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本文結合錦赤鐵路鋪架1標橋梁架設施工實踐,就常規(guī)鐵路橋梁架設施工的關鍵工序和技術控制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橋梁架設;關鍵工序;技術控制
新建錦赤鐵路起自錦州港港口站,經(jīng)遼寧省錦州市、葫蘆島市,跨沈山鐵路、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客運專線,跨小凌河進入朝陽市,沿錦朝高速公路和朝赤高速公路(規(guī)劃),跨老哈河進入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跨京通鐵路后沿赤峰市北側至終點赤大白線大木頭溝站(K15+900)。線路全長約287.725km。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錦赤鐵路P1標段線路全長127.535km,承擔著1451孔T型梁片架設任務,現(xiàn)就橋梁架設施工的關鍵工序和技術控制進行簡要闡述。
架梁施工工藝流程為:組裝架橋機→換裝龍門架→編組架梁列車→架梁準備→架橋機橋頭對位→二號車隨后→立龍門架→機車送梁進龍門架→龍門架吊梁空車平板車退出→二號車退到龍門架→龍門架落梁加固→二號車送梁至架橋機→架橋機喂梁、捆梁→架橋機吊梁→對位落梁→橫移梁就位安裝支座→第二片梁橫移就位安裝支座→電焊連接板
1 架梁施工方法及工藝
1.1 搞好施工調查,做好架梁準備
根據(jù)有關技術文件,組織人力對橋頭填土質量、橋頭地形、地貌情況、墩臺施工質量及測量結果等進行調查、復核,做好架梁準備工作。
1.2 壓道
架梁前要對路基質量和密實度進行檢查,尤其橋頭路基回填情況不可忽視,壓道必須采用壓道車進行壓道。壓道范圍:前方壓上橋臺
1m,后方壓到大軸重停留處50m以外,遇曲線橋等情況需要撥道架梁時,除正線壓道外,還需要對撥道架梁地段進行壓道。壓道速度采用1—3km/h,應壓到無明顯下沉,最后三個往返左右偏差小于2mm,總下沉量不大于3mm,并不得少于3個往返。松軟路基、大雨、陰雨長期浸泡路基、壓道后長期未架的路基都應采取重新壓道或搗固、加固等措施。
1.3 線路加固
在架橋機通過及懸臂運行地段,線路必須符合設計標準,橋頭50m范圍內的道碴厚度不小于0.25m,頂面寬度不小于3.5m,并在撥道的寬度內做好順坡,軌距、水平、方向要全部符合線規(guī)。為確保架橋安全,使軸重的荷載均勻傳遞到路基面上,使左右股下降均勻,減少局部下沉造成對機械的損壞,根據(jù)路基的情況分別采取橋頭和線路加固措施。
1.4 軌道加固
可采取增加鐵墊板、軌撐、軌距拉桿、道釘、護墊;
單穿加固:在每個枕木空加穿一根枕木;
對穿加固:在每個枕木空對穿兩根枕木;
特別加固:路基面密排人字枕木一層后,鋪設軌道或增加扣軌梁再鋪軌道等,根據(jù)現(xiàn)場而定。
1.5 一號車對位
橋頭作業(yè)完成后,一號車前行對位,主要包括:對位、伸大臂、支墊和落實0號柱,使0號柱前后左右保持豎直狀態(tài),不得偏斜。
1.6 換裝橋梁及二號車送梁
在一號車對位的同時,進行換裝橋梁的作業(yè)。首先,機車推送梁片到龍門吊處,檢查梁上防水蓋板、工具、材料等的高度是否超出擋碴墻頂,超過時及時處理,保證梁片能順利通過架橋機的一、二號柱。梁車前進至龍門吊下適當位置停下。橋梁由龍門吊吊起,然后,拉出裝梁空平板車。二號車進入龍門吊,在橋梁的下方對好位,把梁倒裝到二號車上。橋梁裝上二號車時,梁前端懸出二號車升降橫梁的長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懸出端最低處距軌面凈高度不小于1.8米,不足時用墊木調整。橋梁落實后及時加設支撐,拖梁小車與軌面間打木楔制動,防止橋梁竄動。
二號車載梁運行速度根據(jù)線路條件可采用10~20km/h,接近一號車時降速到0.5km/h。慢慢與對好位的一號車聯(lián)掛,嚴防沖撞。
1.7 喂梁、捆梁、吊梁
二號車與一號車聯(lián)掛后,利用二號車前端兩個液壓千斤頂升降和一號車的拖梁小車運動,完成喂梁、捆梁及吊梁工作。
1.8 出落梁、墩頂移梁、頂落梁
