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亞軍,湯正輝,黃 鵬,譚運德
?
連翹嫩枝全光照噴霧扦插技術研究
祝亞軍,湯正輝,黃 鵬,譚運德
(河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鄭州 450008)
全光照噴霧條件下連翹嫩枝扦插試驗結果表明:影響連翹嫩枝扦插生根率、生根長度的主要因素為基質類型、生長調節(jié)劑的濃度以及插穗類型。在珍珠巖、蛭石混合基質中,插穗留半葉,用濃度為200 mg·L-1IBA溶液速蘸處理,其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達75.6%。
連翹;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生根率
連翹(Thunb.) Vahl系木犀科Oleaceae連翹屬Vahl 落葉灌木,別名黃壽丹、黃綬丹、綬帶[1]。連翹是重要的經(jīng)濟型灌木資源,不僅是傳統(tǒng)常用大宗中草藥,而且是水土保持、造林綠化、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被建設的重要材源,同時也是觀賞性較高的園林樹種,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廣闊。連翹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在生產(chǎn)中,主要采用嫩枝扦插繁殖和播種繁殖[2]。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技術是目前連翹育苗普遍采用的一項技術,可以使過去認為不易生根的植物扦插繁殖成功,而且該技術操作簡單,可大大縮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質量,實現(xiàn)工廠化育苗和自動化管理[3]。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多種植物的無性繁殖[4-7]。以往連翹扦插繁殖方法比較粗放,對扦插基質、藥劑濃度、插條等因子無嚴格要求,對其因子與生根率、扦插成活率的關系研究較少。本試驗應用全光照噴霧扦插技術進行連翹嫩枝扦插試驗,以期探討一種繁殖率高、經(jīng)濟實用的繁育栽培技術。
苗床設在長寬為15 m×4 m的塑料棚內,塑料棚上方搭設三針65%遮光的遮陽網(wǎng)。苗床共4個,長寬為3 m×2 m,苗床四周為磚砌30 cm高的圍墻,并設排水孔2處,底層鋪20 cm的煤渣和小卵石,以增強苗床的透水性和透氣性。連翹插條用營養(yǎng)杯盛裝,杯中基質4種:細河沙、珍珠巖、蛭石、珍珠巖與蛭石(按1︰1)混合,并用600倍多菌靈溶液噴灑,攪拌均勻。間歇噴霧裝置采用中國林業(yè)科學院“SL-Z型葉濕自控儀”及配套裝置。
2012年7月,在欒川連翹主產(chǎn)地,從豐產(chǎn)性強、樹體健壯、無病蟲害、無損傷的母株上選取1年生半木質化嫩枝作插條,采集在陰天進行。將插條打捆并用濕布包裹,放入水桶中,及時運回。為確保運輸過程不失水,采條時帶一段長3~5 cm的2年生枝。在連翹扦插前,對插穗進行處理。試驗用的生根粉為中國林科院研制的IBA生根粉6號。
選取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插條,剪成長8~10 cm小段,上端留1對葉片,下部葉片全部剪除,上切口距頂芽1~2 cm,下切口緊靠下芽下部,剪成切口平滑的斜面。插條分別進行500 mg·L-1生根粉溶液速蘸、200 mg·L-1生根粉溶液90 min浸泡、清水浸泡3種處理,之后分別插入4種基質。扦插深度為4 cm左右,扦插完畢立即噴霧2~3 h,確保第1次噴透,并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液進行滅菌。然后開始間歇噴霧。
全光照噴霧設備主要特點在于控濕控溫,濕度保持在90%以上,溫度控制在35℃左右。在扦插早期插穗愈傷組織形成前噴霧間歇短,時間長,可使葉面經(jīng)常保持一層水膜,避免失水萎蔫。試驗在7~8月份進行,在此期間棚內溫度可達48℃,通過延長噴霧時間保濕降溫。根據(jù)天氣變化對噴霧裝置進行適當調節(jié),在晴天,白天每隔30 s噴霧15 s,夜晚間隔為40 min,噴15 min;陰天或雨天適當延長間隔時間。每星期噴灑1次500倍多菌靈溶液進行滅菌。45 d后統(tǒng)計生根數(shù)、根長、生根率等數(shù)據(jù)。每個處理150株,3次重復。
經(jīng)觀測可知,連翹插穗生根具有經(jīng)愈傷組織生根和皮部生根2種類型。扦插后9~11 d,在切口處開始形成愈傷組織,進而有白色小突起,開始生根;在近下切口皮部、葉腋也會有白色突起,形成根芽。
由于4種基質具有不同的物理性狀,對水和溫度也有不同的反映,進而影響到插穗的生根效果。從表1可知,扦插基質對生根效果有不同的影響。采用珍珠巖、蛭石1︰1混和基質生根率最高,新生根系生長最好,生根數(shù)量較多且粗壯,側根發(fā)達;珍珠巖和蛭石2種基質相比,珍珠巖基質中的插穗生根數(shù)較少,但較為粗壯,側根少,蛭石基質中插穗生根情況與此相反;河沙基質中插穗生根率最低,生根數(shù)量最少,根細而短。分析其原因為:珍珠巖排水快,通氣性好,蛭石保水性好,兩種基質混合,比較適合嫩枝扦插的要求;河沙由于排水、透氣性能力較差,不適于嫩枝扦插的需要。
表1 扦插基質及生根粉濃度處理對生根效果的影響
將IBA6號生根粉分別配置成500 mg·L-1、200 mg·L-1兩種不同濃度,以清水為對照,進行本次扦插試驗。由表1可見,在珍珠巖、蛭石混合基質中,插穗經(jīng)生根粉濃度為200 mg·L-1溶液浸泡90 min處理后,生根效果與其他處理相比相對較好,生根率達73.3%,主根和側根生長均較優(yōu);經(jīng)過生根粉濃度為500 mg·L-1溶液速蘸處理的插穗與清水浸泡處理的插穗相比,差異不顯著。
基于基質選擇和生根粉濃度試驗的結果,進一步分析了插穗不同處理對扦插生根的影響。在珍珠巖、蛭石混合基質中使用生根粉6號濃度為200 mg·L-1溶液浸泡90 min處理插穗。插穗處理為4種:半葉,將1對葉片垂直于主脈切剩1/2;全葉,插穗留1對整葉;2對葉,插穗保留2對整葉,以無葉為對照。每個處理150株,3次重復。
