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喬治·穆南的《翻譯理論問題》看母語對翻譯的影響

      2013-08-15 00:43:31王家義
      關鍵詞:等值共性法語

      張 赟,王家義,楊 雯

      (湖南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南 湘潭411104)

      20世紀中葉以來,西方翻譯學者開始從科學的、現(xiàn)代語言學的視角來討論翻譯問題,他們運用結構理論、轉換生成理論、功能理論、話語理論等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對翻譯問題進行科學、系統(tǒng)地研究,開拓出翻譯研究的嶄新領域。翻譯研究的這一語言學轉向是西方翻譯理論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的第一次質的突破和飛躍,以至于在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初,翻譯甚至被納入語言學范疇,被當作比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語義學的一個分支。

      1958年,《法英修辭比較研究》一書的出版標志著法國翻譯理論研究步入了新的里程。至此后,越來越多的法國翻譯學家開始以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成果為指導,談討相關的翻譯理論問題,喬治·穆南也是此批翻譯家之一。

      一 喬治·穆南及其《翻譯理論問題》

      喬治·穆南(1910—1993)的翻譯思想對法國乃至整個西方翻譯理論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視為是法國翻譯語言學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和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翻譯的理論問題》明確地提出了系統(tǒng)翻譯理論研究的必要性,并且從語言學的角度對翻譯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多層次的探索研究。這些理論一經提出,就被法國教育界和學術界廣泛認可。因此,這本專著也被西方翻譯界稱為一部劃時代的理論著作。

      喬治·穆南在其《翻譯理論問題》一書中,通過對語言學及人類文化的研究,就可譯不可譯這一翻譯界的根本問題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個體經驗各類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每種語言中的語言學最小單位,如音素、詞素等都具有各自特性。這些因素使翻譯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不可譯性,或者說翻譯起來有很大的困難。同時,從宏觀上來說,世界是同一個世界,個人經驗也有共性,各類語言的表達也有共通之處,因此,翻譯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可能的。也就是說,他并不是機械的照搬之前的翻譯理論,認為翻譯總是可行或總是不可行,而是從辯證的角度出發(fā),將翻譯定義成一種“在獲得成功的同時帶有局限性,在所達到的各個交流層面具有變化的行為”。[1]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作為一種二語并列操作,翻譯是在最大程度上將譯語的信息等同于源語,但由于受制于各種客觀條件,我們不可能實現(xiàn)完全的信息等值,而只能盡可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不斷化解翻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和障礙。[2]

      二 喬治·穆南的翻譯理論在母語遷移理論中的體現(xiàn)

      母語遷移指的是在外語或第二語言學習中,學習者由于不熟悉目標語的語法規(guī)則而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運用母語的一般規(guī)則來處理目標語信息的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母語的某一些特征與目標語相類似或相一致時,就容易產生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而當母語與目標語的結構差異增大,則容易產生干擾(interference),即產生母語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3]

      (一)喬治·穆南的語言共性說與母語正遷移

      穆南認為,不同語言之間是具有共性的,這些共性給翻譯帶來了可能。“從語法結構上來說,所有語言都有時態(tài)的區(qū)分;都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類似詞性區(qū)分;都有否定、疑問、命令等句型;都有主動、被動的表達。從語義上來說,所有語言的潛在所指含義都是一樣的。另外,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除了純語言學上的共性,語言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文化的共性,如:生物的普遍性、人類生存在同一個地球等?!盵4]

      一般說來,母語正遷移體現(xiàn)出語言的普遍性,這正是穆南所提出的“語言的共性”。母語和目的語都是某種語言形式的事實,意味著它們擁有共同的因素,包括語言本身甚至是部分文化因素。母語同目的語之間只有擁有了這些“共性”,才有可能發(fā)生正遷移,使這些“共性”直接轉化為目的語的語言體系。也就是說,穆南對于“語言共性”的舉證實際上也論證了母語正遷移產生的先決條件。

      (二)喬治·穆南的語言特性說與母語負遷移

      母語的負遷移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的獨特性。這同樣可以歸結到穆南所描述的,“從語言的最小單位(詞素,音素)開始,包括句法、表達,都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其次,各種語言所表示的個體生活經驗、各詞匯所囊括的所有內涵意義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再次,世界存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不同文化之間也存在著不可滲透性。所以是不存在完全等值的翻譯的”。[5]

      其實,正是穆南所謂的“語言獨特性”造成了母語與目的語的差異,從而使母語在遷移過程中對目的語產生干擾,也就是產生了母語的負遷移。在二語并列操作過程中,母語思維很容易誘發(fā)盲目的雙語“比附”,使更多的母語干擾因素影響外語的理解與表達。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喬治·穆南認為語言既有普遍性又有獨特性,并對此觀點進行了大量的論證。而這些論據同時也證明了在第二語言的學習或使用中,母語同時發(fā)生著正負兩種遷移。翻譯是一個二語并列操作的過程,它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但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母語對翻譯的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這主要取決于我們如何區(qū)別對待以及利用。

