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童話大王鄭淵潔:“放羊法”
童話大王鄭淵潔創(chuàng)作童話20余年,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采取“放羊法”。他說:“孩子的學習任務要在學校里完成,放學后的任務就是玩。”通過鄭淵潔的教育方式,孩子在一種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長大,增強了自信心,培養(yǎng)完善了人格。
“虎媽”蔡美兒:高壓手段
美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原名蔡美兒,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媽戰(zhàn)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她自稱“采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女兒被哈佛大學錄取。
“狼爸”蕭百佑:棍棒教育
蕭百佑,廣東人,自稱“中國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將四個孩子送進北大。蕭百佑也躋身成功父母行列,出版教子經(jīng)《所以,北大兄妹》介紹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以“打”為法寶的“中國狼爸”掀起對中國國產(chǎn)教育模式的討論。
“鷹爸”何烈勝:極限教育
何烈勝,南京企業(yè)家,40歲得子,兒子多多是早產(chǎn)兒,出生時就伴有多種并發(fā)癥。為讓兒子健康長大,曾是教師出身的何先生親手制訂了一系列“兇狠”的教育計劃。2012年除夕,他讓4歲兒子以獨特裸跑方式在美國紐約-13℃的暴雪中迎接2012農(nóng)歷新年。該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后,迅速走紅。他說:“我的方法的確就像只老鷹,把孩子逼到極限,這樣他才能學會怎么飛。”何烈勝從此被人們譽為“鷹爸”。
深圳嚴父:吃苦教育
曾先生在深圳打拼了20年,事業(yè)有成,家境不錯。女兒曾子琦目前在深圳寶安區(qū)上小學,2013年,在曾先生的提議下,8歲半的曾子琦,花了20多天,徒步近700公里,從深圳走回湖南邵陽老家。7月29日,曾先生在QQ空間里寫下這么一段話:不要怕路途遙遠,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足矣。為女兒的成長高興,也為自己接下來的挑戰(zhàn)打氣!
【素材分析】孔子曰:因材施教。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亦是如此。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放羊法”與“虎媽”“狼爸”“鷹爸”們的高壓教育明顯走的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卻殊途同歸,令兒女成才。由此看來,我們不能說哪種教育絕對好或不好,只能說哪種教育更適合孩子。
【適用話題】1.因材施教;2.教育方式;3.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