表2 插穗不同處理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表2結果可見,半葉和全葉處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無葉和2對葉,生根率是后兩種處理的2倍多。4種處理生根的平均根長無明顯差異,都在10 cm左右,但側根生長情況仍以半葉和全葉相對較好。本試驗在夏初進行,溫度可達48~50℃,如留2對葉則出現(xiàn)因較強的蒸騰作用而導致插穗萎蔫;無葉插穗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雖然不會導致萎蔫,但也不利于生根;半葉及全葉蒸騰作用較弱,致使生根較好。試驗所選連翹插穗為1年生枝條連續(xù)剪切而得,無頂芽,插穗不進行伸長生長,所以,養(yǎng)分集中在莖段能夠促進插穗生根。
隨著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的增加,生根率并未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生根所需的生根劑是有一定限度的,過高則產(chǎn)生抑制作用[8]。因此在使用外源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插穗時應注意濃度的使用,過高不僅不利于生根,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插穗選當年生枝條,因其半木質化嫩枝的薄壁組織較多,所以轉變?yōu)榉稚M織的能力較強,并且嫩枝含水量高,氨基酸和可溶性糖也較多,酶活性強,易于形成愈傷組織,這都利于生根。
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技術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的新型育苗技術,以其自動化程度高、扦插成活率高、周期短等優(yōu)點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通過試驗,連翹嫩枝全光照噴霧扦插的最佳條件是珍珠巖和蛭石1︰1混合基質、200 mg·L-1IBA生根粉溶液浸泡90 min,選取當年半木質化枝條,對插穗留半葉(大葉片)或全葉(小葉片)處理,生根率可達70%以上,根系生長較好。
利用全光照噴霧設施進行連翹嫩枝扦插育苗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及時調整噴霧頻率,水分一旦過多,易造成插穗腐爛或爛根現(xiàn)象。同時要注意插枝前對培養(yǎng)杯、苗床殺蟲滅菌。
影響連翹嫩枝扦插育苗的因素較多,本試驗未考慮因子間的交互作用,需在后續(xù)實踐和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1]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三冊 [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2]黃鵬. 連翹開發(fā)利用前景及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J]. 北方園藝,2009(3):195-197.
[3]黃鵬,譚運德,祝亞軍,湯正輝. 連翹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育苗及造林管理技術[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11):182-183.
[4]王寧,曹幫華,劉濟明. 楊樹嫩枝扦插試驗[J]. 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報,2004,23(1):10-14.
[5]周景清,張麗茹,周長虹,張守國. 錦帶花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繁殖技術[J]. 河北林業(yè)科技,2007(1):62.
[6]占玉芳,滕玉風,甄偉玲. 全光照噴霧四翅濱藜嫩枝扦插試驗[J].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8,36(7):10-11.
[7]王齊瑞,楊海青,趙輝,林春陽. 雜種馬褂木嫩枝全光照噴霧扦插技術初探[J]. 河南林業(yè)科技,2007,27(4): 4-6.
[8]潘瑞熾. 植物生理學:第六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Study on Tender Branch Cutting ofwith Full Sunlight and Auto-spray System
ZHU Ya-jun, TANG Zheng-hui, HUANG Peng, TAN Yun-de
(Henan Forestry Academy,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tender branch cutting ofwith full sunlight and auto-spray 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rooting rate and root length ofcuttings are the type of medium, the concentration of IBA and the type of branch. In perlite and vermiculite mixed medium, cions treated by half leaf and dip in 200 mg·L-1IBA about 90 min, the rooting rate is 75.6%.
; full sunlight and auto-spray; tend branch cutting; rooting rate
S 722.8
A
1003-2630(2013)01-0001-03
2013-02-25
國家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 (編號:200904024);河南省博士后科研資助 (編號:2011044)
祝亞軍 (1978-),男,河南信陽市人。碩士,研究方向為森林培育。Email:zhu_yajun@126.com
湯正輝 (1973-),男,河南開封市人。博士,研究方向為森林培育。E-mail: zhenghuitang321@126.com
(責任編輯:王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