      三 母語遷移對翻譯的影響

      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語言活動和語言能力是社會性的,又首先是個體性的。對此,穆南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翻譯“不僅涉及語言學的各種現(xiàn)象,還涉及人們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他們對客觀世界的不同認識。即使是使用同一種語言的人,不同的個人經驗也有可能使其語言擁有不同的語意場”。[6]

      在眾多的“個人經驗”中,母語對譯者的影響又最為重要。因為在翻譯過程中,由于頭腦中早已形成了一定的母語的思維模式和語言習慣,譯者,特別是翻譯新手,會很自然地將大量的母語知識運用于外語當中,由此而在翻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眾多的母語遷移現(xiàn)象。[7]母語作為一種知識資源,它的正、負兩種遷移現(xiàn)象,對于翻譯來講,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一)母語正遷移對翻譯的影響

      1.積極影響——“等值翻譯”。穆南在《翻譯理論問題》一書中提出,“我們能夠完成翻譯是因為我們能夠習得外語,而我們能夠習得外語是因為我們能夠習得母語。人們在學習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時,總會聯(lián)想到他們學習母語的情境。這種過程叫做‘根基翻譯’(la traduction radicale)?!盵8]人類習得語言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對語言輸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而語言的普遍性又決定了母語與第二語言之間必定存在著相似性。因此,在將第一語言(即母語)翻譯成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兩者之間的相同或相似點降低了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難度,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等值翻譯”。[9]這種等值翻譯在詞匯、句子結構和文化內涵三個不同的層次中都會存在。下面,我們以法漢翻譯為例。

      例1:perdre la face(丟臉,丟面子)

      此例中的法、漢兩種語言的表層含義與語言所指深層含義都完全對等。這是詞匯上的等值翻譯。

      例2:Il aime sa mère.(他愛他的母親。)

      此例中的法語句子,從語法結構上來說,與漢語句子一樣。它的主謂賓可以完全等同于漢語。這是句子上的等值翻譯。

      例3:Une semaine noir(不幸的一周)

      此例中,黑色(noir)在漢語和法語兩種文化中的聯(lián)系意義大致相同。黑色是悲哀的顏色,法國人在葬禮上穿黑色服裝,中國人在葬禮上戴黑紗。黑色在漢語和法語中都有陰郁,邪惡的意思。這是文化上的等值翻譯。

      由此可見,譯者如果能夠有意識或潛意識從母語和目的語的相同因素這一特點中獲益,就能夠提高其譯品的翻譯質量。

      2.消極影響——“石化翻譯”?!罢Z言永遠沒有人類的經驗改變的快。在任何時候,任何一門語言中都存在著‘石化的語言學’(fossiles linguistiques),其中既包括詞匯也包括句法?!盵10]其實翻譯也存在同樣的現(xiàn)象。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會賦予一些已有詞匯以新的含義。如果譯者一直墨守陳規(guī),不知變通,一直采用目的語與母語之間原有的等值翻譯,那么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的經驗主義,而掌握的是一門石化的語言。如:

      例4:pollution這個單詞在法語中最初是宗教詞匯,指對圣靈的褻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它產生了新的詞義,指污染。

      例5:parachutage原義為“空投”,但現(xiàn)在在法國國民議會的選舉活動中常常聽見“Le parachutage d’un candidat dans un département.”這時 parachutage的詞義變成“議員候選人強加給某個地區(qū)(的......),而不征求當?shù)孛癖姷囊庖姟?。[11]

      如果我們一味按照詞匯以前的含義進行等值翻譯,而不與時俱進,那么就會出現(xiàn)誤譯現(xiàn)象。因此,譯者應該優(yōu)化自己的語言結構,利用語言的共性來提高翻譯能力及譯品質量,避免過分依賴語言共性,從而忽視了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語言共性的變化。

      (二)母語負遷移對翻譯的影響

      1.積極影響——“本土化翻譯”。中國語言學家孫儷曾說過“英語,一旦被世界上的某一地區(qū)所采用,不論其目的為何,必將在其自身和文化層面上經歷一個再生的過程”。[12]而法語在各地的本土化過程同樣也使其具有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如:

      例6:Vousêtes bienvenu.(不用謝。)

      這是加拿大法語的典型表達。因為受英語影響比較大,加拿大法語的許多表達也出現(xiàn)了英語化的方式。此例中的表達就是明顯受到英語you are welcome這一表達的影響。而在法國本土法語中并不存在這種表達,這句話在法國只有“歡迎您”的意思。

      例7:Jiaozi(餃子)kungfu(功夫)

      此例中的法語詞直接用中文本土的漢語拼音來表示,是因為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中國文化與法國文化不能對等的文化空白。這時,具有中國特色的法語也就應用而生。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法語詞,對推廣中國漢字,弘揚中華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

      其實,不論哪門語言在其他國家的本土化過程,都是隨著各地人類的交流日益頻繁,語言不斷發(fā)展豐富的過程。對整個人類來說,這種“本土化的翻譯”也正是語言豐富多樣化的歷程,是世界慢慢積累文化財富的過程。