吊梁小車沿大臂吊梁運行到規(guī)定位置,使梁片落放到移梁設備上,將第一片梁移到墩頂外側安全位置,然后重復以上程序使第二片梁能安全落到橋墩、臺頂設計位置,最后將第一片梁回移到設計位置。采用千斤頂頂梁,取下移梁設備,安放支座,使橋梁架設達到《架規(guī)》要求。
1.9 支座安裝
為保證支座與墊石面的密貼,采用墊漿法施工,即支座下鋪墊10mm~20mm厚C40的干硬性砂漿,砂漿頂面必須找平,高差不得超過2mm。并加強養(yǎng)護。
架梁時將地腳螺栓垂直放于墊石頂?shù)啬_螺栓孔內,螺栓孔位與設計位相同。梁到安裝位置后緩慢落下,接近支承墊石頂面時,將墊石孔內地腳螺栓穿過支座地板螺栓孔,并帶上螺帽,對準安裝位置后,將梁和支座落于干硬性砂漿頂面。檢查支座四角的高差,縱向高差值不得大于2mm,橫向高差不得大于1mm。當梁橫向連接后,去掉連接塊,先松開限位塊螺栓,移出限位塊,取出連接墊塊后安裝好限位塊,擰緊限位塊螺栓。
1.10 臨時聯(lián)接,重復架設
收0#柱、退架橋機、鋪橋面軌、臨時聯(lián)接。重復架其余各孔梁,收龍門架及完成架梁收尾工作,退架橋機。
2 橋梁橫向張拉施工
橋梁橫向張拉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吊籃安裝及調試→模板安裝→灌注橋梁濕接縫→混凝土張拉→壓漿→封錨。
2.1 吊籃的安裝與移動
拼裝兩側的可調試吊架,與梁體U型螺栓及鋼軌連接鎖定,再拼裝下部吊籃。
2.2 波紋管安裝及鋼筋綁扎
將波紋管穿入梁體預留管道,不少于200mm。精軋螺紋鋼筋預先插入孔道內,并上好螺母,按圖紙綁扎鋼筋。
2.3 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牢固、嚴密、尺寸符合要求。
2.4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確定,采用插入式震搗棒進行搗固,以確保混凝土密實。同時制作混凝土試塊,并安排專人進行現(xiàn)場養(yǎng)生?;炷琉B(yǎng)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fā)。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2.5 橫向張拉
預應力筋張拉在聯(lián)接隔墻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時,用千斤頂、油壓表和高壓油泵對力筋開始進行張拉,張拉至設計噸位后,擰緊螺母,撤去油頂張拉完畢。張拉用高壓油表、千斤頂必須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油表校驗周期不得超過一周,千斤頂校驗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張拉應由兩側兩端對稱同步進行,并按設計圖規(guī)定的編號及張拉順序進行張拉,嚴禁單端張拉,張拉過程中,須有專人負責記錄,實際張拉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應控制在誤差范圍內。
2.6 孔道壓漿
灰漿泵壓力以保證壓入水泥漿飽滿、密實為準,拆除壓漿管的時間以水泥漿不再流出為準。水泥漿應由精確稱量的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和水組成。水灰比一般在0.4—0.45之間,所用水泥齡期不超過一個月。管道壓漿應盡可能在預應力鋼筋張拉完成和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壓漿后立即進行,一般 不得超過14D。壓漿時,對曲線孔道和豎向孔道應由最低點的壓漿孔壓入,并且使水泥漿由最高點的排氣孔流出,直到流出的稠度達到注入的稠度。
2.7 封錨
首先對錨穴進行鑿毛、對錨距進行防水處理。
3 結語
通過對以上架梁施工關鍵工序進行了嚴格的技術控制,中鐵十九局集團六公司錦赤鐵路鋪架管段已完成的架梁工程合格率100%,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