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無線耦合信號傳輸天線的設計和阻抗匹配

      2013-08-13 05:06:54李凱麗洪應平熊繼軍
      電視技術 2013年5期
      關鍵詞:阻抗匹配諧振電感

      李凱麗,梁 庭,洪應平,楊 芳,秦 麗,熊繼軍

      (中北大學a.儀器科學與動態(tài)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電子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山西 太原 030051)

      1 無線耦合傳輸簡介

      在一些非接觸信號傳輸場合,如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ty,RFID)技術,利用無線耦合信號傳輸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實現(xiàn)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對象的目的[1-3]。無線耦合信號傳輸通過兩個電感線圈的互感耦合實現(xiàn),原理如圖1所示[4]。在遠距離互感耦合情況下,需要增大信號發(fā)射天線端能量,因此需要對信源與發(fā)射天線進行阻抗匹配。本文設計了中心頻率為7.812 MHz的信號讀取天線,并對天線進行阻抗匹配,使信號發(fā)生器發(fā)射的信號能以最大功率傳輸?shù)阶x取天線端。

      圖1 無線耦合傳輸原理

      2 天線的設計研究

      2.1 平面螺旋電感設計

      無線耦合信號傳輸通過天線實現(xiàn),在此使用由電容與電感組成的LC諧振天線,根據(jù)體積面積方面的要求,將天線中電感設計成平面螺旋結構,有正方形、六邊形、八邊形、圓形等形狀[5-6],如圖2 所示。

      圖2 平面螺旋電感結構示意圖

      通過式(1)可以計算出平面螺旋的電感值,其中電感 的內徑、外徑、線寬、線間距等因素都會影響電感值的大?。?-8],在設計時需要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電感計算公式為

      式中:μ為磁導率,真空磁導率μ0=4π×10-7;n為電感線圈匝數(shù),其他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電感計算公式參數(shù)

      2.2 天線參數(shù)設計

      對LC諧振天線進行阻抗匹配,天線由100 pF的電容與4 μH的平面螺旋電感組成,諧振頻率為

      天線諧振頻率的理論值為7.94 MHz,示波器測試天線諧振頻率為7.812 MHz,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其中4 μH的平面圓形螺旋電感采用環(huán)氧樹脂基底,結構參數(shù)為n=10,din=21 mm,dout=40 mm,w=0.5 mm,s=0.5 mm。根據(jù)式(1)計算電感理論值為3.995 μH,使用Aglient公司的4284A(LCR表)儀器測量的電感值為3.995 μH,實際測量與理論計算基本吻合,說明式(1)是合理的。

      圖3 示波器測試天線諧振頻率(截圖)

      3 天線阻抗匹配設計

      3.1 阻抗匹配原理

      阻抗匹配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負載阻抗等于信源內阻抗,這時在負載阻抗上可以得到無失真的電壓傳輸;另一種是負載阻抗等于信源內阻抗的共軛值,這時在負載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9]。如果信源內阻抗和負載阻抗均為純阻性,則兩種匹配條件等同。常見的阻抗匹配網(wǎng)絡有L形、π形、Γ形[10-11]。為了保證信號發(fā)生器發(fā)射的信號能以最大功率傳輸?shù)教炀€端,天線與信號的發(fā)射端須達到阻抗匹配,在此建立L形阻抗匹配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信號的最大功率傳輸,如圖4所示。

      圖4 L形阻抗匹配示意圖

      圖4中,Zin的表達式為

      在無線耦合信號傳輸中,當天線與遠端測試諧振器互感耦合時,通過天線端信號變化測得遠端測試諧振器的諧振頻率。遠端測試諧振器發(fā)生變化時,在阻抗匹配前,互感耦合的信號比較微弱,容易受到震動、溫度、外界電磁等噪聲的影響,造成近端測試誤差大或無法測量的問題,阻抗匹配后,互感耦合的能量增大,非接觸式測試系統(tǒng)中的測量信號較匹配前穩(wěn)定,不易受外界噪聲干擾。

      3.2 天線阻抗匹配過程

      首先對電感為4 μH、中心頻率為7.812 MHz的天線進行阻抗匹配設計,然后對設計的阻抗匹配進行ADS軟件仿真,天線諧振頻率為7.812 MHz時,天線端阻抗ZL=1.7 Ω,為使天線端與信源特性阻抗50 Ω達到匹配,在天線端首先串聯(lián)184.6 nH的電感,再并聯(lián)2.17 nF的電容,天線端匹配后S=49.99+j×0.25 Ω,阻抗匹配示意圖如圖5所示,ADS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

      圖5 天線阻抗匹配示意圖

      4 天線阻抗匹配測試

      根據(jù)ADS軟件阻抗匹配結果,搭建阻抗匹配電路,從天線端串聯(lián)180 nH的電感,再并聯(lián)2.2 nF的電容,匹配電容兩端接RIGOL DG3061A信號發(fā)生器,天線兩端接RIGOL DS6064示波器,如圖7所示。

