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
如何敲開孩子心中的那扇“門”
小欣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不愿意和家長說話的狀況。那么,原因都來源于孩子嗎?心理專家吳老師說:“這主要是因為成年人對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變化缺乏了解,與孩子溝通不及時、交往有代溝造成的?!?/p>
家長們是不是感覺到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回到家總喜歡把自己關在屋里寫日記聽歌。你們說的話孩子也聽不進去,總感覺沒法溝通。那我們就一起來聽吳老師講解這其中的原因吧!
孩子自身原因
青少年隨著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發(fā)展,體力和智力發(fā)展迅速,好運動、敢創(chuàng)新,對人生、社會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尚不成熟,遇事易偏激。
家長原因
家長們忙于事業(yè)工作,忙于操勞生活,忙于交際應酬,所以很少有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活動、交流,兩代人很少接觸,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以致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些什么,很容易產生代溝。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加大了孩子的壓力也能產生代溝。
社會原因
兩代人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也不同。父母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能和孩子的想法相去甚遠。另外,兩代人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不同,社會觀念、社會環(huán)境、工作性質、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變化,對上一代人沖擊較大,他們不能很快適應這個時代的發(fā)展,而正處在這個時代的青少年,能很快融入這個時代,能夠迅速接受新鮮事物,兩代人之間因此出現(xiàn)摩擦。
承認代溝,求同存異
家長不要視代溝如“洪水猛獸”,思想上的代溝,就需要在溝通中進行碰撞,在碰撞中取得個性的“共振”,從某種意義上說代溝也有著積極的一面,它是社會前進的一種形式。生活中,要完全填平代溝是不現(xiàn)實也沒必要的。正所謂“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如果兩代人之間的某些差異極難協(xié)調,那么父母就該求大同、存小異,理解、尊重子女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絕不可將自己偏愛的某種模式強加給對方。
多多溝通
代溝是一種心理存在,良好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兩代人之間曾經斷裂的心理聯(lián)系續(xù)接起來,從而達到交流的順暢和相處的和諧。父母應該多找孩子談談心。交談是可以使雙方互相溝通的,只有溝通了才能相互理解。父母應主動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營造交流氛圍。這種交談必須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父母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切忌用封建家長式的態(tài)度,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否則會使彼此間的距離感增強。
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圍
家長應爭取給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和睦的環(huán)境,不能按自己的好惡和標準來評價與要求孩子。適當降低對子女的要求。對子女要求過高,會形成孩子心理上的重壓。不要給孩子過分的愛,而要給孩子一片“情感自留地”。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讓孩子有發(fā)言的權利,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態(tài)度和意見,這種接納不是被動的,而是在真正弄清孩子的意見和態(tài)度是否合理之后,心悅誠服地放棄自己的見解。
父母要與時俱進
現(xiàn)代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信息瞬間萬變。這一代的青少年普遍具有思想活躍、勇于探索、易接受新事物和崇尚個性的心理特征,所以,父母應該努力學習知識,預先了解子女的特點并努力把握時代特點和時代觀念,不斷學習進步,建立新的觀念,順應時代的潮流,力求與子女有共同的話題和愛好,這樣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引導孩子的發(fā)展。
親子溝通的必要性
1.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可以使父母及時了解到孩子的需要,狀態(tài),并能及時給予幫助,指導。。
2.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能在家庭中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給孩子安全感和歸宿感。
3.能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4.有利于孩子掌握行為規(guī)范,促進其社會化的發(fā)展。
5.對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有助于緩解他們的逆反心理,特別是家長應以朋友身份接近他們時,他們會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樣會起到很好的溝通效果。
6.可消除代溝的負面影響,有助于兩代人的相互諒解,消除敵意,相互取長補短。
7.使孩子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親子及時有效的溝通,會帶給雙方愉快的情緒體驗,孩子時時處處感到愛的關照,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信息時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有逐漸弱化的趨勢,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防止其功能的弱化。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