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飛輪儲能系統(tǒng)軸系本機動平衡實驗研究

      2013-06-01 07:29:44張超平戴興建孟祥泳李勝忠
      儲能科學(xué)與技術(shù) 2013年3期
      關(guān)鍵詞:動平衡軸系飛輪

      張超平,戴興建,孟祥泳,李勝忠,范 軍

      (1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濮陽 457001;2清華大學(xué),北京 100084)

      石油鉆機是鉆井勘探施工的主要裝備,機械石油鉆機在負(fù)荷周期性變化的起、下鉆工況中長期存在“大馬拉小車”、“大馬拉重車”的不良工況[1],頻繁的沖擊負(fù)荷還阻礙了綠色動力——天然氣發(fā)動機的推廣使用。對于周期性變化的脈沖負(fù)荷特征,在動力系統(tǒng)中引入電容或飛輪儲能調(diào)峰單元,既可以實現(xiàn)發(fā)動機在高效率工況下的平穩(wěn)運行,也可以實現(xiàn)下鉆鉆桿勢能回收利用[2-3]。飛輪儲能具有高功率、壽命長、響應(yīng)快的優(yōu)點,是動力系統(tǒng)頻繁調(diào)峰的優(yōu)選儲能技術(shù)[4-6]。

      在動力系統(tǒng)中引進400 kW/10 MJ飛輪儲能裝置后,在低負(fù)荷時利用內(nèi)燃機組的冗余出力帶動直流調(diào)峰電機發(fā)電給飛輪儲能電源充電,在尖峰負(fù)荷出現(xiàn)時,飛輪儲能電源放電(400 kW持續(xù)25 s),驅(qū)動直流調(diào)峰電機做電動運行,向動力系統(tǒng)提供充足的補充轉(zhuǎn)矩。分析表明,調(diào)峰運行的動力機組運行平穩(wěn),并可減少冗余容量,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

      高速飛輪儲能系統(tǒng)中旋轉(zhuǎn)軸系的振動問題是系統(tǒng)可靠安全運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材質(zhì)、加工、安裝等各方面原因,飛輪電機轉(zhuǎn)子在加工好之后,質(zhì)量分布不夠均勻,其中心慣性主軸偏離旋轉(zhuǎn)軸線。轉(zhuǎn)子轉(zhuǎn)動時,轉(zhuǎn)子各微元質(zhì)量的離心慣性力所組成的力系不是一個平衡力系,這種不平衡是轉(zhuǎn)子振動的最主要激發(fā)源,在飛輪高速旋轉(zhuǎn)的時候,會引起同步不平衡振動[7-8]。而且轉(zhuǎn)子—軸承—機殼—基礎(chǔ)系統(tǒng)一般存在一個或多個共振模態(tài),其頻率低于額定轉(zhuǎn)動頻率,不平衡較大的旋轉(zhuǎn)機械在通過共振頻率時會遇到振動迅速增加的困難,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方法減小轉(zhuǎn)子的不平衡量。

      具體的方法是在轉(zhuǎn)子上選定適當(dāng)?shù)男U矫?,在其上加上適當(dāng)?shù)男U|(zhì)量(或校正質(zhì)量組),盡量減少離心慣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將轉(zhuǎn)子運行時振動的幅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nèi)。

      1 動平衡實驗裝置

      飛輪電機軸系設(shè)計參數(shù)如下,充放電循環(huán)工作轉(zhuǎn)速:1800→3600→1800 r/min;飛輪電機總動能:16.3 MJ;飛輪電機軸系總質(zhì)量:1650 kg;飛輪電機軸系轉(zhuǎn)動慣量:230 kg·m2;軸系跨度1700 mm。

      圖1 飛輪儲能電機軸系Fig. 1 Flywheel motor rotor bearing unit

      飛輪電機軸系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采用立式支承:在軸向上,上端采用非接觸永磁吸力軸承卸載飛輪電機總重量的90%~95%,以減少軸承摩擦損耗。為承擔(dān)永磁電機磁偏拉力,上端采用輕載徑向定位軸承即圖1中的上軸承。下端采用高速滾動軸承定位即圖1中的下軸承。飛輪電機軸系的不平衡動載荷由上、下軸承承擔(dān),為提高軸承的壽命,必須進行高精度動平衡,盡量減少軸承的動載荷。

