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存在過的痕跡,總是像《簡愛》中桑菲爾德莊園里的鬼魂一樣揮之不去。羅切斯特的瘋妻雖然被鎖在樓頂,還能時不時跑出來殺人放火搞破壞。《蝴蝶夢》里的前女主人更是極品,死了都能通過其忠仆、情夫繼續(xù)控制曼陀麗莊園,直至將其燒成灰燼。
前任的報復多半是出于不甘心。美國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因婚外情辭職,晚節(jié)不保的他肯定恨死了“小三”布洛德威爾,可布洛德威爾肯定在心里反唇相譏:“你如果不劈腿‘小四,試圖把我變成前情人,你也不會變成前局長哦!”
最讓人惱火的是,前任留下的有些痕跡是抹不掉的。法國“第一女友”瓦萊麗要求總統(tǒng)傳記中不許提及其前女友羅雅爾,遭到了傳記作者的拒絕。因為,有些事是無法裝作沒有發(fā)生的,比如兩人所生的4個孩子。李澤楷被問及對“梁洛施交新歡,餐廳被偷拍”的感受時,一句貌似淡定的“這是她的私事”,卻顯得意味深長。畢竟,梁洛施不僅是他的前女友,她還有一個身份: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第3代繼承人(而且還是3位)的母親。
前任還會留下各種意想不到的蛛絲馬跡,剪不斷理還亂。有個微博段子說,一位姑娘的男友給她辦了個親情號,有次她去繳話費時才發(fā)現(xiàn),這組親情號里有三個人:她、他、還有他的前女友。另一位姑娘更悲催。她曾用自己的手機幫前男友激活過某酒店的會員卡,結果有一天收到他和別人開房的確認短信,時間、地點俱在……她好糾結,是把短信轉發(fā)給他呢,還是裝沒看見?有好事者答:“親,短信群發(fā)?!?/p>
我的一個閨蜜離婚,換房換家具換掉和前夫有關的一切,可還是會防不勝防地收到一些打給其前夫的推銷電話。剛離婚時她聽到那個熟悉的名字還會氣堵、難過,后來這種騷擾電話多了,她會沒好氣地回答:“他得了不治之癥,您要給他捐款的話,就把錢打到……”沒說完對方就掛了。
作為余男的粉絲,每當看到她前男友王全安和張雨綺大秀恩愛的八卦,我都會猜想她作何感受。有一個段子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她的心聲:“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的《敢死隊2》在一號廳,你給新歡拍的《白鹿原》在二號廳?!?/p>
史上最尷尬的前任要算米亞·法羅。她的前男友伍迪·艾倫娶了他們的養(yǎng)女宋宜,而且還對媒體聲稱,自己此生最大的幸事是與養(yǎng)女結婚,并后悔沒有早點與米亞·法羅分手。難怪其子羅南在訪問中諷刺他,不知道該叫他父親還是姐夫。
不過,也有人能把前任轉化成勵志的正能量。日本一家日光浴美容店的女店員,男友每次和她魚水之歡時,都會播放吉澤明步的AV,一邊忙活一邊對其贊不絕口。兩人分手后,這位女店員決定自己去拍AV,她說:“我要讓前男友知道,我比吉澤明步更加出色!”
