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曾經(jīng)滾燙,這一說法并不新鮮,很久以前就有科學家推斷海水曾經(jīng)高達80℃,但一直無法予以證明。后來經(jīng)過長達7年的努力,法國科學家終于證實了這一說法。研究人員借助離子儀對大量古老的沉積硅質(zhì)巖進行研究,測定這些巖石中硅的各種同位素比例。硅的各種同位素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沉積物中二氧化硅的數(shù)量,而這一數(shù)量又取決于海水的溫度。此外,他們還用離子儀測定氧的同位素的比例,氧在這些沉積巖中的比例與這些沉積巖所形成環(huán)境中海水的溫度也有直接關系。他們指出,科學界發(fā)現(xiàn)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35億年前的細菌,但真正的多細胞生物到近6億年前才出現(xiàn),這可能是因為海水溫度更適合生命的繁殖和進化。
●在夏日正午的陽光下給一些植物澆水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有些植物的葉子被燒傷了,甚至燃燒起來,而有一些卻安然無恙。經(jīng)過對比分析,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個中原委。那些沒有絲毫灼傷痕跡的多是楓樹、銀杏樹等這類樹的葉子,而被燒的是貫眾、卷柏、滿江紅、桫欏等蕨類植物的葉子。他們從觀察中得知,楓樹、銀杏樹的葉子表面十分光滑;貫眾、卷柏等植物葉子上面都會浮著一層蠟狀毛。讓一滴水變?yōu)榛鸱N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這些蠟狀毛。原來,一滴水落在這些蠟狀毛上以后,這些蠟狀毛就會將水滴懸浮住。這就宛如一面小小的“聚光鏡”,火辣辣的太陽因其形成的聚焦而將其葉面“點燃”。但那些葉面呈平滑狀態(tài)的樹葉,水滴緊緊貼在葉面上,形不成“聚光鏡”,也就只能給葉子保濕。親密無間,水就是水;懸浮有間,水則有可能變成火種。
●香檳是因為二氧化碳的存在而起泡沫?起泡沫是因為臟物或者灰塵的緣故。在一只表面非常光滑的玻璃杯子里,內(nèi)壁沒有附著任何的塵埃分子,香檳倒入后根本不會起任何泡沫。
●生牛排里滲出的紅色汁不是血?那是血液近親肌紅蛋白。在牛排進入銷售市場時,幾乎所有的血都被排掉了。
●塑料袋比紙袋更環(huán)保。紙袋的生產(chǎn)過程會比塑料袋消耗更多的能源,紙袋的循環(huán)利用也比塑料袋耗能,還有紙袋在垃圾填埋地里會占用更多的空間。因為填埋地通常在地表下,紙和塑料在封閉狀態(tài)下都很難進行生物降解。
●當你把貝殼放在耳邊聽大海的聲音時,你聽到的其實是你自己血管里流動的血液!你可以使用任何杯狀物體聽到這個效果。
●你活著的時候,你的大腦是粉色的。當你死了,它就變成了灰色。在我們把大腦描述為“灰質(zhì)”和“白質(zhì)”的時候,這種關于顏色的表述并不準確。
●海豚不喝水?如果海豚喝了海水會生病的,甚至可能有致命的危險。他們都是從食物中攝取身體需要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