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睿
又到春節(jié)了。
每逢此時,我都要跟媽媽回姥姥家。爸爸在海外石油勘探項目部工作,已經(jīng)好幾個春節(jié)沒有回家過年了。姥姥家在河北省衡水市的農(nóng)村。坐在車上,眺望窗外景色掠過,不由得感慨萬千。道路兩旁不知什么時候建起了工廠,還修了那么多縱橫交錯寬敞的公路。
車過了衡水,姥姥家就快到了,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記憶中去姥姥家的路了。農(nóng)村真是一年一個樣,恰似一個成長中的孩童,頭也不回地追趕城市的腳步。泥濘的小路被填成寬闊的大道,少了故土鄉(xiāng)色。這寬闊的柏油路顯得有幾分寂寥,不過這使我們的行程方便了許多。
車到姥姥家門前。內(nèi)開的兩扇木頭門上椒圖咬著門環(huán),在門中間對稱的掛著,時隔多年,唯一不曾變化的就是這個大木門了。仔細看,門上還有我年幼時與小伙伴貼上的貼畫,如今早已模糊不清了,只留下淡淡的斑跡……
我記得有一個夏天,我們拿著家里的掃把滿街跑著撲蜻蜓,在田里抓螞蚱拿回來逗弄家中的小貓……
記得有一個秋天,我與表姐露露拋開一切作業(yè),騎著自行車閑逛整個村莊,拿著父母賞的錢去買幾毛錢的三無食品以及里面贈送的貼畫,這花哨的大門便是我倆得意之作。
她帶我到田里去玩。摘熟了的玉米,不熟的棉桃,去偷隔壁家地里的花生和辣椒。其實,我們偷東西并不是為了吃,只是喜歡那不勞而獲的刺激感。抑或,尋一棵歪脖棗樹,從樹下?lián)煲桓鶖嗟舻闹ρ荆缓笠蝗伺赖綐渖先?,一人在下面把外套脫下來,撐開站在樹下接著。上面只需輕輕拍打枝干,或者拿著枝丫向棗密集的地方,隨手那么揮動兩下,棗便如雨一般的落下。每次我都愛爭著去爬樹,有次剛爬到略高一點的地方,看到了一只蟲兒在樹枝間爬行,嚇得我尖叫著蹦下樹來,換她上去。表姐上了樹總是亂打一氣,弄的棗掉得哪兒都是,我只能捧著衣服來回跑,看到頗豐的收獲,也覺得值了。隨后,我倆便躺在麥草堆上,捧著一顆顆飽滿晶瑩的棗,放肆地吃起來,一口咬下去,甜蜜溢得滿嘴都是,家鄉(xiāng)的棗真甜……
冬天,在別人堆砌好的雪人里面點一個鞭炮,“砰”的一聲把雪人化成漫天飛舞的白色雪沫,而我們便在揚起的雪下,捂著嘴,笑呵呵地逃走,鄉(xiāng)間農(nóng)家真好玩……
“進去啊,傻站著干嗎?”不知是誰的聲音,把我從沉沉思緒里拉扯回來。抬頭一看竟是三舅?!皝韥韥?,好不容易回來了,快進屋里坐?!?/p>
我叫了聲舅舅,轉(zhuǎn)身走進院子。院內(nèi)石榴樹枝上敷了一層薄薄的霜,晶瑩剔透的,好似眨著眼睛的星星。只可惜,那甜美的石榴耐不過寂寞的冬天,熬不到新年,不能迎接我的到來了。
走進正屋,明晃晃的水晶吊燈給我一個振動,似乎覺得不如那昔日的普通電燈所散發(fā)出的光溫柔。地面上白瓷磚也不如過去那磚塊地踩著舒適。一切都顛覆了從前的模樣,跨時代的進步與還停留在從前的記憶發(fā)生碰撞,這與懷念著那份鄉(xiāng)土氣息的我格格不入,有說不出的不適應(yīng)。屋正中間的玻璃茶幾上散落的放著幾盒云片糕,雪白雪白的,是我小時候很愛吃的那一種。從里面抽出一小片,捻起,放到嘴里,細細的嚼著,卻總感覺是少了些什么……
“嘿,吃什么呢?”嗯?回頭。迎上來的是露露的面孔——烏黑的長發(fā),發(fā)簾遮住了額頭,濃厚的眼線,內(nèi)斂的笑容,畫著艷麗的妝,接著是一身的黑色。這便是那個曾與我度過春夏秋冬,走過半個童年的表姐。時髦的裝束將我兒時的夢一下子打碎,絲毫不留情面。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我遲遲不能接受。這哪兒是當年那個滿臉稚嫩,滿身泥漬,說起話來會使人笑得最開心的表姐?
