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日前,李雙江之子李冠豐(原名李天一)因涉嫌輪奸被刑拘。24日上午,有媒體曝出,在事發(fā)后,74歲的李雙江受打擊極大,目前已到醫(yī)院接受治療。有網(wǎng)友認為,李雙江夫妻對孩子的溺愛也是造成現(xiàn)在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調(diào)侃稱:“會唱歌也不能保證教育好子女?!保?月24日《法制晚報》)
盡管李雙江夫婦為兒子改名不乏希冀“重新開始”的良好心愿,但李天一更名為“李冠豐”并未給李家?guī)砥桨才c好運。從李公子去年9月被解除收容教養(yǎng)到前不久涉事被刑事拘留,相隔不過半年時間。而“星二代”屢屢犯事坑爹,無疑將明星人物的家庭教育推至社會的聚光燈下。“子不教,父之過”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自打李雙江之子涉嫌輪奸一事被媒體曝光,人們便開始關(guān)注李冠豐17年的成長軌跡和其父李雙江的教子方式。李天一的短短簡歷中盡管不乏中國最小申奧大使、青年鋼琴家、留學(xué)美國等讓人艷羨的元素,但同樣不缺目無法紀、驕橫跋扈的累累“劣跡”。
常言道,當面教子,背后勸妻。但老來得子的李雙江卻總喜歡在大庭廣眾面前對孩子夸耀有加。即使已經(jīng)察覺到兒子的叛逆,仍不失溺愛之情:“孩子處于青春期,他很有個性,很有棱角,那他才叫孩子,所以你想讓他那么聽話,那么規(guī)矩,按照你的意志成長,那不可能。”這便是李雙江的教子經(jīng)。但也許正是由于當時的“不急”,才導(dǎo)致如今悔不當初的“氣急”成疾。
明星家庭的子女教育,必須走出兩大誤區(qū):一是豐厚的物質(zhì)條件對孩子成長未必是愛。誠然,與普通百姓相比,明星之家的子女“起跑線”無疑大大靠前。但這種豪華型的家庭背景未必是子女之福,相反卻極易導(dǎo)致孩子恃財傲物、目中無人的“優(yōu)越感”和霸道心理。
二是靠拼爹促孩子成名的功利教育害子害己。子承父業(yè)多為明星們對子女未來成長的愿景設(shè)計,這也許緣于其具有遺傳基因、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等諸多利好,但培養(yǎng)方式卻往往頗顯急功近利,即多以父輩現(xiàn)有的人脈名氣澤被后代,熱衷于通過公共觀瞻讓子女早顯才華,以期嘩眾取寵,名揚天下。于是,重技能傳授輕人品塑造就成為明星教子的常見短板。但無情的現(xiàn)實卻一再上演適得其反的教育悲劇:靠“拼爹”成名的“星二代”常因德行缺失而迷失自我,屢屢做出“坑爹”的荒唐之事。
孩子名字寄寓父輩厚望,教子有方才能成就望子成龍夢想。透過李冠豐的“二進宮”,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痛思溺愛的危害,摒棄“拼爹”的世俗,讓孩子學(xué)會謙遜自制、自立自強,子女上進、父輩舒心當為家庭和美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