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明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130021)
辨證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78例
趙景明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130021)
目的 探討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156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78例。治療組采用中醫(yī)辨證分型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中成藥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經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0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51%,兩組數據經卡方檢驗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中醫(yī)辨證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具有顯著療效,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辨證論治;中醫(yī)藥療法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是指結腸的傳輸功能障礙,腸內容物傳輸緩慢引起的便秘。主要臨床表現為大便次數減少,少便意或便意消失,糞質堅硬,一般伴有腹脹。該病在中醫(yī)學中屬 “便秘”范疇。該病采用西醫(yī)治療效果欠佳,癥狀往往反復存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采用中醫(yī)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有顯著的優(yōu)勢,即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疾病無反復[1]。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中醫(yī)辨證分型對156例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156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78例,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齡31~62歲;病程平均6.4年。對照組78例,其中男27例,女51例;年齡33~63歲;病程平均6.6年。兩組的臨床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治療組辨證分型治療:①脾腎兩虛型:治以補脾益腎,滋陰增液,潤腸通便。藥用:熟地黃15g,當歸12g,人參12g,黃芪15g,牛黃9g,韭菜子6g,核桃泥20g,焦三仙15g,火麻仁20g,何首烏15g,生甘草9g。②胃腸燥熱型:治以清熱瀉火,潤腸通便。方用火麻仁15g,白芍12g,枳實10g,當歸12g,生大黃10g(后下),厚樸6g,何首烏6g,杏仁15g,炒決明子10g,生地黃10g,黃連10g,生甘草9g。③氣機郁滯型:治以行氣導滯。方用沉香6g(后下),木香10g,黃連6g,檳榔10g,烏藥15g,陳皮10g,枳實10g,黃柏6g,炙大黃10g,何首烏10g,生薏苡仁15g,焦山楂15g。④津液不足型:治以滋陰補血,清熱生津,潤腸通便。方用當歸12g,川芎12g,何首烏15g,白芍10g,熟地黃15g,枸杞子10g,肉蓯蓉12g,瓜蔞仁12g,干姜10g,槐花15g,柏子仁15g,鎖陽20g。水煎取水400ml,每天服用1劑,早晚2次服用。以上4個證型方藥均為15天1個療程,服用2個療程后統(tǒng)計其臨床療效。
1.2.2對照組采用中成藥通秘丸進行治療,每次6g,每日2次,口服。治療30天后進行療效統(tǒng)計,用藥期間保持飲食規(guī)律,忌辛辣、濃茶及固澀作用的食物。
1.3統(tǒng)計學方法記錄并比較兩種治療方法所得到的數據,對治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進行卡方檢驗,然后采用SPSS11.0軟件來完成對數據的統(tǒng)計與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療效標準治愈:每隔1~2天排便1次,排便順暢,無需借助緩瀉藥物;有效:排便時間間隔較治療前縮短,自覺癥狀有所減輕,偶爾需服用緩瀉藥物;無效:臨床全身及局部癥狀均無改善。
2.2臨床療效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治療組顯效47例(60.26%),有效24例(30.77%),無效7例(8.97%),總有效率為91.03%;對照組顯效32例(41.02%),有效23例(29.49%),無效23例(29.49%),總有效率為70.51%,兩組顯效率與總有效率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之一。結腸慢傳輸型便秘多發(fā)于育齡期婦女,病因不清,癥狀頑固,故為臨床上常見的難治性便秘之一[2]。由于現代人飲食不規(guī)律、運動量小、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等,使得該病的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目前西醫(yī)對于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治療沒有較為理想的根治性藥物,所以采用中醫(yī)療法是治療本病的首選方法[3]。慢傳輸型便秘屬于中醫(yī) “虛秘”的范疇,在治療上采取辨證分型療法,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與副作用的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4]。筆者根據多年臨床觀察,認為該病以虛為主,治宜益氣養(yǎng)陰,清熱瀉火,潤腸通便,行氣導滯。方中的當歸、地黃、甘草、何首烏、火麻仁等具有清熱瀉火、潤腸通便的作用;厚樸、枳殼、木香、沉香具有行氣導滯的功效。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加減藥物,起到治療的作用。采用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治愈率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周玉文,張志娟.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中醫(yī)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7,23(332):36.
[2]陳璐,孫建華.不同療法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1):44.
[3]黃勇華,李桂賢,何艾.綜合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2,35(2):17.
[4]張和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40例[J].河南中醫(yī),2012,32(11):151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25
:1672-2779(2013)-04-0039-01
王志華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