對理發(fā)產生恐懼感,是七八歲時候的事兒。為了培養(yǎng)我的獨立意識,一天,我媽鄭重地給了我一元錢,要我獨自去理發(fā)。結果我比我媽期望的更加獨立,果斷地用這錢買了零食,與玩伴黃二狗分食一空。然后,黃二狗拿起他媽媽的裁縫剪刀,把我的頭發(fā)剪了。那個造型我至今記憶猶新,倘若放在今天,應該能被時尚界接受??上覌尩膶徝烙^不夠超前,一頓暴打之后把我遣送到理發(fā)店返修。我坐在碩大的理發(fā)椅中獨自垂淚,我媽在一旁怒氣未消地絮叨。很快,我的事跡傳遍了街坊四鄰,以致以后我每次理發(fā)都要跑大半個城,直到看不到熟人為止。
青春期的時候我開始迷戀長發(fā),正好也可以少了去理發(fā)店的煩惱,于是開始留起了頭發(fā),每天梳洗打扮,留意著頭發(fā)的長度。當我的頭發(fā)快要長到齊眉梢的時候,黃二狗的頭發(fā)已經(jīng)和毛阿敏的差不多長了。課堂上他有個招牌動作,就是身體慢慢地后轉,脖頸迅速右甩,手順勢撥開長發(fā)露出眼睛,對著心愛的姑娘拋去一個皮笑肉不笑的眼風。
有一天晚自習,黃二狗沉醉在揮灑比頭發(fā)還長的情書中,放松了警惕,結果被窗外巡視的教導主任發(fā)現(xiàn)了。教導主任扯住他的頭發(fā),將他朝教室后墻上甩去,場面慘不忍睹。我意識到長發(fā)的風險實在太大,連夜找到了一家尚未打烊的理發(fā)店,將頭發(fā)剃成了遲志強那樣。
后來,我上了大學,和黃二狗分開了。這時候,理發(fā)已經(jīng)不是幾塊錢能打發(fā)的了,加之我對理發(fā)店中的妖氣男女甚是反感,所以還是不愿意去理發(fā)店。好在大學里的氣氛比較包容,索性我又留起了長發(fā)。元旦的時候,系主任請吃飯,酒過三巡,他鄭重地對我說:你還是把頭發(fā)剃了吧,外語系男生本來就少,你再留著長發(fā),從后面一看,別人都當咱系沒男人吶……
畢業(yè)后,我3年沒回家,去年回家時又見到了黃二狗。他人變得很文藝了,黑框眼鏡,碎花襯衫。他開了一間理發(fā)店,店里的小妹都叫他Howard,而不叫黃二狗。他請我喝酒,直到彼此都已微醺。送他回店時,他在店門口拉住我,滔滔不絕地訴說著干時尚這行的不容易和自己的身不由己。
他邀請我進店理發(fā),但我終究還是沒進去。我說,這些年我已經(jīng)不太在意頭發(fā),開始留起胡子了。
王家衛(wèi)的《一代宗師》延續(xù)了一貫的文藝范兒,各路高手們隨時隨地都在思考人生重大難題,貌似武林大師都是文青出身。
不過追根溯源,葉問還真有文青血液。據(jù)說,佛山葉家皆為宋朝丞相葉颙后裔。遺憾的是,葉颙家雖有“一門八進士”(他跟7個兒子)之說,但卻與一代宗師無緣。原因很簡單,沒在國家圖書館干過。
北宋的國家圖書館名為館閣,但職責更加寬泛,藏書以外兼有作家協(xié)會和出版總署的功能。到元豐年間,中央搞體制改革,館閣變作秘書省,繼續(xù)負責文化事業(yè)和出版工作。這是個經(jīng)濟待遇一般但聲譽卓著的部門,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年代,身為高級領導卻沒有館閣任職經(jīng)歷,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我們熟知的歐陽修、蘇東坡、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等諸位大師,無不出自館閣。
那么,北宋文壇的一代宗師,究竟是誰呢?獲得皇家認證的,先有歐陽修,后有蘇東坡(兩人都謚號文忠)。宋孝宗最推崇蘇東坡,親自為《蘇東坡集》作序,稱他為“一代文章之宗”。但蘇老師深知宗師最好還是不要隨便當,皇帝要讓他當翰林學士,他寫下《舉黃庭堅自代狀》,說黃庭堅“瑰瑋之文妙絕當世”,推薦他取代自己。第二年,文化界有個叫舒煥的,又推舉蘇老師為詩壇盟主,蘇老師還是連稱“不敢當”,再次把黃同學推了出來。
不管誰來當這個宗師,反正是輪不到葉颙的。好在王家衛(wèi)老師給力,一部電影就把“一代宗師”的名號贈與葉問。對葉家一脈來說,真是失之于宋代文化界、收之于民國武林界。
如果問宋代武林界的一代宗師是誰,想必武林秘籍《九陰真經(jīng)》的作者黃裳應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有好事者曾搞過金庸小說人物武功終極排行榜,他被排在第七位,在達摩祖師、無名老僧、前朝太監(jiān)等之后,蕭峰、王重陽、東方不敗等之前。
按照金大俠的說法,黃裳奉皇帝之命收集整理道家典籍,由于過分投入導致越界發(fā)展,從文化界一路穿越到武林界,成為當時的絕頂高手。這是何等牛叉的人生,正應了王家衛(wèi)老師的一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黃裳通過校對走上一代宗師之路,天知道他對那些道家典籍有多么的念念不忘!