她牽起我的手,“走,咱倆玩去”。
“唔……好吧”。我諾諾的回答,不敢抬頭看她,生怕有什么猛獸會一下子撞進我身體里,撕咬掉心中最無瑕的回憶。出門,一輛電動車替代了那輛破破爛爛的自行車。
隨后,她載我到大舅家門口。剛進門,就看到策表哥抱著自己的孩子玩耍。看到我們進來,便揮動孩子的小手跟我們打招呼?!皝恚砍?,叫姑”。
我笑了笑。露露則是馬上沖過去,牽起晨晨粉嫩嫩的小手,溺愛的蹭著她的臉蛋,撒嬌一般,輕聲地問道“還認得我不?”晨晨睜著大眼睛,點了點頭,哼了一聲,表示認得,于是,露露便抱起她玩耍。
而我則在策表哥身旁蹲下,“最近好嗎?”
“就那樣吧”策哥表點起一支煙。緊縮的眉頭里有著一種我看不懂的愁?!澳隳??考試如何?”
“就那樣吧。孩子多大了?”
“明年上幼兒園”。
“你呢?高幾?”
“高一了”。
……我們一句接一句不痛不癢的聊著。
“晨晨,記著晚上去咱家玩去哈”。晨晨睜著大眼睛看著我和露露,再次點了點頭。
我便和露露出門踏上電動車。
整個下午,我都與露露重演我們曾經(jīng)的喜怒哀樂:我坐在電動車后面,迎著風吹,緊緊摟著露露的腰,任她載著我跑遍整個村莊。
須臾間,我明白了,粉紅胭脂替代了兒時用花瓣搗爛涂得滿手的自制紅指甲油,濃妝艷抹遮去了當年素顏,時光盡情的打造著成熟的我們,可不管多少年后,心中總會是有那么一個角落屬于年少時的我們,而那份純真是不曾褪去的。想到這里,我把露露抱得更緊了。
寒風刺骨,把臉吹得通紅,可我們依舊能綻放出最美最青春的笑容。
年后,沒過幾天。我便和媽媽離開了姥姥家。
身披朝陽,車子開往回京的路上。閉上眼睛,太多人有著太多的變化,想慢慢細數(shù)媽媽老家發(fā)生的一切。突然一陣電話鈴聲打斷了思路。
“喂……嗯,好……我一會到,掛了”。
“媽媽,怎么了?”
“哦,是巨叔,請咱倆吃飯”。
巨叔?腦海里馬上一連串的聯(lián)想與回憶。巨叔,爺爺?shù)膬鹤?,爸爸的弟弟,他們?nèi)沂强粗覐男¢L到大的。準確的說我在這個家生長了12年,直到那年我們舉家搬遷到北京,從此就沒有再見面了。
該回去看看爺爺了,聽說爺爺又找了一個老伴。
兩年前,我離開的時候,奶奶便去世了。原本只是患了眼病,由于沒有重視,導致病發(fā)全身。想到這兒,心仿佛被刺痛了一下。并不是感慨生命的脆弱,而是我從未珍惜過在世時的奶奶。
小學時,爸媽都要上班,所以便把我托付給奶奶一家。在奶奶家吃飯,在奶奶家寫作業(yè),甚至有時在奶奶家睡覺。但我并不因此而感激什么,反而抱有一種理所應(yīng)當?shù)南敕?。常常因為貪玩而回去很晚或者不回去,導致爺爺奶奶都在等我吃飯。我至今記得,很多個晚上奶奶把飯送到我家來。奶奶端著餃子,送到家中,等我吃完再把碗端回去?,F(xiàn)在回想起,不知道她是怎樣邁著蹣跚的步履面對那上上下下五樓的挑戰(zhàn)?一次元宵節(jié),我拉著奶奶去看燈會,看著奶奶從兜里倒出來一些一角一角的硬幣,然后數(shù)出一塊錢,給賣冰糖葫蘆的小攤,以滿足我的嘴饞,那場面是我絕對不會忘記的。最后甜甜的糖稀和著蜜棗山楂,一口咬下去,竟會有種想哭的沖動。奶奶總是陪我玩軍棋,陪我打牌,任我把她家雪白的墻壁涂得亂七八糟……
突然覺得很心酸。一點一滴,能檢點出我的太多不珍惜以及那些我從來沒有注意到的愛的小細節(jié)。我與奶奶相處的日子,是我短短的童年,是次次的誤讀與簡單的包容,是我的無知與奶奶無聲的愛彼此充實,感動……
不知不覺中一顆淚珠爬上眼角,在悔恨中搖擺滑下臉頰。
眼前,我站在奶奶家的門前,推開那扇通向心底回憶的大門。
“小琪琪,來了?”爺爺笑著迎了出來。爺爺依舊和以前一樣,但是身邊的人卻變了?!斑@位就是琪琪吧,老聽到你巨叔提到你??熳熳?。一個生面孔從廚房里迎了出來,腰間系著圍裙,隨后從廚房里飄來一陣香味。不想便知,這就是我的新“奶奶”。
“嗯”我應(yīng)了一聲。隨后,爺爺便開始互相介紹?!斑@位是宋奶奶。喏,這是你巨叔的女兒,格格”。格格沖我點了點頭,走到我面前,手里捧著一個類似于九連環(huán)的玩具,遞到我面前?!扮麋鹘憬悖隳軒臀医忾_嗎?”
