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淑霞 徐前文
(通化縣林業(yè)局,吉林 通化 134100)
近些年來,我國的園林綠化近些年發(fā)展迅速,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huán)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加上我國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理念提出,促進了整個城市化進程,而園林綠化則是整個生態(tài)城市建設中的關鍵,關系到整個城市的外部景觀和生態(tài)平衡,關系到整個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雖然這些年發(fā)展迅速,但在施工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嚴重影響著整個園林的綠化效果和植被的成活率。筆者通過多年的園林綠化施工經驗,得出以下一些存在的缺陷。
1.1 園林綠化施工時一項極其專業(yè)而復雜的工作,在對各種植被進行施工時候,對地基,土壤,水分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根據不同植被種類做出選擇,同時,也要根據植被的生活規(guī)律選擇科學的施工方法,但我國目前存在著統(tǒng)一施工的弊端,沒有能夠根據各種地理和自然條件做出嚴格的施工標準,或者是對植被的挖掘、運輸、移植、護理等一系列的過程,難以達到相關的施工標準,造成了植被的成活率不高。
1.2 施工技術落后,我國近代的園林綠化起步較晚,在進行園林施工過程中,對各種新的設備和新的施工技術引進和應用的比較緩慢,整個施工過程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低,使得施工中存在著不少誤差,造成技術上的不規(guī)范。
1.3 重視移植施工,忽視護理施工
我國的園林綠化中,很多施工單位都注重對各種植被的挖掘,運輸或者移植入土,但是一般都是一旦植被移植入土,便忽視了后期的護理,忽視對植被的病蟲害防治,忽視水肥的均衡等。
2.1 要做好綠化施工的設計,對綠化施工過程的每一道工序和環(huán)節(jié)都結合綠化目標,現(xiàn)實的自然環(huán)境和施工條件做出合理的安排,將生態(tài)理念和美學構思融入其中,做好圖紙的設計和完善,其次,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組織準備,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統(tǒng),選擇技術精湛的施工人員,分不好各種工作任務,從全局出發(fā),兼顧局部,從細節(jié)處做好對整個施工過程的控制。最后,要準備好各種施工的器械,包括機器設備和各種生產施工材料,為正式施工做好準備。
2.2 園林綠化施工質量的控制
2.2.1 對土壤的科學處理和選擇。土壤是園林綠化過程中植被的生存最基本的條件之一,直接影響著植被的成活率,因此,要根據植物的類型和植物的生活生存規(guī)律,做好土壤的選擇,同時,要在移植入土之前,用科學手段對土壤進行土壤的酸性,堿性等性質做出探究分析,同時,對土壤的透水透氣等各個方面做出實驗,看是否符合這種植被的生長要求,如果土壤和植被的種類不相符合,應該采取科學手段進行處理,比如酸堿中和,消毒,施肥等。力求使得土壤可以符合植被的生長要求。其次,要根據植被的種類對基坑的深度做好合適的準備,避免土坑太深或者太淺,要做出科學的設計規(guī)劃。
2.2.2 實施科學嚴密的定點放線。一般要求位置準確,標記明顯,種植穴標明中心點位置,種植槽標明邊線,但特殊情況又需靈活處理,如分車帶中栽植喬木,遇路燈燈柱時,因有與燈柱保持2m距離的規(guī)范要求,放線時就須靈活處理,適當調整株間距離。另外還有行道樹的定點,由于道路兩側地下管線、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時常要適當作些調整。
2.2.3 要嚴格植被的選擇標準。對苗木的品種、株形、冠幅、高度、干徑、土球大小、根系發(fā)育情況等嚴格把關,選擇符合設計要求、生長健壯、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苗木。觀葉植物,葉色應鮮艷,葉簇豐滿。鋪栽草坪用的草塊及草卷應規(guī)格一致,邊緣平直,雜草不得超過5%。草塊土層厚度宜為3~5cm,草卷土層厚度宜為1~3cm。播種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種子均應注明品種、品系、產地、生產單位、純凈度及發(fā)芽率,不得有病蟲害。自外地引進種子應有檢疫合格證,發(fā)芽率達90%以上方可使用。
3.1 施工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原則
3.1.1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深刻了解各類病蟲害發(fā)生原因,探究發(fā)生蟲害,病害的時間周期,找出其誘發(fā)因素,并及時派遣專業(yè)人員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對整個園林施工進度的監(jiān)控,對施工中的植被加強監(jiān)管,做好護理措施,一旦有任何異常,及時消弭在萌芽狀態(tài)。
3.1.2 多種防治方法結合,斬草除根。由于整個園林施工過程中,植被種類繁多,造成病變蟲害類型更為復雜多變,此時,在施工過程中,要據不同的植物類型,在深入了解其病況或是發(fā)生蟲害的原因的基礎上,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多種方法綜合進行,對蟲害病害做到徹底滅絕,防治反復。
3.2 施工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3.2.1 物理防治法。使用物理防治法,則需要對病蟲害等產生的原因,誘發(fā)的內外因素,整個園林施工工程中的周邊環(huán)境,都做到了如指掌,并能夠從相應病菌,害蟲種類中,找出各自特點,利用其弱點,充分結合光、色、熱、電等物理元素,采取措施。
3.2.2 化學防治法?;瘜W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種化學藥劑,比如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藥劑進行對病毒害蟲的滅殺。這種防治方法必須要建立在對原有植被不造成破壞或傷害的條件下,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采取。
3.2.3 生物防治法?;谡麄€園林工程的生物防治方法,也將是整個園林施工保護方法中最環(huán)保,最可持續(xù),最經濟,最長久的一種方法。此種方法的原理就是基于整個生物鏈的考慮,利用生物鏈中的等級,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病蟲害的生存生活規(guī)律的認識,去豢養(yǎng),培植與之對應的天敵生物或是植被,讓原有的病蟲害得到遏制甚至被消滅,從而保持了園林工程中整個生物系統(tǒng)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從而得到防治病蟲害的長期效果。在生物方法中人們最常用的有蟲治蟲,以鳥治蟲,微生物治蟲,以螨治蟲等方式,這種方式雖然長久,生態(tài),但見效較為緩慢適合作為長期策略,但卻是將來園林施工護理的主流趨勢。
園林綠化工程是現(xiàn)代城市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整個城市的環(huán)境狀況和生態(tài)的平衡,更關系到整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因此,在進行園林綠化施工時候,要嚴格執(zhí)行各種施工標準,科學施工,規(guī)范管理,實施全過程的監(jiān)控,保證各項技術嚴格執(zhí)行,各項指標全部達標,減少植被的損壞和死亡率,提升整個園林的綠化周期,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1]張宇.影響園林綠化施工質量的因素及應對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
[2]閆志磊.影響園林綠化施工質量的因素及應對措施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