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良杏 孫英蓮 王英軍 許荔新 王春林
(1 吉林省中醫(yī)藥科學院,長春 130021;2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制藥廠,長春 130012)
赤芍為我國傳統(tǒng)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著悠久的用藥歷史,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赤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降低血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病灶的消退、抗炎、保肝、滋補強壯等生物活性[1],能夠治療多種疾病,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為探討赤芍總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我們將赤芍總苷對大鼠血液流變學和血栓形成的影響進行實驗研究,為赤芍的生物活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藥物 赤芍總苷,由吉林大學藥學院化學室提供,批號20030802;規(guī)格:1g總甙相當于51.0g生藥的淺黃棕色粉末。臨用時以生理鹽水配成所需濃度;香丹注射液,由成都上臺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030506;
1.2 試劑 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由上海和豐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030201。
1.3 實驗動物 健康wistar大白鼠,體重180~210g,雌雄各半,吉林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吉)2003~0001。每次實驗體重差大鼠不超過30g。
1.4 儀器 YDA-IV型血液粘度計,北京宏潤達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5 血瘀大鼠模型制備 大鼠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0.08ml/100g,共2次,每次間隔4小時,在2次之間將大鼠浸入冰水中5min,以造成急性血瘀模型。
1.6 對血液流變學、體外血栓形成的影響 取Wistar大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分別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藥香丹注射液 (1.4ml/kg)組、赤芍總苷高 (35mg/kg)、中 (17.5mg/kg)、低 (8.75mg/kg)三個劑量組,連續(xù)給藥10天,于末次給藥后30min后,除對照組外,其于各組大鼠造成急性血瘀,然后禁食12h,次晨給藥后1h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鈉0.2ml/100g麻醉,腹主動脈采血5ml,其中1.8ml注入內(nèi)徑為4mm未加抗凝劑的血栓硅膠管中,置于已恒溫37℃的體外血栓形成儀中,以17r/min轉(zhuǎn)動15min后,取出血栓,用濾紙吸去余血,測量其長度、稱濕重、置60℃烘箱中干燥30min后稱干重。其余血迅速注入肝素抗凝管內(nèi),按YDA-IV型血液粘度計說明書操作,檢測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
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血瘀模型成立。香丹注射液1.4ml/kg組和赤芍總苷35、17.5mg/kg組與模型組比較可顯著降低高、低切變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漿粘度,減少血栓的形成。結果見表1、2。
表1 赤芍總苷對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S)
表1 赤芍總苷對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S)
同模型組比較:*P <0.05,**P <0.01
組別 劑量mg/kg全血粘度(mPa.s)高切 低切血漿粘度(mPa.s)對照組 1.4ml/kg 3.89±0.752** 8.82±1.204** 1.01±0.082**模型組 35 5.16±0.776 11.54±2.075 1.132±0.069香丹注射液 17.5 4.27±0.907* 9.53±1.677* 1.059±0.081*赤芍總苷 8.75 4.07±0.585** 8.89±1.678** 1.0 3 4±0.0 7 1**1.4ml/kg 4.18±0.7570* 9.62±1.589* 1.062±0.058*35 4.53±0.629 9.97±1.63 1.087±0.059
表2 赤芍總苷對血瘀模型大鼠血栓的影響 (±S)
表2 赤芍總苷對血瘀模型大鼠血栓的影響 (±S)
注:同模型組比較:*P <0.05,**P <0.01
組別 劑量 血栓長 血栓濕重 血栓干重mg/kg cm mg mg對照組 3.03±0.428** 106.2±20.44* 50.2±11.28**模型組 4.09±0.568 134.6±16.56 68.7±12.68香丹注射液 1.4ml/kg 3.46±0.626* 119.4±15.43* 58.1±9.48*赤芍總苷 35 3.22±0.624** 110.7±18.75* 53.6±10.72*17.5 3.34±0.777* 116.9±13.69* 57.6±10.01*8.75 3.78±0.638 121.3±15.68 60.4±15.78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有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血小板聚集及相關活化因子的釋放,纖溶活性降低,血液粘滯性增大,血流狀態(tài)的改變等,目前臨床上血液的濃、粘、凝、聚是造成血栓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本實驗的血瘀模型模擬臨床瘀癥表現(xiàn),全血粘度的增高會引起紅細胞變形降低和聚集性增高,血漿粘度的增高會使血液的凝固性增加,二者的增高均會導致血栓形成。本實驗結果表明,赤芍總苷可顯著降低高、低切變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漿粘度,減少血栓的形成。
綜上所述,赤芍總苷能夠抑制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表明赤芍總苷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1]阮金蘭.赤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9):965.
[2]魯艷莉.血栓形成機理及溶血栓藥物的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