      圖6 ADS仿真結果圖

      圖7 天線阻抗匹配電路

      信號發(fā)生器首先發(fā)射掃頻范圍為1~50 MHz、掃頻時間1 ms、Vpp為5.0 V的掃頻信號,電路中只有諧振天線時,使用示波器測試諧振天線端電壓情況,天線阻抗未匹配時,諧振信號峰峰值電壓17.0 V,阻抗匹配后,諧振信號峰峰值電壓22.7 V,如圖8所示??梢钥闯鲎杩蛊ヅ浜箅姼袃啥说碾妷涸龃笄襋值也相應增大,說明阻抗匹配后天線端接收的信號增強,可以更方便準確地判斷分析天線諧振信號。

      圖8 阻抗匹配前后天線端電壓(截圖)

      信號發(fā)生器發(fā)射定頻信號,頻率為天線諧振頻率7.812 MHz,在只有諧振天線的情況下,匹配前測試電感兩端電壓17.7 V,匹配后測試電壓23.4 V;天線與傳感器耦合時,匹配前電感兩端電壓12.5 V,比耦合前17.7 V降低5.2 V,匹配后測得電感兩端電壓為4.2 V,比耦合前23.4 V降低19.2 V,測試電壓如表2所示。阻抗匹配后諧振信號明顯增大,可以更加方便地判斷分析傳感器的諧振信號。

      表2 阻抗匹配前后天線端測試電壓

      5 結論

      在無線耦合信號傳輸過程中,為了保證信號能以最大功率傳輸?shù)教炀€上,對傳輸天線進行阻抗匹配,并對阻抗匹配結果進行ADS仿真,搭建阻抗匹配電路,通過測試傳輸天線端信號來判斷諧振情況,實驗證明阻抗匹配后天線端電壓幅值與Q值明顯增大,可以更加方便地檢測諧振信號。

      [1]龍飛.RFID標簽天線的設計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

      [2]童喬凌.RFID閱讀器芯片設計及通訊算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3]王魏,黎希,宮召英,等.射頻衛(wèi)星電視天線電路中LC壓控振蕩器設計[J]. 電視技術,2012,36(21):71-73.

      [4]YANG Fang,LIANG Ting ,YANG Xujun,et al.Study o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passive pressure sensor[C]//Pro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Dalian:IEEE Press,2011:155-158.

      [5]齊立榮.平面螺旋電感的計算和仿真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7.

      [6]郭晨.改進型超寬帶Vivaldi天線設計與仿真[J].電視技術,2012,36(19):151-154.

      [7]FONSECA M A.Polymer/ceramic wireless MEMS pressure sensors for harsh environments:high temperture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EB/OL].[2012-09-10].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7PhDT.96F.

      [8]SALPAVAARA T,VERHO J,KUMPULAINEN P,et al.Readout methods for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esonance sensor used in pressure garment application[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11,172(1):109-116.

      [9]MOHAN S S,DEL MAR HERSHENSON M,BOYD S P,et al.Simple accurate expressions for planar spiral inductance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1999,34(10):1419-1424.

      [10]劉東宇.自動阻抗匹配器檢測電路設計及匹配算法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

      [11]宋旭亮,朱義勝.微帶天線的設計和阻抗匹配[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8(1):73-75.

      [12]SHE Jingzhao,CHEN Minghui,WANG Hui.Input impedance and impedance matching of a dual-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C]//Proc.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S.l.]:IEEE Press,2000:279-282.

      猜你喜歡
      阻抗匹配諧振電感
      基于LCC-S補償拓樸MCR-WPT系統(tǒng)的寬范圍阻抗匹配研究
      基于諧振開關技術的低相噪LC VCO的設計
      多階阻抗匹配與寬頻帶天線的設計分析
      基于NCP1608B的PFC電感設計
      一種阻抗匹配層的截斷邊界
      諧振式單開關多路輸出Boost LED驅動電源
      基于CM6901 的LLC半橋諧振開關電源設計
      隔離型開關電感準Z源逆變器
      改進型抽頭電感準Z源逆變器
      基于MSP430G2553的簡易數(shù)字電感表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08
      黔西| 泽普县| 皮山县| 寿宁县| 元谋县| 务川| 武穴市| 马关县| 崇礼县| 江油市| 咸阳市| 柳林县| 杭州市| 墨竹工卡县| 黑龙江省| 会宁县| 含山县| 新疆| 丽江市| 荣昌县| 中阳县| 庆城县| 巴中市| 明光市| 城口县| 泾阳县| 肥城市| 甘肃省| 鄂伦春自治旗| 辰溪县| 永胜县| 广昌县| 海口市| 会东县| 德江县| 红河县| 阳高县| 通化市| 辽阳县| 五原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