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瑪
人到中年,潘濤常常覺得很累。這累,來自于上有老、下有小,更來自于他總覺得老婆師洋不理解自己,很多事兒都不和他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
比如潘濤的母親長期和他們住一起。老人和年輕人有很多生活方式不一樣,老太太每晚雷打不動地聽京劇催眠,因?yàn)槎常咽找魴C(jī)的音量開得很大。婆婆的房間和他們的房間相鄰,師洋不堪其擾,不止一次讓潘濤去勸婆婆把音量調(diào)低一點(diǎn)兒,而婆婆卻說音量低了聽不見,這讓潘濤左右為難。
再比如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潘濤覺得什么都應(yīng)該先緊著孩子,大人受一點(diǎn)兒委屈沒啥,這卻冷落了師洋。
這樣的事情多了,師洋覺得自己在潘濤的心里一點(diǎn)兒地位都沒有。而潘濤呢,覺得師洋太不懂事了:你和老人孩子計(jì)較什么?尊老愛幼不是應(yīng)當(dāng)?shù)膯幔坷掀挪淮?,老媽不敢得罪,女兒更是不能委屈,潘濤成了受氣包?/p>
師洋一不高興就回了娘家,而且一回去就很久不回來。她說:“我們家氣氛好,住著舒心?!背弥菽昙?,潘濤去接師洋,他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魔力讓師洋連家都不想回了。
去的那天正好是師洋嫂子的生日,一家人正商議著去哪個餐廳吃飯,商議半天,師洋哥哥發(fā)話了:“還是壽星定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吃什么,我們都陪你!”結(jié)果師洋嫂子選了自己愛吃的西餐。
這頓西餐大家吃得很開心,尤其是師洋的嫂子,滿臉幸福洋溢,一家人其樂融融。師洋的母親雖然吃不慣西餐,但看起來也挺高興的。
在岳母家住的那幾天,潘濤發(fā)現(xiàn),師洋家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都和自己家不同。
比如師洋的侄子周末要去上鋼琴課,去老師家得轉(zhuǎn)好幾趟車,潘濤心想,這么遠(yuǎn),家長怎么也得負(fù)責(zé)接送吧?可是沒有。師洋的哥哥說:“周末是屬于我和老婆的時間,我們有我們的活動,他從來都是自己去自己回?!?/p>
又比如吃完晚飯,師洋的哥哥嫂子手拉手出門散步去了,將老媽和兒子丟在了家里。潘濤覺得他們不顧老、不管小,太自私了??煽纯蠢咸粋€人怡然自得地看著電視,而孩子自己乖乖地做著作業(yè),都沒覺得自己受了什么委屈。
還是師洋哥哥的話讓他明白過來:“只有這家里最主要的兩口子開心了,愛的需求得到滿足了,才有心情去滿足家中其他人愛的需求,這樣大家才能都感受到幸福?!边^去他尊老愛幼,委曲求全,卻落得一身不是,家里的人也沒覺得幸福。
事實(shí)確實(shí)如此,一個家庭中,最核心的關(guān)心是夫妻關(guān)系,只有把夫妻關(guān)系捋順了,其他關(guān)系才能捋順,家庭才會幸福。
(摘自《兩個人的修行》金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