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奎,吳麗麗,謝蘭萍
(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天水 741018)
符號說明
B——內圈公稱寬度,mm
C——外圈公稱寬度,mm
d——軸承公稱內徑,mm
d2——內圈大擋邊直徑,mm
D——軸承公稱外徑,mm
T——軸承公稱寬度,mm
隨著對軸承壽命、可靠性等要求的逐步提高,國內、外眾多軸承設計和制造專家學者都認為潤滑劑是軸承 “第五大件”。潤滑劑在滾動軸承中的主要作用為:
(1)減少摩擦,減緩磨損;
(2)形成油膜增大接觸面積,減小接觸應力;
(3)確保軸承在高接觸應力作用下長時間的正常運轉,延長疲勞壽命;
(4)消除摩擦熱,降低軸承工作表面溫度,防止燒傷;
(5)防塵、防銹和防蝕。
軸承潤滑劑分為潤滑脂、固體潤滑劑和潤滑油三大類。其中,油潤滑更適于在高速和高載荷條件下工作,溫度使用范圍更寬,并且可以帶走軸承內部的摩擦熱,散熱好;同時,還可以與齒輪之類的摩擦副零件共用一種潤滑劑,實行共同潤滑。單從潤滑劑使用效果而言,油潤滑較為優(yōu)越。
從理論上講,圓錐滾子軸承工作時,在潤滑油供應充分的情況下,滾子與內外圈滾道之間、滾子與內圈擋邊之間將形成一層有效的潤滑油膜,潤滑油膜能將承受極高壓力的接觸表面完全隔開,從而防止金屬表面直接接觸,減小摩擦和軸承零件間的相互磨損。但是研究資料表明[1],大多數(shù)滾子軸承失效是由于潤滑劑供應中斷或者是不能恰當?shù)貙櫥瑒┧偷綕L動體與滾道接觸的區(qū)域,形成有效的潤滑油膜。
在某些應用場合,由于圓錐滾子軸承潤滑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軸承結構不利于潤滑劑到達工作區(qū)域,也將導致軸承摩擦增大,溫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的軸承失效。為了使軸承潤滑更為充分,有必要對軸承潤滑系統(tǒng)進行改進,對軸承結構進行調整,使其更有利于引導潤滑油進入軸承工作區(qū)域,實現(xiàn)充分潤滑。
經過分析和實踐,通過適當增大軸承內圈大擋邊外徑尺寸并在內圈大擋邊面內側設計30°左右的潤滑油引導坡面,引導更多的潤滑油進入滾子外徑面與內、外圈滾道之間和滾子球基面與內圈大擋邊工作面之間,可以有效改善軸承潤滑不充分的問題。
具體實現(xiàn)方式如圖1所示,通過對軸承大擋邊結構尺寸的改進,使?jié)櫥屯ㄟ^引導坡面與滾子球基面形成的“漏斗”流入滾子球基面與內圈大擋邊工作面之間,改善了滾子球基面與內圈擋邊工作面之間的潤滑條件,更易于在兩接觸面間形成動壓油膜。
1—外圈;2—內圈;3—滾子;4—保持架;5,6—軸承腔體;7—內圈大擋邊;8—滾子球基面;9—潤滑油引導坡面;10—內圈大擋邊工作面
以非標圓錐滾子軸承568980設計為例,軸承要求外形尺寸:d=65 mm,D=150 mm,T=38 mm,B=35 mm,C=30 mm; 潤滑方式為飛濺潤滑。改進前原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因潤滑不足導致的軸承早期失效,但由于受安裝部位結構和尺寸的限制,無法通過改進潤滑方式來改善軸承的潤滑條件。
經查找GB/T 273.1,發(fā)現(xiàn)非標軸承568980外形尺寸與標準軸承30314(d=70 mm,D=150 mm,T=38 mm,B=35 mm,C=30 mm)較為接近,且30314軸承的額定動、靜載荷都能滿足客戶對568980軸承的要求??紤]到產品結構的合理性和實際生產加工的要求,套用30314軸承的內部結構對568980進行設計,其中,30314軸承的外圈、滾子和保持架可以在非標軸承568980中完全借用,只對內圈進行重新設計。針對非標軸承568980在實際運轉中存在潤滑油不足的現(xiàn)象,在常規(guī)設計基礎上,改進軸承內圈擋邊結構,將d2值增大6 mm,并在內圈大擋邊面內側設計35°的潤滑油引導坡面,改進后內圈大擋邊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內圈大擋邊結構的改進設計
改進設計的軸承實際生產后經客戶大批量使用,有效滿足了各項使用要求,未出現(xiàn)因潤滑不足而導致的軸承失效現(xiàn)象,軸承使用壽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