      采用Rion公司產(chǎn)品SB-7700現(xiàn)場動平衡儀進行動平衡。動平衡儀有兩個加速度傳感器,測量兩個測點的振動(安裝在上下軸承殼體外,見圖1),轉(zhuǎn)速傳感器測定轉(zhuǎn)速、提供轉(zhuǎn)子振動信號的相位基準(zhǔn)。動平衡儀根據(jù)振動信號、轉(zhuǎn)速相位信號進行同頻分析,得到振動中的不平衡響應(yīng)幅度和相位。采用影響系數(shù)法進行動平衡,首先測量原始振動、然后測量試重引起的振動,動平衡儀根據(jù)原始振動和試重振動計算出加重,之后再測量平衡后的振動。動平衡儀根據(jù)殘余振動再計算下一次加重,直到殘余振動滿足測試要求。動平衡轉(zhuǎn)速選取在臨界轉(zhuǎn)速附近,測點一般選擇在軸承座上。

      2 實驗結(jié)果

      2.1 單面動平衡

      為進行粗平衡和了解飛輪軸系的加工及安裝工藝質(zhì)量,首先將飛輪軸系采用臥式支承,并用變頻電機帶動皮帶驅(qū)動飛輪旋轉(zhuǎn),單面動平衡(加重面在飛輪上)后,可運行到2100 r/min。

      飛輪儲能電機立式軸系按實際工況垂直安裝后,在660 r/min存在共振峰,振動幅值超過500 μm。這表明立式安裝軸系平衡狀態(tài)與臥式安裝存在較大差別,需要重新做低速動平衡。600 r/min運行下,平衡效果顯著,振動幅值減少到50 μm。飛輪貼重量為 350 g ∠ 270°。

      低速動平衡后,可穩(wěn)定運行到1600 r/min。超過1700 r/min,轉(zhuǎn)子系統(tǒng)遇到第2共振點,振動又快速增加。因此需要在1600、1750 r/min區(qū)間作單平面高速動平衡。如圖2所示,動平衡后(加重1:192 g ∠ 258°;加重 2:252 g ∠ 258°),可升速到 2700 r/min,但高速區(qū)振動增加顯著,超過可接受水平。與低速動平衡加重相比,加重量顯著減少。新的加重并未引起通過660 r/min過臨界困難。

      圖2 單平面平衡振動特性Fig. 2 Vibration under one plane balancing

      由圖2還可得,加重1條件下,通過第2共振區(qū)時,上、下端振動均小于70 μm,但2700 r/min時,下端振動超過 100 μm。加重 2條件下,2100~2700 r/min區(qū)間內(nèi),下端振動顯著小于加重1,但上端的振動顯著增加,通過第2共振區(qū)時,最大振幅接近300 μm,因此單平面平衡不能達(dá)到理想的平衡效果。

      2.2 雙面動平衡

      軸系的初步結(jié)構(gòu)中,飛輪有兩個加重面,但距離只有飛輪的厚度,動平衡測試表明幾乎等同于一個加重面,軸系中上部電機轉(zhuǎn)子上的加重面無法利用,且其作用半徑小,效果不明顯。解決的辦法是在軸系上端增加平衡面,因此設(shè)計了一個外徑660 mm的動平衡工藝飛輪盤(見圖1),專門為放置加重量。增加了平衡工藝盤后,1600 r/min處平衡后升速到2700 r/min,振動由50 μm 減少到20 μm。圖3表明,第2共振區(qū)下在1600 r/min處的平衡有效地減少了共振振動,且減少了2600 r/min以上的振動,但機組下端的振動在2300 r/min附近的共振幅度還是偏大,需要進一步平衡。圖3還表明,充電升速和發(fā)電降速過程中,同一測點的振動有一些差別。

      圖3 1600 r/min處平衡后振動特性Fig. 3 Vibration after balancing at 1600 r/min

      后續(xù)多次動平衡測試表明:1800 r/min條件下動平衡后,第3共振區(qū)2350~2500 r/min中下端共振振動難以抑制,因此又在2350 r/min處動平衡(見圖4),但此轉(zhuǎn)速下動平衡卻破壞了1800 r/min下的動平衡,即2400 r/min處的共振峰抑制后,卻又激發(fā)了第2共振點1900 r/min的共振,1900 r/min和2400 r/min處的共振峰不能得到同時抑制。2400 r/min的共振主要是下端振動大,1900 r/min的共振峰主要是上端振動大。

      圖4 不同轉(zhuǎn)速下動平衡Fig. 4 Balancing at different speeds

      解決的思路是:首先在1800 r/min處動平衡,然后于2200 r/min處再做動平衡,平衡加重量的取舍要考慮1900 r/min共振點的振動。

      經(jīng)過多次動平衡試驗后確定的加重方案是:平衡工藝飛輪:118 g ∠ 290°;主飛輪:192 g ∠ 255°。精細(xì)動平衡后,殘余失衡量小于2000 g·mm,偏心距小于2 μm,2600~3600 r/min區(qū)間內(nèi)可保持小于15 μm的振幅水平。