      2.消極影響——“欠值翻譯”。母語的負遷移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的獨特性。以漢語和法語為例,法語屬于印歐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法語是拼音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法漢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各具典型的東西方文化特征的語言,無論在語音、詞匯、句法、語法還是篇章結構等層面上都有很大差異。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母語思維很容易干擾、影響外語的理解與表達,知識和語言結構的差異經常導致不到位的翻譯,我們可以稱為“欠值翻譯”。[13]同樣,欠值翻譯也出現(xiàn)在詞匯、句子結構等不同的層次中。例如:

      例8:小學petitécole(正確表達應該是:école primaire)

      例1中的錯誤顯然就是受到母語的影響,用母語的思維來理解法語的構詞方式。這是詞匯的欠值翻譯。

      例9:我們對這些法語小說非常感興趣。(Nous intéressons beaucoupàces romans franais.

      正確翻譯:Ces romans franais nous intéressent beaucoup.

      例10:只要人家對他千依百順,他就對人和氣。(Si on faisait ses quatre volontés,il serait aimable.更合適的翻譯應該是:Il est aimableàcondition qu’on fasse ses quatre volontés.)

      法漢句子結構有多種區(qū)別,如:法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法語重心在前,漢語重心在后;法語常用被動句,漢語一般是主動句或無主語句;法語重物稱,漢語重人稱等。[14]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這些細微區(qū)別,并按照目的語的語言習慣來組織語言,否則就容易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造成句子的欠值翻譯。例9的主要翻譯錯誤是因為其按漢語的表達習慣,將人稱放在句首。但法語表達習慣是使用物稱做主語。例10的翻譯從語法結構來說并沒有錯誤,但若想用地道的法語進行表達,符合法語的習慣,應該將句子重心提前,開門見山。這些不地道的翻譯都是句子的欠值翻譯。

      由此可見,母語的負遷移會對翻譯產生嚴重的“干擾”。翻譯能力包括嫻熟的語法知識,也包括遣詞造句和修辭方面的深厚功底,還包括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水平和思想文化。如果譯者功底不夠扎實,母語負遷移就會阻礙其翻譯。

      四 結 語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母語對翻譯的正負遷移并存,而同時母語對翻譯既存在促進作用,又存在著干擾作用。翻譯作為源語和目的語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其水平高低直接取決于譯者對母語和外語兩種語言的掌握程度。而譯者的母語素養(yǎng)因其“先入”而“為主”的事實對翻譯具有非常深遠而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時時細心觀察母語和譯語兩種語言在使用中的習慣,深入了解兩種語言的特點及差異。要提高翻譯水平,就必須善用母語遷移的積極因素,減少母語遷移的消極影響,充分發(fā)揮母語的優(yōu)勢特征。只有充分認識并掌握母語正、負遷移對翻譯產生的各種影響,才能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將翻譯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1]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278.

      [2]李長林.母語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1996(4):36.

      [3]唐 敏.二語習得中母語遷移現(xiàn)象對翻譯能力的影響[J].各界(科技與教育),2008(12).

      [4]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197-214.

      [5]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68-76.

      [6]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169-170.

      [7]武 競,康振國.淺析母語水平對英語翻譯的影響[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9):31.

      [8]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178.

      [9]Krashen.S.D.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10]Georges Mounin.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M].Paris:Editions Gllimard,1963:73.

      [11]方仁杰.法語社會語言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50.

      [12]孫 儷.英語國別變體的研究和英語在中國[J].外國語,1989(2):17.

      [13]李海川.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J].科教文匯,2009(2):47.

      [14]孫福蘭,寧 寧.從中西方思維方式看法漢句法結構差異[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63.

      猜你喜歡
      等值共性法語
      喜歡在墻上畫畫是人類的共性嗎?
      藝術啟蒙(2023年2期)2023-11-03 17:07:38
      異步電動機等值負載研究
      防爆電機(2020年5期)2020-12-14 07:03:50
      自殺呈現(xiàn)中的自殺預防——法語動畫電影《自殺專賣店》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共性
      雜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數(shù)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領和推動共性使能技術在中小企業(yè)推廣應用
      音樂的共性
      小型法語口語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研究
      英語知識(2016年1期)2016-11-11 07:08:01
      論法語的體系統(tǒng)
      電網單點等值下等效諧波參數(shù)計算
      基于戴維南等值模型的靜穩(wěn)極限在線監(jiān)視
      桃园市| 抚宁县| 婺源县| 苏尼特左旗| 璧山县| 苍南县| 洛南县| 泌阳县| 虞城县| 石楼县| 天祝| 乾安县| 治多县| 夏津县| 朝阳区| 昭觉县| 新竹县| 佛教| 广河县| 中卫市| 双桥区| 洛隆县| 汾阳市| 子洲县| 永福县| 武功县| 元朗区| 张家口市| 忻州市| 天柱县| 当涂县| 舟曲县| 太仆寺旗| 福泉市| 永丰县| 霍城县| 金沙县| 汉阴县| 东兰县| 深州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