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梅
各國公務宴請一窺
◎綜梅
英國公務宴請向來以從簡、實用為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務”和“吃飯”并不是被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們在工作場合公事公辦后各回各家,并無宴請工作對象的慣例。
對英國人來說,比起“吃什么”,“怎么吃”才是判斷宴會檔次高低最重要的標準。精美的瓷器是英國人的心頭之愛,拿出珍藏的全套瓷器待客是最高禮遇之一。英國人對餐具的講究直接體現(xiàn)在數(shù)量上,一席之間要換數(shù)套碗碟刀叉,面前擺滿有著各種貼心用途的小器皿。
英國人常用盛開的鮮花和搖曳的蠟燭點綴桌面,席間搭配不同菜肴的美酒更是宴會的精華。此外,招待外國領導人這樣的高級別宴請還會聘請知名樂團進行演奏助興。在高級別的宴請中,布置就餐環(huán)境和聘請服務人員的費用遠遠高出了菜品的價值。
當然,此類宴請的頻率較低,更多的公務宴請都是以自助餐、酒會或招待會的形式舉辦,菜品即使有海鮮也是相對常見的蝦蟹牡蠣,罕有昂貴珍稀的品種。但這并非因為英國人囊中羞澀,而是因為英國本身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相對單調(diào)和貧乏,而且老百姓對公務員怎么花自己繳納的稅收非常敏感,包括首相在內(nèi)的所有公務員請什么人吃飯、花費多少,都必須按照規(guī)定明確記錄在案,媒體和公眾有權要求公布這些記錄,首相一般不會拒絕公布宴請賓客的情況。
法國素來以美食享譽全球,然而,法國的公務宴請卻是以搭配的美酒而非菜品來判斷檔次高低的。酒的年份、酒莊、級別都是有講究的,而且要與正餐中的菜品相配。
不久前,為使國家順利實現(xiàn)“瘦身”發(fā)展,法國總理埃羅表示2013年法國政府運營經(jīng)費平均會比2012年削減7%。但法國民眾對官員們的公款消費還是不滿意。法國大報《費加羅報》就曾經(jīng)發(fā)表文章,批評法國公務員的“排場”。
針對民眾的質(zhì)疑,法國的政府網(wǎng)站經(jīng)常公布“三公經(jīng)費”的開支,以展示“透明”的一面。有關公務宴請的詳細信息,在網(wǎng)站上都有據(jù)可查。而政府對于濫用公款消費的官員也絕不手軟。
2012年5月7日,克里姆林宮為俄羅斯新任總統(tǒng)普京的就職典禮舉辦了盛大的招待會,出席的3000名賓客享用了克里姆林宮精心準備的俄羅斯國產(chǎn)飲品和美食,光香檳就喝掉了5000瓶。據(jù)報道,此次宴會的特色菜品包括配蔬菜煎餅和白蘑菇汁的扇貝、配嫩生菜葉的熏蝶魚、配迷迭香和梾木果醬的烤鴨、配少量什錦蔬菜的煎堪察加蟹、烤鱘魚排、大馬哈魚魚子醬等。
雖然國宴隆重,但俄羅斯卻很少有公款吃喝的現(xiàn)象。在俄羅斯,若有必要請客,一般首先要在請客之前填寫一張“請客計劃”,詳細匯報去哪兒吃、吃什么、大概的價格是多少、請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領導簽字,經(jīng)批準后才能請客。吃完飯后,還需要保留飯店提供的發(fā)票,發(fā)票上需標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湯,每個菜的價格是多少,此外,還要報告請客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請客目的,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公務員有的甚至認為這樣的程序太麻煩,往往干脆自己掏腰包請客。
在朝鮮,正式國家宴會的菜式和酒水都不奢華,菜量不是很大,但也都體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首先是小菜,包括具有朝鮮特色的打糕,然后是火雞肉片、綠豆涼粉、泡菜和綠豆餅。主菜有果汁炸海鮮、番茄土豆牛肉、燒鰻魚、鵪鶉肉丸,有時也會有烤牛肉。作為大型宴請的菜式,主菜部分沒有什么山珍海味,分量也不大。有的宴會會在主菜的最后添加一道“神仙爐”?!吧裣蔂t”造型酷似中國的火鍋,但卻不是邊涮邊吃,而是將各種肉、菜等食材事先放入鍋內(nèi),現(xiàn)場加熱食用。主食一般是平壤冷面或者醬湯米飯,飯后甜點是冰激凌和人參茶,有時有水果拼盤。
大型正式宴會提供的酒水都是朝鮮自產(chǎn)的燒酒、紅酒、啤酒、飲料和礦泉水,同市面上出售的沒有區(qū)別。根據(jù)場合不同,有些宴會上會出現(xiàn)一些很有特色的產(chǎn)品,比如“衛(wèi)星酒”,是由糯米釀造的40度白酒。
納稅人的錢究竟花在了哪里,是各國公民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在美國,法律成了制約公務宴請的絕佳利器。美國的公務宴請出了名的簡單,尤其在一些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州。這些法律會明確規(guī)定,對方請己方或己方請對方超過每人10美元,就是行賄受賄。如果真有需要超過一定數(shù)額的請客費,必須經(jīng)議會通過,下?lián)苓@筆資金。否則被查出后,當事人會被納稅人起訴。“要為納稅人的錢負責”,是根本原則。
而在印度,除了極少一部分外事場合會有政府出面宴請外,總體上也沒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印度想請印度官員吃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和官員本人的私下關系已經(jīng)非常密切,他們根本不會隨便答應和別人一起到餐館吃飯。
主要原因就是怕被媒體發(fā)現(xiàn)。如果被曝光,政府公務員即便沒有做損公肥私的事情,也會“有理說不清”。
同為亞洲國家,日本在控制和監(jiān)督政府“三公經(jīng)費”支出方面,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國家,公務用車、公款宴請等都被降低到了最低水平。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日本政府的財政狀況每況愈下,對公費開支卡得越來越嚴格。日本政府機構舉行的活動,除了少數(shù)必要的禮儀性場合,絕大多數(shù)并無公費宴請等內(nèi)容?;顒訁⑴c者多是吃食堂或外食套餐等,即使有聚餐活動,基本上也是當事人自掏腰包,付費方式以AA制居多。
(摘自《港澳臺報刊資料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