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QQ好友列表里躺著一些好友,有的很長時間都不說一句話,頭像是亮的還是灰的也很少注意。只是在整理QQ好友時,猶豫著是不是把這些不曾有過太多交流的好友刪除掉,按鼠標右鍵準備刪除的一剎那又總是收手,萬一有一天又想和對方聯(lián)系呢?
書架上堆滿了很久不曾翻過的書,落了厚厚的灰塵,可總舍不得把它們當廢品處理掉。要知道,這當中很多書都承載著過往的記憶,并且,萬一哪天又想翻一翻呢?
家里的衣柜一直處于飽和狀態(tài),可每到換季時總覺得自己沒衣服穿,因為在那些堆得像小山一樣的衣服里,自己打心眼兒里喜歡的沒幾件??勺屓思m結(jié)的是,這些衣服有的很名貴,只是款式稍微老了點兒;有的很好看,如果自己再瘦5斤的話一定能穿進去……
超市做特價活動,那些紙巾、米、油反正都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干脆多囤點兒;朋友送的那套茶具實在不喜歡,但畢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還是留著吧……
某天,當感覺自己身處被各種雜物堆得滿滿當當?shù)募抑杏行┩覆贿^氣來時,我意識到這種生活方式是有問題的。很多時候,房間雜亂的原因并不是我不愛收拾,而是舍不得放棄??臻g是有限的,房間里的物品卻在不斷增多。覺得每一件物什都和自己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永遠都抱著不舍的心緒,歸置起來又談何容易?就算辛辛苦苦歸置好了,可因為空間限制,很快就會陷入一種“剛整理好,沒幾天就恢復(fù)原狀”的境地。
終于有一天,下定決心先把幾年前的那些雜志和大學時舍不得扔的教材處理掉。當把新書填滿書架時,我竟然很容易跨過了那個“不舍”的門檻。衣柜里那些款式已經(jīng)過時且再也不會穿了的衣服,果斷打包送人或者捐出去;那些價值不菲且覺得自己還有穿著的可能性的衣服全部收入整理箱“留柜察看”??粗鹿窭锸O碌臑閿?shù)不多的幾件自己真心喜歡的衣服,竟暗自生出幾分滿足感來??蛷d、廚房里的雜物全部進行分類,除了特別喜歡的,其他一律扔掉……
在這個物質(zhì)過度豐富、情報無孔不入、人際關(guān)系繁瑣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與負擔與日俱增。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整理術(shù),特別是收納術(shù),都是在物品數(shù)量不減少的基礎(chǔ)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空間、精力來整理。而日本一位叫山下英子的雜物管理咨詢師則提倡一種叫“斷舍離”的概念。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在“入口”取舍物品的行動。舍,即舍去多余的東西,在“出口”清理堵塞的行動。離,則是指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著,也就是說通過反復(fù)實踐“斷”“舍”的步驟來實現(xiàn)通暢的新陳代謝狀態(tài)。不只是家中物品,包括食物、信息、人際關(guān)系、思考方式、價值觀等各個方面,也都需要新陳代謝發(fā)揮作用。
我想山下英子是對的。自從扔掉那些多余的雜物后,家里干凈利落多了,收拾起來也更有效率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因為要來客人而突擊搞衛(wèi)生的情況。因為,東西很少的房間實在沒什么可收拾的。除此之外,每次想買什么東西時,我都會問自己“你真的很需要它嗎”“它確實是你喜歡并想擁有的嗎”,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我的購物欲越來越小了,但我買的每一樣?xùn)|西都是非常珍愛,并且愿意保存很久的。
在人際關(guān)系上,我也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掃除力”:QQ好友列表里,說話超不過3句的好友一概刪除;出席商務(wù)活動時不再熱衷于和人交換名片,現(xiàn)在這個社會,想要找到某個人,無論如何也是有辦法的;錯過了陌生的電話號碼,不會回撥過去,如果對方有急事,會再發(fā)短信過來……
一個生活在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中,且擁有之物、交往之人皆是自己所喜的人,能不幸福嗎?
(摘自騰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