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貝貝
(溫州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幾十年來,有關(guān)集句詩的研究逐漸引起學人的注意,出現(xiàn)了一些研究專著和論文。以著作而論,就有臺灣裴普賢的《集句詩研究》、《集句詩研究續(xù)集》,上海宗廷虎、李金苓的《中國集句史》,張明華、李曉黎的《集句詩嬗變研究》等。近日又讀張明華、李曉黎的《集句詩文獻研究》一書,頗喜其在文獻研究領(lǐng)域取得的成績。該書的新意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獻是文學研究的第一步。關(guān)于歷代的集句詩文獻,裴普賢已經(jīng)做了不少工作,其《集句詩研究》、《集句詩研究續(xù)集》二書的主要部分就是排列她所搜羅到的少量集句詩作品。只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裴先生所知的這些文獻相對于集句詩的全部文獻所占比例較低,遠不足以反映集句詩的真實狀態(tài)。張、李二人以裴先生的二書為起點,從各種別集、總集、方志、書目中搜羅宋、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大量集句詩作品和相關(guān)文獻,僅元代及以前的作品即得1800多首;明代以后,集句詩作品更多。作者指出,僅明代保存到今天的集句詩集(或卷)就有孫蕡《集古律詩》一卷,張著《集句》一卷,李公泰《詠十六樓》一組,朱栴《集句閨情百詠》二卷,陳循《東行百詠集句》六卷、《再和東行百詠集句》一卷,沈行《白香集》二卷(包括《詠梅集句》一卷、《詠雪集句》一卷)、《集古香奩詩》二卷,夏宏《聯(lián)錦集》二卷、《零金碎玉集》,戴天錫《群珠摘翠集》五卷,楊光溥《梅花集詠》一卷、《集唐香奩詩》一組,李東陽《集句錄》一卷、《集句后錄》一卷,張旭《七言律詩集古》一卷、朱誠泳《集句擬劉文綱少參悼亡》35首,童琥《草窗梅花集句》四卷,黃佐《集句》一卷,郭棐《厓門十七首》,汪廷訥《集句》一卷,李禎《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朱多炤《五體集唐》五卷,余兆芳《集唐宮詞》一卷,南師仲《春居集杜》一卷、《秋居集杜》一卷,陳言《陳布衣集句》二卷,王思任《律陶》一卷,黃槐開《敦好齋律陶纂》一卷,陳圳(一作玔)《宮閨組韻》二卷,楊定國《遼警集杜》一卷,洪九疇、程起駿《竹浪亭集補梅花集句》一卷,無名氏《蕊閣集》二卷,峨眉洞天主人《江樓雜詠(集唐句)》不分卷等34種。清代數(shù)量更多,保存到今天的集句詩集(或卷)有240種。這樣,明、清兩代現(xiàn)存的集句詩集(或卷)至少有280種之多。相對于裴先生二書所考,數(shù)量已增加了10倍。這些作品不僅勾勒出古代集句詩發(fā)展的基本趨勢,而且展現(xiàn)出其在類別、形式、技巧等多方面的特點。由于明、清兩代的現(xiàn)存資料浩如煙海,在其中尋找相關(guān)的文獻其難可知,二位作者竟然稽考到這么多的專集(或?qū)>恚?,其爬梳之辛苦可以想見。雖然這里的考察仍有不少遺漏,但已能大致反映出中國古代集句詩發(fā)展的真實面貌。
