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丁學明
過10年,媽媽多少歲?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書店看書。我看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畫了一幅中國畫叫《百鳥歸巢圖》,一位名叫倫文敘的狀元為《百鳥歸巢圖》題了一首奇怪的詩: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
啄盡人間千萬石。
我讀后,總感到畫與詩不相符:蘇軾畫中的標題是“百鳥”,但倫文敘題的詩中卻不見“百”字蹤影,似乎只管數鳥兒有多少只: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數到八就結束了。
我?guī)е@個疑問,問了爸爸:“畫中的鳥兒,究竟是100只,還是8只?”爸爸聽后,笑著說:“這是一首數學詩謎,我們可以把詩中關于鳥兒只數的數字寫成一行:11345678,其實就是在這些數中間填上加號或乘號,使其結果等于100。你試試看?!?/p>
我仔細觀察、思考起來,是真的呢!填法如下:
1+ 1+3×4+ 5×6+ 7×8=100
我想出填法后,爸爸又給我解釋:“詩中的第二句不能讀成‘三、四、五、六、七、八只’,而應該讀成‘三四/五六/七八只’。”
原來,詩中的“三四”“五六”“七八”,都是兩數相乘,得數分別是12、30和56。連同上句的1只、又1只,全部加起來,總數就是100只。這個“百”是隱藏在詩中的。
聰明的小讀者,請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父母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