      2.3 電機磁偏力影響

      飛輪電機放電功率可根據(jù)發(fā)動機傳動系統(tǒng)需要調(diào)節(jié),測試了3種不同放電功率的振動幅頻特性(見圖5)。2150 r/min共振點在上端處200 kW時振幅最大為230 μm;400 kW時振幅最小為140 μm;100 kW時振幅居中為170 μm。2600 r/min以上,放電功率對振幅影響較小。

      圖5 放電功率對振動的影響Fig. 5 Power rate effect on the vibration

      電機功率不同,電樞電流就有差別,因磁場不均勻、偏心引起偏心電磁力因電樞電流變化而改變。理論分析表明,這種磁偏力會引起軸系的附加振動。軸系下端的振動同樣受到電樞電流的影響。

      3 結(jié) 論

      立式飛輪電機軸系升速到額定3600 r/min過程中,將通過660、1900、2400 r/min 3個共振點。為通過臨界振動,選取了動平衡轉(zhuǎn)速為600、1800和2200 r/min。為提高動平衡效果,飛輪電機軸系增加了一個動平衡工藝飛輪。動平衡后高速運轉(zhuǎn)區(qū)2600~3600 r/min區(qū)間振動幅度小于15 μm。因電磁偏拉力作用,充電、放電、放電功率等因素對通過共振區(qū)的振動幅度有顯著影響。

      [1]Wang Lingjin(王令金),He Guodong(賀國棟),Wan Deyu(萬德玉). Packag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rill rig engine[J].Oil Field Equipment(石油礦場機械),2004,33(1):50-53.,

      [2]Wang Jun(王軍). Preliminary envisa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 capacitor on oil rig[J].Oil Field Equipment(石油礦場機械),2009,38(12):97- 99.

      [3]Zhang Chaoping(張超平),Sun Qingde(孫清德). 機械鉆機負(fù)載調(diào)峰裝置:中國,201020191047.8[P]. 2011-01-12.

      [4]Bolund B,Bernhoff H,Leijon M. Flywheel energy and power storage system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2):235-258.

      [5]Kweder J,Wildfire P,Panther C,et al. Design of a flywheel based energy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rural villages in China[J].S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ssenger Cars-Mechanical Systems,2009,2(1):703-712.

      [6]Dai Xingjian(戴興建),Deng Zhanfeng(鄧占鋒),Liu Gang(劉剛),et al.Review on advanced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large scale[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11,26(7):133-139.

      [7]Wen Bangchun(聞邦椿),Gu Jialiu(顧家柳),Xia Songbo(夏松波),Wang Zheng(王正). 高等轉(zhuǎn)子動力學(xué)-理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1999.

      [8]Dai Xingjian(戴興建),Zhang Xiaozhang(張小章),Jiang Xinjian(姜新建),et al.Flywhee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n Tsinghua University[J].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儲能科學(xué)與技術(shù)),2012,1(1):64-68.

      猜你喜歡
      動平衡軸系飛輪
      臥式異步電機軸系支撐載荷研究
      防爆電機(2022年3期)2022-06-17 01:41:24
      現(xiàn)場無試重動平衡方法研究
      飛輪座注射模設(shè)計
      模具制造(2019年7期)2019-09-25 07:30:00
      雙機、雙槳軸系下水前的安裝工藝
      輪峰推出兩款飛輪新產(chǎn)品
      動平衡堵漏之量化初步研究
      軸系校中參數(shù)與軸系振動特性相關(guān)性仿真研究
      基于ANSYS的高速艇艉軸架軸系振動響應(yīng)分析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26
      Word Formation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推輪子的人
      意林(2014年1期)2014-07-05 05:54:04
      瑞安市| 嘉义市| 鄂尔多斯市| 台中市| 太保市| 新民市| 柯坪县| 保康县| 酒泉市| 平顶山市| 乌拉特前旗| 任丘市| 云阳县| 增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和政县| 邹平县| 墨江| 上栗县| 敖汉旗| 随州市| 湘西| 汉川市| 肥乡县| 天长市| 昆明市| 长海县| 湘乡市| 祁东县| 历史| 抚远县| 庆元县| 汨罗市| 高邑县| 沁源县| 洪泽县| 保康县| 鸡东县| 贺州市| 乐陵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