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食品了,它們圓滾滾滑溜溜,長相敦厚可愛。雖然外表樸實無華,可內部結構卻一點都不簡單,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還含有許多奇妙的科學知識。
【層層破解】
讓我們先來仔細觀察一下雞蛋的外部形態(tài)吧。這種一頭尖,一頭鈍(或者可以說一頭小,一頭大)的形狀,通常被稱為“雞蛋圓”。外層的蛋殼比較堅硬,如同一件鎧甲,可以保證雞蛋在受到輕微壓力和撞擊時不破損。如果單從化學角度分析,蛋殼中90%以上都是碳酸鈣,和人體骨骼以及大理石的成分大致相同。
隱秘在“鎧甲”之下的是雞蛋柔軟的“內衣”——蛋膜。這種薄膜有著神奇的功能——只允許小分子物質進入,不允許大分子物質流出。于是,科學家便給這層“內衣哨卡”起名為半透膜。作為生物體的基本組件之一,半透膜可以一邊留存營養(yǎng)物質,一邊將廢棄物排出,維持蛋殼內生命體正常的飲食和排泄規(guī)律。
再往里瞧瞧——膜內半流動的膠狀物質便是蛋白了,它們大約占據(jù)了整個雞蛋體積的58%。蛋黃居于蛋白的中央,沒錯,就是那個黃澄澄的小圓球,其主要成分是卵黃磷蛋白和脂肪。
【殼內密室】
雞蛋的“鎧甲”與“內衣”并不是緊密貼合的。在雞蛋鈍頭(或稱為大頭)的一端,半透膜與蛋殼之間存在一個充滿空氣的密室,人們通常稱之為氣室。當?shù)耙菏艿酵饨鐪囟扔绊懚l(fā)生熱脹冷縮時,氣室便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使得雞蛋不被脹破。此外,在蛋殼上還分布著成千上萬個肉眼看不見的小氣孔,外界空氣通過小孔進入殼內并貯存在氣室中,以供未出殼的小雞呼吸。
由于空氣的存在,鈍頭一端的密度相對較小,整個雞蛋的重心會偏向尖頭一側。半流動的膠狀蛋液也增加了物體本身的不穩(wěn)定性。如果你試圖讓雞蛋在桌面上豎直站立,那還真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你會發(fā)現(xiàn)它總是不爭氣地東倒西歪,這便是氣室在搗鬼。
【雞蛋倒立】
雞蛋“赤手空拳”自然無法征服光滑的桌面,但是如果有食鹽來幫忙,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請你挖一勺食鹽,在桌面上堆成一座小山。嘗試著把雞蛋尖頭的一端立在食鹽堆頂部,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白花花的小顆粒如同搭建了一尊牢固的寶座,使得雞蛋可以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氐沽⑵饋?。讓我們輕輕俯下身子,緩緩吹動鹽粒。噗——噗——一直要吹到雞蛋底部只剩下那么一丁點食鹽哦。此時這個圓滾滾的家伙依舊 可以完成高難度的倒立動作。
【實驗原理】
原來,組成寶座的食鹽是一種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晶體,用放大鏡看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一粒粒食鹽晶體幾乎就是一個個完美的立方體,因此它們可以堆積形成牢固的底座,幫助雞蛋倒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