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王海蓉
在這個爆炸的消費時代,饑餓,對很多青少年來說,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記憶??墒?,我們不能忘記《一九四二》電影里描述的饑餓的中國,我們不能忘記,我國還有幾千萬人的溫飽還沒得到解決,我們還是世界農(nóng)產(chǎn)品進口大國,資源短缺問題依然制約我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不能忘記,習(xí)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講話。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傳統(tǒng)。我們不能忘記饑餓帶給我們的苦難,如果我們總是遺忘,下一場饑餓會將我們埋藏。當(dāng)代女作家林白的這篇文章,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饑餓的味道,從而更加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片面包。
回憶饑餓(節(jié)選)
林 白
我8歲上小學(xué)二年級的時候曾經(jīng)餓倒在課堂上,饑餓的燒灼感從胃部蔓延到全身,灼烤著體內(nèi)的每一個器官和每一寸肌膚。這種燒灼從第二堂課的時候就隱約出現(xiàn),隨即它們越來越明顯,它們以極快的速度滋生和集結(jié),每一個分子一手舉著長矛一手舉著火把,在我的身體里步步緊逼,它們一次次把我的唾液趕到我的喉嚨,我一次次地把它們咽下去以平息腹中彌天的燒灼,饑餓的怒火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變本加厲。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拉鋸戰(zhàn)中我很快就敗下陣來。我全身的冷汗奔涌而出,眼睛再也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也聽不見老師的聲音了。我全部的感官只提供一個感覺:腹部里有一個越來越燙越來越大的火球,正在擠壓我全身的水分和力氣,它已經(jīng)燒到了我的心,快要燒到我的臉和我的頭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唯一的感覺,遮天蔽日,如果我不逃脫,我將死于這個火球,而這正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同時我清醒地意識到,我沒有任何能力熄滅這個兇猛的火球,我已經(jīng)精疲力竭了。
我全身發(fā)軟地癱倒在書桌上,絕望地哭了起來。我模糊地感到老師在走近我,溫?zé)岫稍锏氖置嗣业念~頭,又摸了摸我的手。她說:你是餓的,快去買一碗米粉吃好了。她從口袋拿出一角錢和二兩糧票放到我手上,說:你現(xiàn)在就去,不要等下課了。
我什么都沒說,握著老師給我的一角錢就往街上跑,當(dāng)時的一角錢是小鎮(zhèn)許多家庭一天的菜金。我握著一角錢,就像握著了神話中的某種寶物,體內(nèi)那只燒灼的火球奇跡般地消退了,我的眼睛和腳重新有了感覺。我一溜煙走出校門,緊盯著街上最近的一家米粉鋪飛奔而去。我交上錢和糧票,坐在凳子旁,既興奮又新鮮,饑餓的感覺暫時消失了。我看見條狀潔白的米粉被放進了一口大鍋,濃白的蒸氣在升騰,時疏時密,婀娜而澎湃,米粉的香味從這片白色的氣體中散出來,猶如太陽的光芒從云層中透出,氣味的光芒越來越燦爛,它們在濃白的水汽中間跳蕩、閃爍,照亮了整個店鋪,每個人的臉上都被這特殊的光亮所照耀,臉上一片滿足的神情。蒸氣風(fēng)起云涌,氣象萬千,我們的太陽就要出來了!
圍著圍裙的人將一只光滑的竹漏爪伸進大鍋里,蒸氣的云霧從正中破開,竹漏爪在水里左右晃動,沸騰的湯如大花般怒放。米粉,我們饑餓之軀的太陽,在竹漏爪的托舉下,從云霧的中央,從沸騰的湯中迅速上升,它呼地一下就升起來了,呼地一下到了大瓷碗里,然后它飄動著白氣,如同翕動著柔軟的翅膀,明眸皓齒,儀態(tài)萬方地來到我的面前。在我的記憶中,我從未見到、也再也沒有見過如此美好的食物。
【細(xì)品慢賞】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串珍珠項鏈,那連接珍珠的鏈條就是敘述,而珍珠就是描寫。這篇文章,作家把“饑餓”的感覺描摹得如此生動逼真,絲絲入扣,正是得益于豐富多變,形象鮮明的描寫。
正面?zhèn)让?,有機結(jié)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都采用了工筆細(xì)描法,第一自然段從正面入手,細(xì)致入微地刻畫了饑餓襲來的凄厲痛苦,而第三自然段則變換角度,從側(cè)面生動描繪了“我”等待食物的無比歡悅。就像不經(jīng)過沙漠的人無法體會到水的甘甜,若不是餓到幾乎昏厥,“我”又怎能體會到一碗米粉帶來的巨大歡樂呢?一“苦”一“樂”,對比鮮明;正面?zhèn)让妫幌噍x映。
巧用修辭,化虛為實。饑餓是一種可意會卻難以言傳的感覺。作家巧用擬人、比喻,將飄渺的感覺化為了具體的形象:饑餓搖身變成“一手舉著長矛一手舉著火把”“步步緊逼”的敵人,“一次次把我的唾液趕到我的喉嚨”。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我”毫無還手之力,“全身的冷汗奔涌而出,眼睛再也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也聽不見老師的聲音了”;即便如此,它還不肯善罷甘休,又搖身變成“一個越來越燙越來越大的火球”,殘暴地“擠壓我全身的水分和力氣”。具體形象的描寫,激起了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多種感覺,巧妙跳轉(zhuǎn)。文中有這樣一處精妙描寫:“米粉的香味從這片白色的氣體中散出來,猶如太陽的光芒從云層中透出,氣味的光芒越來越燦爛,它們在濃白的水汽中間跳蕩,閃爍,照亮了整個店鋪。”香味,本是嗅覺,可作家卻將它挪移轉(zhuǎn)換為視覺,變成了“氣味的光芒”,還“越來越燦爛”,在眼前“跳蕩,閃爍”,這種活潑而新奇的描寫手法,令人難忘。
文章交代環(huán)境,講述事情,離不開敘述,但光有敘述,不免空泛、枯燥,而描寫能讓文字充滿勃勃生氣,使讀者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幅幅鮮明生動的畫面,達到打動人,感染人的藝術(shù)力量。
【思考與練習(xí)】
1.現(xiàn)在人們富裕了,很多人都有過吃得過飽或吃撐的感受,你能嘗試用一段文字細(xì)膩地描寫出來嗎?
2.請你先讀讀背背,然后再收集、積累一些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的警句。
①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②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
③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④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