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中學教師
剛畢業(yè)那年,我應(yīng)聘到一所私立學校教初二語文。初二共四個班,我教一、二班,張延教三、四班。張延也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我們心里都很清楚,私立學校壓力大,想要站穩(wěn)腳跟不容易,只有超過對手,才能證明實力。
我和張延除了教語文課,還都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我們把全部的熱情都用到工作中,以學校為家,把學生當作朋友,不敢有絲毫懈怠。
張延是本科畢業(yè),而我僅僅是??飘厴I(yè)。在知識底蘊上,我比不上她。我聽過張延的課,旁征博引,行云流水,非常精彩。每當聽完她的公開課,聽到領(lǐng)導(dǎo)們對她熱情的夸贊,我心里有說不出的“羨慕嫉妒恨”。說實話,“嫉妒恨”還是要多一些的。為了能夠和她競爭,我規(guī)定自己每天必須讀一個小時的教育名著,并且把教育教學專業(yè)知識再系統(tǒng)整理一遍。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去查資料,向老教師請教。
期末考試,我的教學成績竟然比張延還高一些。學校公布成績的時候,我偷偷看了張延一眼,她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從此,我倆更是心照不宣地較上勁了。我看到她早到教室輔導(dǎo)學生,第二天,我會起得比她更早。她看到我埋頭鉆研教學,也會停止和同事們聊天,靜下心來看書。
張延組織能力很強,她帶的班有凝聚力,而我的班則比較松散。有一次,我向她請教轉(zhuǎn)化差生的具體方法,她卻支支吾吾地說:"我也沒什么好方法,說不上具體是怎么做的。"我有些不快,覺得她這人太狹隘,有好方法也舍不得拿出來分享。后來一想,對手之間有競爭關(guān)系,大概都有這種特點吧,只能靠自己在教育工作實踐中用心揣摩了。從那時候起,我就養(yǎng)成了記教學隨筆的習慣,教學中的所得所失,全部記下來,摸索其中的教育規(guī)律。
我從小就喜歡寫東西,工作以后,在當?shù)氐膱罂习l(fā)表了一些教學論文和文學隨筆。好幾次,校長笑瞇瞇地招呼我說:"有你的郵件,又發(fā)表作品了吧!"這是我最欣慰的事??墒遣痪茫瑥堁右查_始發(fā)表一些散文隨筆。學校領(lǐng)導(dǎo)表揚了我們好幾次,說我們年輕人干勁足,有才氣,以后會大有作為的。
就這樣,我和這個對手一路較量著,共同走過了兩年。兩年中,我和她的成績不是你高我低,就是我高你低,曲線前進。她超過我,我會有危機感。我超過她,她又開始和我暗暗較勁。
后來,我們學校撤并到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公立學校。我們在這所學校中很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兩年后,她因為嫁到外地,就調(diào)走了。聽說她在那里干得也很出色。
不久,我收到了她的一封電子郵件,她說:“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把你當成對手,我與你較量著成敗,比試著高低。說實話,我甚至隱隱地感覺到我們之間的劍拔弩張,因為我們都不服輸。真的感謝與你較量的那些日子,因為有你,我每天都在進步。”
我看過后感慨萬千,我何嘗沒有這樣的感受呢!是她,與我一路同行,使我在歷練中漸漸成熟起來。記得我剛來這所學校的時候,我舅舅說,人要成功,得有貴人相助,這所學校有他的一個熟人,相信他幫得上忙??墒?,我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我真正的貴人,不是舅舅那個熟人,而是張延——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