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妍婕 圖/廉鋼
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
□ 文/ 李妍婕 圖/廉鋼
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于6月15~23日在成都舉辦。本屆非遺節(jié)舉行了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10周年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西片)賽事、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國際大展等多項活動,薈萃各類非遺項目1000余項。3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500多名非遺傳承人,近2000名演出者與會,參加非遺節(jié)的國家和地區(qū)數量達到107個,為歷屆之最。
“傳承是我們的責任,傳承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尋找,我們守望,就讓我們共同沿著璀璨的人類歷史文明足跡,行走在傳承與夢想的路上。”本次文化遺產節(jié)的主題是“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在博覽園你不僅能大飽眼福欣賞五洲風情,近距離觀看奔放的俄羅斯民間舞、古老的印度婆羅多舞、活力四射的巴西桑巴舞……還能親眼見證蘇繡、青田石雕、宣紙徽墨等制作過程,并且可以與傳承人一起動手學習技藝。
專家看非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任何政府都無法保護一個已失去傳承人的非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處前負責人、日本文化廳非遺顧問愛川紀子:
非遺的傳承應該多元和多重傳播,要從“大師”到個人”多層次傳播。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第四單元主持人朝戈金:
非遺是每個人的非遺,而不單是大師的非遺。
巴西坎皮納斯大學教授安東尼奧·奧古斯特·阿讓特:
自發(fā)的,來自每個人的對文化遺產的記錄,是非常有效的保護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