我接了過來,這是我沒有離開這個家時曾玩過的玩具。一共有12個,玩法與九連環(huán)類似,只需把兩件東西分離出來。小時候,我解開過,是奶奶教的。我在回憶里摸索奶奶解開的方式,滑動指尖,輕輕一推,便把五角星與蛇環(huán)分離開來。
“姐姐,你好棒”。我笑了笑,看著懵懂的格格。格格和我一樣愛鬧愛笑。從她的一舉一動里,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年少的自己。只可惜,回不去了。
“來來來,大家嘗嘗宋奶奶的手藝”爺爺招呼著大家入座。
滿桌的菜肴,大部分是我以前不曾在爺爺家吃過的。不得不承認,宋奶奶的手藝比奶奶不知道強上多少倍,但是她卻永遠不是那個陪我走很遠很遠看燈會,買冰糖葫蘆的奶奶。那碗餃子情,也是這一桌佳肴所不能堪比的。回首往年,奶奶應(yīng)該會讓我坐在她的身邊,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巴不得把全桌子的菜都夾到我的碗里,哪怕她知道最后可能全部浪費掉,她也愿意。而她,一定是所有人中最忙碌但卻是最開心的那一個。此時此刻,家人團聚,應(yīng)當是一幅合家歡樂的畫卷,可是,沒有了奶奶……
淚水再次從心中翻滾出來,濕了眼眶。
回家路上,我坐在車里。突然想起,在奶奶家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那面被我用蠟筆涂得亂七八糟的墻壁也被刷回了雪白色。奶奶走了,我也離開了。就連那一面墻壁也沒有我們的故事了……
從姥姥家和爺爺家回來,已是二月初了。
無意中找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日記。潦草的字跡,卻能看出是一筆一畫認認真真的寫上去的。仔細翻看,我的世界里,密密麻麻的都是抹不去的回憶……
童年,多么讓人想往。我的童年雖然談不上光輝,但也很燦爛。很快樂、忒幸福,因為我有奶奶的闔家護理,有改革開放付給家境的寬裕。
那幼年時出時入,現(xiàn)已改變了容顏的老屋是否會有像我一樣的銘記?
那蟬鳴鳥啼是否續(xù)唱著那棗樹下的故事?
陪我追趕太陽的伙伴可會像我一樣做著今昔對比,或者,他們把流失的記憶埋藏在心盒里。
也許他們會像我一樣,輕敲鍵盤,書寫這生活的思念與樂趣……
如今,不再是在奶奶家墻上胡寫亂畫的幼子,而是在高科技電腦前的操作,不再是攀樹摘棗、匐地偷花生的頑童,而是步入征程的中學生。時間仿佛一陣風,毫無保留的向我襲來,輕盈歡樂卻從我的指尖溜走……
時光,收走了我的童年,交給我的是中學生活,是時不我待的拼搏歲月。天天面對的是攻堅啃硬的數(shù)理化。公式的解析和復雜的習題磨煉著我的意志,有快樂也有傷痛……
這是學子們應(yīng)當承載的付出,是時代的需求,是人生的法則,一切的一切告訴我,我必須攀登,必須勇往直前。這是我的志愿,也是父母的期盼。但愿若干年后像今天回憶童年一樣回憶我的中學時代。
那時,我應(yīng)向爸爸媽媽交上一個合格的答卷;那時,我會站在奶奶的墳前,告慰在天有靈的奶奶——我已完成了從“孩子”到“成人”角色的轉(zhuǎn)變,是一位新時代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