其實宋代還真有叫黃裳的文化人。他是神宗年間的狀元,當過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不過卻從未奉旨整理出版天下道家之書。好在金庸已是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細節(jié)都是過眼煙云——我們不在意一招一式,我們在意的是整個武林。
我在紐約認識了一個孩子。他父親是國內很有名的一個企業(yè)家,這一年暫時厭倦了做生意,來美國訪學,他們一家人就跟著來了。
他其實已經(jīng)18歲了,個子很高,體重超過180斤,留著黑黢黢的胡子,驟然看上去跟任何一個荷爾蒙茂盛的男青年沒什么兩樣,但我還是覺得應該叫他孩子。五六歲的時候,他發(fā)過一場超過40度的高燒,然后他的智商就一直停留在了那個時候。以后,他可能還會胖到200斤,胡子從茂密慢慢變成稀疏,皮膚松垮下來,就像任何一個正在老去的男人,但他永遠是個孩子。
我們一起去紐約上州看紅葉。他很沉默,時不時和自己的妹妹說幾句話,眼神一直游離,不和任何人對視,坐在車上默默吃奧利奧。
爬山前大家先在山腳下唯一一家烤肉店吃午飯,他坐在我對面,我問他想吃什么,他突然振奮起來,說:我要吃雞翅,我喜歡吃雞翅,你知道什么是雞翅嗎?然后他就開始跟我說話了,用他干干凈凈的眼睛一直一直盯著我,盯得我開始游離。事實上,只要我不打斷,他似乎可以永永遠遠地說下去,他用“對呀”回答你的所有提問或者反問,然后繼續(xù)絮絮叨叨地講他的故事。
他想回南通老家,因為姥姥養(yǎng)了兩條狗。他也喜歡在美國的這所學校,因為學校里也有兩條狗。其中一只導盲犬,他用手輕輕一勾,就會跑過來舔他的手心。有些同學升班了,他還留在那個班里,所以別人都比他小,他不喜歡同學都比自己小。他用一塊石頭去砸馬蜂窩,被馬蜂蟄了,很痛。他在巴西拿著一罐可口可樂,小蜜蜂就跟著他走。姐姐,為什么小蜜蜂要跟著我走?(因為可樂很甜吧?)對呀!
然后他又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有一天媽媽回來得晚,他給妹妹煮了一碗方便面。早上只有他需要六點半起床去坐校車,他就自己給自己烤面包煮咖啡。他喜歡喝咖啡。這大概是唯一能讓人感覺到他已經(jīng)18歲的部分。
在北京的時候,他會自己坐公交車去雙井的特殊學校上課。有一次經(jīng)過家樂福,有個女人找他借手機,他高高興興拿給女人。女人一邊打電話一邊往前走,他懵懵懂懂地跟著走,但是走著走著,女人就不見了。講到這個故事他不高興了,低頭扒拉了一會兒自己的盤子。過了兩分鐘,他重新振奮起來,甜甜蜜蜜地重復問我:姐姐,你說為什么小蜜蜂要跟著我走?
所有的問題和故事他都會重復又重復。大概他不記得曾經(jīng)講給你聽過,甚至不記得你是誰。在他們的世界里,你是誰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