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吳嵐淞
新聞編輯和記者兩者均是新聞機構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機構劃分屬于不同“工種”,分別在新聞機構中擔任不同的工作任務。新聞編輯和記者兩者都是新聞機構中的業(yè)務精英,同時也是組成新聞運作的重要核心。新聞媒體若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新聞編輯和記者隊伍,等于是掌握整個新聞機構發(fā)展的命脈,跟人類的心臟一樣重要。其中涉及的高素質問題包含多種內容,不單是指新聞編輯與記者自身的素質,同時還包括新聞編輯與記者處理彼此之間關系的能力。此外,新聞編輯與記者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是新聞機構內部協(xié)作關系中的一種,因此,在繁雜的業(yè)務工作中,新聞編輯與記者必須嚴格按照新聞機構內部的工作標準進行工作,并建立兩者間的友好關系,確保新聞機構的工作表現(xiàn)出協(xié)調性。
在新聞機構繁雜的業(yè)務工作中,從新聞策劃部分、組稿部分、選稿部分以及編輯部分等均是新聞傳媒的“中樞”。這點和記者進行比較,居身于“中樞”地位的新聞編輯對新聞機構的業(yè)務掌握的更為全面,同時對內部業(yè)務的方針政策相對比較了解,此外,新聞編輯還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對上級下達指令以及編輯部的部分報道思路進行了解。新聞編輯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綜合多方面知識進行考慮,為記者提供新的點子、新的方法以及新的路子,通過有組織的計劃與經常性的提示,逐步拓展和開發(fā)記者的思維,有效地幫助記者對當前局勢有所了解,提供出符合形勢發(fā)展且符合新聞編輯要求的稿件資料。例如,許多電視臺內部的新聞編輯為了能夠使其“中樞”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定期對下階段需要做的報道工作做成簡單的報表形式給新聞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聞機構內部工作的順利進行。
新聞編輯在新聞機構流程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同時還享有重大的權力,意思就是說記者稿件的通過權由新聞編輯所決定。通常情況下,具有豐富經驗且高素養(yǎng)的新聞編輯者一般在尊重記者勞動成果的前提下,采用這種權力,避免將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對于記者的稿件進行慎重考慮,絕不輕易“扼殺”記者的稿件。但意氣用事的編輯也不在少數(shù),少數(shù)資歷較淺的年輕新聞編輯,由于受自身情緒或者工作需要肆意對待記者的稿子,或者由于記者寫的稿件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將其斃掉等,造成部分稿件內有價值的資料未能被獲取。除此之外,部分新聞編輯將不同風格的記者稿件歸屬于自己的思路內,在修改稿件的同時任意按照自己的風格修改稿件,導致記者的部分稿件出現(xiàn)殘留現(xiàn)象。
新聞編輯必須積極支持記者在新聞稿件中充分展示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無論記者在稿件中展示的創(chuàng)新是否完整,新聞編輯必須給予鼓勵,并在其基礎上給予其意見和提示。而不是給予其抨擊或者反對的態(tài)度等。在新聞機構業(yè)務工作中,記者最畏懼的是凡事求全的保險編輯,對于部分稍有棱角的稿件持以“要么不發(fā),要么徹底修改”的態(tài)度,讓記者十分頭痛。對此,新聞編輯必須持以包容的思想去對待記者的稿件,例如,內容上可以多樣化,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獨具匠心。根據目前的大量新聞實例稿件顯示,往往在這里稍有棱角的稿件內存在有較高價值、影響力較強的信息。顯而易見,新聞編輯想要做到此項工作十分困難,必須擁有十分雄厚的責任感與魄力才能勝任。
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既能夠較好的把心思放在稿件上,同時還能夠加強與記者間的意見交流,針對某些觀點不同的問題進行討論與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聞編輯準確無誤的掌握記者的主要思想,更好對其稿件進行處理。另外,新聞記者不是圣賢,在處理稿件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新聞編輯不可因此取笑記者。對于這樣的問題新聞編輯需要在與記者交流的過程中善意的提醒記者,有助于提高記者的水平,同時促進兩者間的友好關系。
新聞編輯在新聞采編過程總屬于軸心位置,新聞媒體對新聞編輯的要求相對比較高。新聞機構主要是從事編輯工作,工作人員大都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工作者,能夠熟練地掌握內部的業(yè)務信息,具有較強的市場洞察能力,而記者最關注的莫過于自己的稿件,由此可見,新聞編輯比記者觀察事物更加全面。因此,記者需要積極吸取新聞編輯的經驗教訓,聽取編輯提供的意見,從而正確處理自己的稿件。
在新聞機構內部業(yè)務中,大多數(shù)記者不愿意他人對自己的稿件進行修改,甚至部分記者持有“誰修改,誰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由此可見,上述兩種情況均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此外,記者對稿件是否被應用問題十分重視,其實不然,記者不應該重視稿件是否被應用,反而應該重視新聞編輯對稿件做的部分修改,思考為何作此修改,從中吸取經驗,為以后處理稿件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聞編輯的工作范圍通常局限在新聞機構內的編輯部,與記者相比,缺乏出去行走的經驗,并且新聞編輯接觸面比較狹窄,往往通過記者的稿件對外面的事件進行了解。因此,記者需要將新聞稿件內涉及到的內容告訴新聞編輯,消除新聞編輯對稿件部分知識產生的疑惑,這樣做有利于新聞編輯正確處理新聞稿件,同時也促進兩者之間的友好交流。
新聞編輯是新聞機構內部業(yè)務的主導者,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通常扮演“吃力不討好”的角色。新聞編輯需要在第一時間對稿件進行選稿、組稿與處理等,工作繁瑣復雜,十分辛苦。而記者經常在外奔跑也需要承擔和理解新聞編輯肩上的重任,理解其工作的辛苦。因此,在新聞編輯進行稿件處理時,記者應該給予幫助,避免出現(xiàn)失誤現(xiàn)象,及時提出錯誤,對其進行修改,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增強新聞編輯與記者間的協(xié)作關系等。
綜上所述,新聞編輯與記者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新聞機構眾多協(xié)作中的一種,因此,若想在新聞機構內部建立兩者的友好關系,必須針對新聞機構內部的協(xié)作關系進行調整,促使人與人、人與集體以及集體與集體間的關系得到有效調整,在沖突發(fā)生時堅持集體利益為主,維護新聞機構工作的正常秩序,從而取得更好的發(fā)展。
[1] 黃溪云.談編輯與記者的關系[J].《中國廣播》.2006,(08):50——52.
[2] 趙建敏.論編輯與記者的角色互補[J].《新聞大學》.2009,(7下半月):116——116.
[3] 徐永生.簡論記者編輯的和諧統(tǒng)一[J].《新聞愛好者:上半月》.2009,(3):51——51.
[4] 吳殿彬.編輯記者和諧論[J].《城市黨報研究》.2005,(4):45——47.
[5] 許翠娟.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職業(yè)困惑[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09x):346——346.
[6] 林惠珠.記者也要有點“編輯意識”[J].《新聞實踐》.2002,(8):101——101.
[7] 李鑫.編輯與記者的換位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4):155——156.
(公主嶺廣播電視臺,吉林四平 1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