)現(xiàn)他竟然沒有一本課外讀物,他也從來沒有看過課外讀物。伊能靜就對同事說,把車上剩下的書,全部送給這個小男孩。男孩高興壞了,抱了好幾本書在懷里不肯放下,不知道讀哪本書好。伊能靜對他說:“你答應(yīng)我,要好好看完這些書。下次小伊媽媽回來的時候,你把每一本書的讀后心得給我?!彼粝伦约旱牡刂?,要求男孩寫完心得后寄給自己。她說:“你慢慢寫,花兩年時間沒關(guān)系,小伊媽媽會等?!彪x開那座小山村,伊能靜回頭看到,在田野里空空的茶田里面一個木房子,木房子外男孩跟妹妹兩個小小身影,抱著書目送著他們。她一直不停地朝他們揮手,車都拐彎了,房子和小孩被層層霧靄掩蓋。伊能靜想起自己兒時貧窮也沒有書陪伴的生活,突然淚濕眼眶。
她突然有了離開兒子般的戀戀不舍,她的心,也突然變得無比幸福和豐盈?;貋淼穆飞?,依然山霧彌漫、道路泥濘,這條路并不好走,但伊能靜知道:她會一直走下去。因為書、因為孩子,這世上并沒有什么能阻撓她。
2013年4月,伊能靜的“靜新圖書基金會”在北京正式成立,她個人率先投入了50萬元,計劃每年資助10萬個貧窮地區(qū)留守兒童讀到他們喜歡的書。這是一個注定艱辛、漫長的旅程,但伊能靜卻說,她得到的回饋足以溫暖余下的路程。她說,如果兒子也愿意,她不介意帶著他去遙遠(yuǎn)偏僻的地方旅行,母子倆帶著各自喜歡的書,一起去看望鄉(xiāng)下的孩子。然后,圍坐在晨霧彌漫的清晨山坳間,一起朗聲讀書、放聲高歌暢聊人生!
這個愛書、愛孩子的女人在采訪最后說,已過不惑之年的她現(xiàn)在很幸福,因為她已經(jīng)明白了“我是誰”“我在哪里”和“我將要去哪里”。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rèn)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币聊莒o很欣賞這句話,因為生活的真相是冷漠還是殘忍,對她來說早已無關(guān)緊要,有書、有孩子、有自己的夢想,一個女人就能成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