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太空望遠鏡(Planck),在完成對早期宇宙的巡測任務之后,將在兩周內(nèi)關(guān)閉?!捌绽士恕蹦壳皳?jù)地球160萬千米,正在接受一些最終的工程試驗。歐空局于2013年10月9日啟動“普朗克”望遠鏡的推進器,使其進入一個遠離地球的獨立軌道。
這臺價值 6億歐元(約 8.13億美元)的望遠鏡將緩慢地繞日飛行,約在 2026~2027年距地球1 000萬千米,這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次?!捌绽士恕弊畲蟮呢暙I就是提供的信息寶藏——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千個先前未確認的天體,甚至巡測了太空中的所有物質(zhì)。但它的主要任務是測量宇宙微波背景(CMB)。宇宙大爆炸后充分冷卻的太空環(huán)境,為氫原子的形成提供了條件,而 CMB則是那時攜帶該信息并穿透宇宙的“第一束光”。
“普朗克”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是否探測到了宇宙早期光線(微波背景)中特有的偏振類型——B—模式。因為這可能將為研究大爆炸物理學開啟一個全新的途徑。歐空局高級科學顧問稱,“普朗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且壽命遠長于預期。該望遠鏡獲得了迄今為止有關(guān)宇宙組成、結(jié)構(gòu)以及早期演變的最精確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