該書作者告訴我們,歷代的集句詩作品主要有三種保存方式,有的作品保存在總集中,如清人所編的《御選宋詩》、《御選元詩》、《御選金詩》、《御選明詩》都收錄了一定數(shù)量的集句詩;有的作品保存在作者的別集中,如果數(shù)量較少,就直接按體例放在卷中,如果數(shù)量稍多,則結(jié)成專卷放在書后;而有些作品由于數(shù)量較多已經(jīng)結(jié)成了集句詩專集,這樣的情況更加明顯。就其著錄而言,則無論是國家藏書目錄,史志中的目錄,還是叢書目錄,地方文獻目錄,以及私人藏書目錄,各種圖書館的聯(lián)合目錄等,其中都包括了一定數(shù)量的集句詩專集(或?qū)>恚?。在各種文獻中,歷代詩話具有特別突出的意義,其中不僅保存了一些集句詩作品和斷句,記錄了一些集句詩創(chuàng)作的本事,而且對一些集句詩加以評價,同時還對集句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這個問題,在以前的集句詩研究著作中從來沒有被涉及,現(xiàn)在經(jīng)二位作者拈出,立刻拓展出了新的視角,顯示了較多的創(chuàng)新意義。
要推動集句詩研究走向深入,保證集句詩研究的質(zhì)量,首先必須保證所用文獻的具體細致和真實可信?,F(xiàn)有的集句詩文獻中亦有許多疏漏,甚至一些錯誤。二人首先以雄辯的事實辨明了所謂劉宋袁淑的《啄木詩》、唐代同谷子的《五子之歌》、劉商的《胡笳十八拍》、裴普賢《集句詩研究》所說宋代無名氏《集杜》一首、《御選金詩》所錄李俊民《和竇君瑞集古》、《御選元詩》所收鄭允端《杜少陵春游曲集句》都不是集句詩;然后他們又考察出清代集句詩集《借澆集》的作者“啞道人”真名是吳懷清,宋代無名氏《調(diào)笑集句》的作者是吳致堯,日本永安間和刻本無名氏《集句閨情百詠》的作者是明代的朱栴,《御選宋詩》所載孔武仲《集句寄孫元忠》一詩其實是孔平仲的作品,宋、元時期的集句詩人賈云華其實是明代李昌祺的小說《賈云華還魂記》中的人物,歷史上并無其人;最后,他們還對一部重要的集句詩偽書即所謂辛棄疾的《蕊閣集》進行認真的考辨,斷定其作者為明人。這些考證所涉內(nèi)容雖然不多,但所舉這些例子已足以說明,考證集句詩的作者、辨別文獻的真?zhèn)螌湓娧芯烤哂兄匾囊饬x。
二人首先以宋代胡偉的《宮詞》、史鑄的菊花《集句詩》、元代郭豫亨的《梅花字字香》為例,對集句詩具有的輯佚價值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包括直接輯佚價值和間接輯佚價值兩個層次;然后探討了集句詩在??痹髦鞋F(xiàn)存的詩句、原作者的姓名、原作中的標題等幾個方面的價值;在以上基礎(chǔ)上,二人更進一步探討了集句詩的輯佚、??眱r值表現(xiàn)為寫作時代上的不平衡性,題材類別上的不平衡性,以及集古、集今的不平衡性等方面。如果集句詩的輯佚價值已經(jīng)為陳尚君、湯華泉等多位先生所注意,其??眱r值也為張福清所重視,則對集句詩輯佚、??眱r值不平衡性的研究最能顯現(xiàn)出二人此書的研究深度。
以上幾個方面已經(jīng)是該書的全部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出該書的學術(shù)收獲,也顯示出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這是筆者閱讀此書的基本看法。當然,該書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尤其是一些數(shù)字上的錯誤。比如,在該書第12頁,前面說孔平仲的集句詩是58首,可是在下文中卻錯成38首;又如第179頁,前面說同光宣三朝今存的集句詩集(或?qū)>恚┦?9種,到下一段卻說是68終,二者必有一誤。
雖然存在一些瑕疵,《集句詩文獻研究》一書的學術(shù)價值仍是無法掩蓋的。宋代王禹偁在《日長簡仲咸》一詩中說:“子美集開詩世界?!睂τ诩湓娧芯縼碚f,《集句詩文獻研究》一書多方面揭示了其文獻特點,得出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結(jié)論。此處借用王禹偁的詩句并略加改造,成“書開集句新世界”一句,以期概括此書的價值。
[1]張明華,李曉黎著.集句詩文獻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